«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05820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计算机应用][收藏]动态链接库---Windows系统的活动大陆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动态链接库---Windows系统的活动大陆
在Windows世界中,有无数块活动的大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动态链接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神奇的活动大陆,找出它们隐藏已久的秘密吧!
初窥门径:Windows的基石
随便打开一个系统目录,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很多扩展名DLL的文件,这些就是经常说的"动态链接库",DLL是Dynamic Link Library(即"动态链接库")的缩写。从Microsoft公司推出首个版本的Windows以来,动态链接库就一直是这个操作系统的基础。
1.看看DLL里有什么
与其用晦涩的专业术语来解决DLL是什么,不如先来看看DLL里有什么。DLL和EXE文件一样,其中包含的也是程序的二进制执行代码和程序所需的资源(比如图标、对话框、字符串等),可是为什么要把代码放在DLL里面,而不是做成EXE呢?其实DLL中的代码是以API函数形式出现的,通俗地说,DLL中包含的程序代码都被做成了一个个小模块,应用程序通过按下所需DLL中特定的按钮,来调用DLL中这个按钮所代表的功能。在使用记事本等程序时,如果要保存文件或打开文件,就会弹出通用文件对话框,让我们选择文件位置。你可知道,这就是调用了系统底层DLL中的通用对话框界面。
2.系统中几个重要的DLL
Windows中有3个非常重要的底层DLL:Kernel32.dll、User32.dll、GDI32.dll。其中Kernel32.dll顾名思义就是内核相关的功能,主要包含用于管理内存、进程和线程的函数;而User32.dll中包含的则是用于执行用户界面任务的函数,比如把用户的鼠标点击操作传递给窗口,以便窗口根据用户的点击来执行预定的事件;GDI32.dll的名称用了缩写,全称是Graphical Device Interface(图形设备接口),包含用于画图和显示文本的函数,比如要显示一个程序窗口,就调用了其中的函数来画这个窗口。
3.为什么要用DLL
刚才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是解释了DLL将程序代码封装成函数的原理。为什么封装成函数,就能成为系统中大量使用DLL的理由呢?
①扩展应用程序:由于DLL能被应用程序动态载入内存。所以,应用程序可以在需要时才将DLL载入到内存中,这让程序的可维护性变得很高。比如QQ的视频功能需要升级,那么负责编写QQ的程序员不必将QQ所有代码都重写,只需将视频功能相关的DLL文件重写即可。
②便于程序员合作:这个和我们最终用户关系不大,仅供了解。我们都知道编程工具
|
阅读全文(305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IDE硬盘、SATA硬盘、SATA II硬盘 优点缺点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IDE硬盘、SATA硬盘、SATA II硬盘 优点缺点
现在的技术发展实在太快,很多人还没弄清SATA到底有什么好,SATA II又来了。在传统的IDE、潮流的SATA与前卫的SATA II硬盘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几种不同的硬盘各自价格等方面又是怎么样?相信很多朋友都想知道。
在深入了解新标准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原有的技术。长期以来,硬盘技术的进步,都着重于传输速度和容量两个方面。基本上认识电脑以来,大家就一直在使用Ultra ATA。这种延用已久的接口技术,有好些方面都显得过时而需要改进了:
大家都知道,数据线太粗,安装不方便,严重影响机箱内空气流通,不利于机箱散热,是传统IDE接口即Ultra ATA硬盘的至命缺点。不过,IDE硬盘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局限性,大概就不是很多人都清楚了。
主从盘相互影响
普遍情况下,一块主板只有两个IDE接口,每个接口可以挂两个IDE设备。但同一个接口的两个设备是共用带宽的,对速度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把硬盘和光驱分开两条IDE线连接到主板上。
这样,IDE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虽然一块主板可以连接4个设备,但事实上只要超过两个,速度就大大下降。
更大的问题是,同一条线上两个设备要严格按主/从设置才能正常运行。象图中这种西数WD400 JB,主硬盘还有两种不同设置,一条IDE线只接这块硬盘的时候按右边的设置,带从盘的时候则要按中间的设置方式。据亲身经验,如果没带从盘而按中间的方式设了,会出现五花八门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时可以启动,有时报告找不到硬盘,有时启动过程中报告硬盘错误之类——每次启动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
不支持热拔插
并行ATA在支持设备热插拔方面能力有限,这一点对服务器方面的应用非常重要。因为服务器通常采用RAID的方式,任何一块硬盘坏了都可以热拔插更换,而不影响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服务器任何情况下都正常开着。具有热插拔支持功能的SCSI和光纤通道占据了企业级应用的几乎全部市场,并行ATA空有价格优势而不能获得一席之地,主要原因就是它不支持热拔插。
不够完善的错误检验技术
Ultra DMA引入了基于CRC的数据包出错检测,该技术是ATA-3标准的组成部分。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并行ATA标准提供命令和状态包的出错检测。尽管命令和状态包出错的范围和几率都小,但它们出错的可能性也不容忽略。
使用过时的5伏电压
处理器核心从几个方面要求向低电压过渡。较低电压允许更快的信号陡变,这对提高速度、降低热耗至关重要。现在的C
|
阅读全文(151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解决常见光电鼠标故障的小窍门 |
解决常见光电鼠标故障的小窍门
自从99年微软与安捷伦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款光学成像鼠标(Intellimouse Explorer),光电鼠标就因为有着极高的适应能力和无需清洁等优点,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将统治了计算机桌面几十年之久的机械滚轮鼠标赶下台。
因为光电鼠是使用发光管等光敏元件来定位的原因, 所以很容易出现如灵敏度下降、指针漂移等小故障。幸好鼠标的维修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因为断线、按键接触不良、光学系统的污染造成的,我的老鼠也有过这些病史,所谓旧病成医,现在总结了一些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对策,并且在52硬件( 52hardware.com )上和网友进行了讨论交流,希望对朋友有一些小小的帮助。
很多朋友反映,有时移动鼠标,光标的反应不像往常那般迅捷,感觉不听指挥了,这是鼠标灵敏度下降的原因,最常见的可能就是透镜通路脏了,光线不能顺利到达,谁要我鼠标是在桌面上跑着工作的,工作环境这么差,时间长了,污物当然会不可避免的粘附在发光管、光敏管等表面,从而遮挡住了光线使接收路径不通畅。如果确实是这样原因,那处理起来也很方便,和清洗机械鼠标的滚球的道理一样,用棉球蘸上酒精轻轻擦拭发光管、透镜、反光镜及光敏管表面,只要感觉上光亮如新OK了!
也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因为鼠标的发光管或光敏元件老化了(不排除不良厂家使用不合格配件的原因),导致鼠标的灵敏度下降。因为光电鼠的核心芯片内部集成有一个将发光管工作电流恒定在50mA的恒流电路,一般名牌鼠标都采用间歇采样技术,送出间歇导通采样频率约5KHz的电流,这样鼠标的灵敏度就大大提高了,成本也相应的上升一点。而有的光电鼠厂家想降低成本,没采用间歇采样技术,却也想提高鼠标的灵敏度,只好人为的加大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以次来增大发射功率。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发光二极管的提前老化,导致灵敏度变差。此时,只有更换相同型号的发光管来补救,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一般都不会遇到的。其实有一点电路基础也想证明自己动手能力的朋友是完全可以搞定的,而追求效率的朋友也可以去重新买一个,反正现在光电鼠的价钱也很合适。
除了灵敏度下降外,光电鼠还经常出现指针飘移或定位不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现在有些鼠标为了追求时尚美观的透明造型,一旦光路屏蔽不好,再加上周围如果有强光干扰,很容易造成外界的杂光影响鼠标内部光电信号的传输,而产生的干扰脉冲便会导致指针的漂移。目前想自己根治此缺陷几乎是不可能。唯一的方法是购买的时候注意产品的外壳是否过度透明。
如果你的鼠标外壳根本不透明,却也出现了漂移状况,那很有可能是鼠标主板电路存有虚焊,虚焊会干扰正常电路所产生的脉冲。这个时候想修复你的鼠标就要费一点心思了,不但考验你电子的知识,还要考验你的细心,因为需要一个一个的检查电路焊点,如果发现了虚焊点后,用你的电烙铁,轻轻的点上一点焊锡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虽然以上这些故障都是光电鼠标常见的原因,但这却大都因为是产品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而有的时候却看似鼠标的故障,其实是因为别的部件故障,听起来是一头舞水,鼠标坏就是鼠标坏,怎么会因为别的部件的原因呢?
这其实是一个小窍门,有时候我们在非法关机后,会遇到鼠标突然找不到的情况,重起几次说不定就又正常了,因为一时找不到原因,而故障也不算大,所以我们很多人就忽视
|
阅读全文(1859) | 回复(2)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IE新奇使用技巧26则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IE新奇使用技巧26则
有一些IE 技巧可能并不为人熟知,却有很大的用处用例如:用IE代替TE(QQ自带浏览器),巧妙恢复IE,让IE6.0 自动屏蔽弹出式广告窗口,防范恶意网页代码,使用IE下载网站,巧妙对IE设分级审查,隐藏“链接”文件夹,更改IE 的图标,不让IE自动记录密码,写繁体字的朋友沟通,IE首页防修改方法,IE6 无法重安装的解决办法。
1.将IE 背景的颜色变成蓝色 只要在IE 的地址栏中输入“about:Mozilla”(不加引号),就可以将IE 的背景颜色变成蓝色。关闭IE 浏览器下次打开则一切如前。
2.快速查询打开过的页面数
在IE 的地址栏中输入“javascript:alert(history.length)”,回车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清楚地显示着当前IE 窗口打开过多少页面。
3.快速查看网站更新时间
有些站点会显示最新更新的时间,有些则不显示。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这类的网站的更新时间呢?在IE 中打开该站点,然后在浏览地址中输入“javascript:alert(document.lastModified)”,按回车即可得知。
4.IE 右下角地球图标的妙用
使用拨号上网的朋友使用IE的时候可以看到,在IE窗口的右下角状态栏中,有一个小小的地球图标,在它的右边还有个“Internet”字样显示。许多人并没有留意过这个小家伙,其实,它还是很有用的。在此略举一例。我们知道在网吧中由于网吧管理软件的限制,是无法直接下载文件的,否则会提示“当前安全设置不允许下载该文件”,利用IE右下角的地球图标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自由下载软件。
具体方法是: 双击该地球图标,会调出标题栏为“Internet 安全性属性”的对话框。在该窗口中选择“Internet→自定义级别”,会弹出“安全设置”窗口,在该窗口中找到“文件下载”和“字体下载”,选择“启用”,这样就突破了网吧中禁止下载文件的限制。
5.用IE代替TE
TE是QQ自带的浏览器,饱受大家的指责,所以许多朋友选择了删除TE,但当我们点击QQ好友发来的超链接时由于没有TE 会没有任何反应,此时只能使用IE 了,我们可以用IE 代替TE。
进入IE 所
|
阅读全文(146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LCD与CRT显示器区别及维护保养技巧 |
LCD与CRT显示器区别及维护保养技巧
在每天享受着LCD那与众不同的高档次显示效果的同时,不要忘记了保养这个极其重要的环节。LCD只有保养得好,才能够长期无故障地为用户服务。 如果已经拥有了LCD或者平板显示器,这里的一些提示就对你十分有用了,下面笔者就将自己的一些使用和维护液晶显示器的心得拿出来和同样关心自己爱机的DIY伙伴一起分享一下。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按物理结构分为四种:
①扭曲向列型(简称TN,全称Twisted Nematic,主要应用在游戏机液晶屏等领域);
②超扭曲向列型(简称STN,全称Super TN,目前多被手机液晶屏所采用);
③双层超扭曲向列型(DSTN,全称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早期笔记本电脑和目前手机等数码设备上皆有采用);
④薄膜晶体管型(TFT,全称Thin Film Transistor,目前应用的主流)。
TN液晶显示屏是各种液晶屏的鼻祖,其技术原理是以后液晶显示屏发展的基石。TN液晶显示屏包括两层由玻璃基板、ITO膜、配向膜、偏光板等制成的夹板,上下夹层中是液晶分子,在接近上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上部沟槽的方向来排列,而下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下部沟槽的方向排列,整体看起来,液晶分子的排列像扭转螺旋形。
一旦通过电极给液晶分子加电,TN液晶将变成竖立的状态,而液晶显示器的夹层贴附了两块偏光板,这两块偏光板的排列和透光角度与上下夹层的沟槽排列相同,在正常情况下光线从上向下照射时,通常只有一个角度的光线能够穿透下来。
通过上偏光板导入上部夹层的沟槽中,再通过液晶分子扭转排列的通路从下偏光板穿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光线穿透途径。当液晶分子竖立时光线就无法通过,结果在显示屏上出现黑色。这样会形成透光时为白、不透光时为黑,画面就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了。
目前主流的TFT型的液晶显示器组成更复杂一些,它主要是由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膜式晶体管等等构成。TFT液晶显示器具备背光源荧光管,其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就会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而只要改变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这样就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不同色调的颜色组合。
注意一:刷新频率
刷新频率也就是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场频),它是指每秒内电子枪对整个屏幕进行扫描的次数,以Hz(赫兹)为单位。对于CRT显示器来说,CRT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是由很多荧光点组成,每个荧光点都在电子束的击打下发光,不过荧光点发光的时间很短,所以要不断地有电子束刷新击打荧光粉使之持续发光,而只有刷新够快,人眼才能看到持续更稳定的画面,才不会感觉到画面的闪烁和抖动,眼睛也就不容易疲劳。所以CRT显示器的刷新率在相关分辨率下不低于85Hz才能让人眼看着更舒服。
和CRT显示器将画面分成若干“扫描线”来进行刷新会出现画面闪烁的问题相比,LCD产生图像不是通过电子枪扫描,而是通过控制是否透光来控制亮和暗,所以LCD的刷新是对整幅的画面进行刷
|
阅读全文(140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提高移动硬盘读写速度几招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提高移动硬盘读写速度几招
移动硬盘凭借存储数据容量大、携带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获得了不少朋友的青睐和喜欢。但在使用移动硬盘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各种读写故障,导致移动硬盘始终无法为我们高效“服务”。为了帮助大家发挥好移动硬盘的价值,在这里笔者从移动硬盘的一些读写细节着手,来想方设法提高移动硬盘读写效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向端口识别要效率
即使性能再好的移动硬盘,如果系统不能正确识别它,那么移动硬盘的价值就始终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移动硬盘读写效率的提高了。为了提升移动硬盘读写效率,想办法让系统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移动硬盘是前提。
一般来说,许多旧计算机中的USB端口并没有被激活,因此移动硬盘即使插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中,系统也不会识别到移动硬盘,所以当发现计算机无法识别移动硬盘,我们首先应该重新启动系统,并进入到CMOS参数设置界面,然后依次进入到“Chipset Features Setup”、“Integrated Peripherals”设置页面,检查该页面下面的“OnChip USB”参数是否被设置成了“Disable”,倘若是的话必须立刻将它修改成“Enable”,再重新将计算机系统启动一下,这样就能保证系统正确识别到移动硬盘了。
除了USB端口没有被激活外,USB端口供电不足也是造成移动硬盘无法被准确识别的常见原因;考虑到目前许多移动硬盘都具有PS/2接口,因此一旦发现USB端口无法为移动硬盘提供足够的电源动力时,我们可以换用PS/2接口来连接移动硬盘与计算机。而且为了保证供电稳定,我们应该尽量将移动硬盘插入到机箱后面的USB端口中,而不要插入到机箱前面的USB端口中,毕竟后面的USB端口是直接集成在主板中的,其工作稳定性要稍微高一些。另外,为了提高移动硬盘被系统识别的效率,我们最好不要将移动硬盘分设太多的磁盘分区,这样会大大降低系统识别移动硬盘的速度;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应该为移动硬盘分两个区,而不要随意分成四、五个区。
向磁盘缓存要效率
在从移动硬盘中读写一些“块头”比较大的数据信息时,我们或许常常会碰到系统缓存出错之类的故障提示,而一旦碰到这种故障错误,那么先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传输过的内容就可能需要重新传输。很明显,这样的故障错误会严重影响大“块头”信息的传输效率,那有没有办法避免系统缓存错误这样的故障发生呢? 其实引起这种故障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移动硬盘自身使用的数据传输线缆质量不高,另外一个就是计算机系统的缓存参数设置不当。一般来说,要是移动硬盘使用的USB传输线缆质量不高,那么在长时间传输信息的过程中,USB传输线缆很难为移动硬盘提供稳定的电源功率
|
阅读全文(273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如何去掉常用软件烦人的启动画面 |
如何去掉常用软件烦人的启动画面
很多软件在启动时都会显示启动画面,第一次看还觉得没什么,以后慢慢就会发现有点烦人。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让启动画面走开,下面以几款常用的软件为例介绍设置方法。
1.Windows 2000/XP
用记事本打开C盘的Boot.ini文件,在带有“/fastdetect”的语句后面空一格,添加“/noguiboot”参数即可。
小提示:如果在C盘找不到Boot.ini文件,请在资源管理器中点击菜单“工具→文件夹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查看”选项卡,选中“显示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并将“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前面的复选框清空,单击“确定”按钮退出,此时你就会发现C盘中Boot.ini文件现身了。
2.Foxmail、金山词霸
在其快捷方式图标上点击右键并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属性窗口的“目标”文本框的命令最后空一格,添加“-nosplash”参数即可。
3.瑞星计算机监控
在瑞星的安装目录 sing av下找到RavMon.bmp,将该图片删除或移出该目录即可。
4.MS-Office
Word:创建一个Word程序的快捷方式,在它的快捷方式图标上点击右键并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属性窗口的“目标”文本框的命令最后空一格,添加“-q”参数即可。
Excel:创建一个Excel程序的快捷方式,在它的快捷方式图标上点击右键并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属性窗口的“目标”文本框的命令最后空一格,添加“-e”参数即可。
PowerPoint:创建一个PowerPoint程序的快捷方式,在它的快捷方式图标上点击右键并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属性窗口的“目标”文本框的命令最后空一格,添加“-splash”参数即可。
5.Outlook Express
运行“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注册表编辑器左侧的树状目录中依次打“HKEY_CURRENT_USERIdentities{85C55925-BF44-47A8-8212-51632070BA57SoftwareMicrosoftOutlook Express5.0”主键(注意:在你的注册表中,你看到的那个“{}”里面的内容可能不是85C55925-BF44-47A8-8212-51632070BA57,这是正常的)。在注册表编辑器右侧窗口中找到名为“Nosplash”的DWORD值,并将其键值改为“1”即可(如果没有该键值,可以自己新建一个)。
6.ACDSee
到现在还习惯使用ACDSee 4.0的朋友,如果觉得它的启动界面很烦人,可以点击菜单“Tools→Options”,在弹出的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Interface”选项卡,将“Show splash screen on startup”前面的复选框清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
阅读全文(153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家用喷打的打印成本计算  |
家用喷打的打印成本计算
这里所说的家用喷墨打印机(简称家用喷打)一般指价格在1500元以下,打印幅面为A4的喷墨打印机。影响家用喷打的打印成本的主要因素及计算方法如下。
1.供墨方式
家用喷墨打印机常见的供墨方式有四种:原装墨盒、兼容墨盒、自行注墨和连供系统。
原装墨盒:最稳定,计算时不作加权处理,权值为1。
兼容墨盒:品牌兼容墨盒在稳定性与打印效果上都不错,但使用兼容墨盒将丧失打印机厂商的维修服务。计算时加权0.1,权值为1.1。而HP和联想打印机的兼容墨盒自带喷头,兼容墨盒厂家无法生产,它们一般是由小厂回收原装墨盒清洗后再重新注墨的产品,可靠性有所降低,计算时加权0.3,权值为1.3。
自行注墨:当多次注墨后,墨水中的杂质和注墨操作时带入的灰尘会导致墨盒过滤网甚至喷头被堵塞,为保障打印机安全,在加注几次墨水后需要更换墨盒,这里以加注5次墨水后更换一个原装墨盒为例进行计算。当然,加注墨水还是有风险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并可能对打印机造成损坏,因此喷头与墨盒一体的打印机加权0.5,权值为1.5,而自行注墨可能导致喷头与墨盒分离式的打印机喷头报废,加权1,权值为2.0。
连供系统:由于一体式墨盒喷打的喷头寿命较短,改装难度较高,因此现在的连供系统多为EPSON或CANON等分离式墨盒的打印机设计的,所以我们只在能够使用连供系统的打印机机型上讨论连供成本。同时由于连供系统的外墨盒容量大,墨水长期与空气接触容易变质等原因,如打印量较小的话,很容易发生堵头的故障。加上连供系统自身的价格较高,小负荷用户即便从经济上考虑也是不合算的,因此只在打印量较大的场合下考虑连供的打印成本。由于连供系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在计算时加权0.5,权值为1.5。至于连供系统的折旧,则放在打印机的折旧磨损中以按页折旧。
2.分辨率、覆盖率与页面大小
在计算中,我们根据厂家公布的墨盒可打印页数来进行计算,其标准文本模式为A4幅面、草稿模式(300dpi)、3.5%覆盖率,以此来计算黑色墨盒的打印成本。彩色打印模式则为A4幅面、360dpi分辨率、共15%覆盖率(各种颜色平均),以此来计算彩色墨盒的打印成本。如厂家公布的数据与这个标准有出入的话,则折算为这个标准后再进行成本计算。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常的文本打印和照片打印是人们比较常用的打印模式,一般来说,正常打印 A4幅面的文本,其耗墨量约为草稿文本的一倍。如覆盖率增加,则耗墨量相应增加。而对于6英寸的照片无边界打印,其耗墨量约为彩色打印模式的4倍左右。大家可根据这一标准,算出这两种模式下的打印成本。
3.打印机寿命折算
喷墨打印机的寿命是比
|
阅读全文(2850) | 回复(2)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IP地址和硬件地址冲突的解决 |
IP地址和硬件地址冲突的解决
在校园网络中,最方便的捣乱方法就是盗用别人的IP地址,被盗用IP地址的计算机不仅不能正常使用校园网络,而且还会频繁出现IP地址被占用的提示对话框,给校园网络安全和用户应用带来极大的隐患。捆绑IP地址和MAC地址就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
何为MAC地址
网卡在使用中有两类地址,一类是大家都熟悉的IP地址,另一类就是MAC地址,即网卡的物理地址,也称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这是网卡自身的惟一标识,就仿佛是我们的身份证一样,一般不能随意改变。它与网络无关,无论把这个网卡接入到网络的什么地方,MAC地址都是不变的。其长度为48位二进制数,由12个00 ~0FFH的16进制数组成,每个16进制数之间用"-"隔开,如"00-10-5C-AD-72-E3"。
如何查找MAC地址
1、在Windows 9x/2000/XP下单击"开始/程序",找到"MS-DOS方式"或"命令提示符"。
2、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all",回车后出现如附图所示的对话框,其中的"Physical Address"即是所查的MAC地址。
如何捆绑MAC地址和IP地址
进入"MS-DOS方式"或"命令提示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ARP - s 10.88.56.72 00-10-5C-AD-72-E3,即可把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在一起。
这样,就不会出现IP地址被盗用而不能正常使用校园网络的情况(当然也就不会出现错误提示对话框),可以有效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和用户的应用。
注意:ARP命令仅对局域网的上网代理服务器有用,而且是针对静态IP地址,如果采用Modem拨号上网或是动态IP地址就不起作用。ARP命令的各参数的功能如下:
ARP -s -d -a
-s:将相应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捆绑,如本文中的例子。
-d:删除相应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捆绑。
-a:通过查询ARP协议表显示IP地址和对应物理地址情况。
|
阅读全文(331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有关GHOST以及硬盘格式的问题 |
有关GHOST以及硬盘格式的问题
一、分区备份
使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有整个硬盘(Disk)和分区硬盘(Partition)两种方式。在菜单中点击 Local(本地)项,在右面弹出的菜单中有3个子项,其中 Disk表示备份整个硬盘(即克隆)、Partition 表示备份硬盘的单个分区、Check 表示检查硬盘或备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区、硬盘被破坏等造成备份或还原失败。分区备份作为个人用户来保存系统数据,特别是在恢复和复制系统分区时具有实用价值。
选 Local→Partition→To Image 菜单,弹出硬盘选择窗口,开始分区备份操作。点击该窗口中白色的硬盘信息条,选择硬盘,进入窗口,选择要操作的分区(若没有鼠标,可用键盘进行操作:TAB键进行切换,回车键进行确认,方向键进行选择)。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储存的目录路径并输入备份文件名称,注意备份文件的名称带有 GHO 的后缀名。 接下来,程序会询问是否压缩备份数据,并给出3个选择:No 表示不压缩,Fast表示压缩比例小而执行备份速度较快,High 就是压缩比例高但执行备份速度相当慢。最后选择 Yes 按钮即开始进行分区硬盘的备份。Ghost 备份的速度相当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备份的文件以 GHO 后缀名储存在设定的目录中。
二、硬盘克隆与备份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硬盘(第二个硬盘)。注意,可以设置目标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动对目标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选择 Yes 开始执行。 Ghost 能将目标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标硬盘不能太小,必须能将源硬盘的数据内容装下。
Ghost 还提供了一项硬盘备份功能,就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件保存在硬盘上(菜单 Local→Disk→To Image),然后就可以随时还原到其他硬盘或源硬盘上,这对安装多个系统很方便。使用方法与分区备份相似。
三、备份还原
如果硬盘中备份的分区数据受到损坏,用一般数据修复方法不能修复,以及系统被破坏后不能启动,都可以用备份的数据进行完全的复原而无须重新安装程序或系统。当然,也可以将备份还原到另一个硬盘上。
要恢复备份的分区,就在界面中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还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还原的硬盘和分区,点击 Yes 按钮即可。
|
阅读全文(150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内存运行出现错信息的问题解答 |
内存运行出现错信息的问题解答
问:运行某些程序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然后该程序就关闭,系统显示“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这是为什么?
答:一、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两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容易出现不兼容的现象。同时,注意散热问题,尤其是超频后。可用“MemTest”软件检测内存,可以彻底检测出内存的稳定状况。若你使用的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混插或者是二手内存时,就要检查是否是内存问题或者是与其它硬件不兼容。
如果都没有,就从软件方面检查了。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系统上,Windows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兼容性差造成的。
|
阅读全文(163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Windows下全方位玩转Ghost |
Windows下全方位玩转Ghost
电脑用户对Ghost都不陌生,不过,虽然Ghost的功能非常强大,但由于它的备份和恢复操作都是在DOS下完成的,英文界面和较多的选项让很多用户望而生畏。尤其是恢复硬盘分区时,一旦选错了"恢复到"的分区,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该分区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覆盖",无法再找回!
不过,现在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在我们熟悉的Windows下,也能轻松完成Ghost的功能--克隆硬盘分区乃至整个硬盘!本期晨风为您精心准备了三个工具,相信您掌握它们后会发现,原来从菜鸟到高手其实只需要几个软件而已……
用Drive Image 2002备份硬盘
Drive Image 2002是一款与Norton Ghost齐名的硬盘克隆工具,其独特的SmartSector磁盘镜像文件创建功能,可以让用户快速创建整个硬盘或者是硬盘分区的镜像文件。它支持FAT、FAT32、NTFS和HPFS文件系统,支持通过网络为其他计算机的硬盘制作镜像文件,或是通过网络将镜像文件恢复到本地硬盘中。
1. 功能简介
我们可以在大型软件下载网站找到Drive Image 2002的试用版。下载、安装并运行Drive Image 2002后,它首先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中"Don't show this again"选项前的复选框,再单击"OK"按钮,即可进入Drive Image 2002的主界面,如图1所示。
从Drive Image 2002主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Drive Image 2002实际上是一款综合的硬盘工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用一下它的磁盘维护、制作引导盘等功能,在本文中我们一起来学习它最核心的功能--制作硬盘分区镜像文件和恢复硬盘分区的操作。
2. 制作硬盘分区镜像文件
步骤1 单击"Create Image"(创建镜像文件)按钮。
步骤2 单击左侧窗口中的"Select Drives"按钮,即可在右侧的窗口中通过单击硬盘分区前的复选框来确定要制作镜像文件的分区。如果用户有多块硬盘,硬盘选择窗口就会列出多块硬盘,选择某一块硬盘后,下方窗口会显示该硬盘上所有的分区及使用状况。
步骤3 单击左侧窗口中的"Select Destination"按钮,我们可以在右侧的窗口上方选择保存镜像文件的硬盘分区(如果该分区的空闲容量小于即将创建的镜像文件,那么该分区将不可选),然后在"Image"下面的输入框中设置镜像文件的保存文件夹和文件名,在"Image files"下面的输入框中可输入对镜像文件的描述。
步骤4 接下来单击左侧窗口下方的"Options"按钮,然后进行设置:在"Compression Level"窗口下设置对制作的镜像文件的压缩级别;在"Sectuity"下的窗口中先选中"Password-protect image"前的复选框,然后在下面的两个输入框中键入相同的密码后,就可以为自己制作的镜像文件加上密码,以后只有提供了正确的密码才能用该镜像文件还原分区。如果你欲将制作的镜像文件刻录到光盘等介质上,那么可以选中"Split image M
|
阅读全文(141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无法正常关机故障之快速应对方法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无法正常关机故障之快速应对方法
在与电脑“亲密接触”的日子里,你或许会遇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执行关机操作之后,计算机系统迟迟没有反应,或者系统弹出一个只有鼠标指针的空白屏幕,此时多半是计算机系统的关机功能已经失效。那么遇到这种现象时,你该如何快速面对呢?为此,本文特意提供如下方法,来帮你逐一排查故障原因,以便快速恢复失效了的关机功能。 认识关机过程 一般来说,一旦你执行Windows系统的关机命令之后,系统将首先完成所有磁盘的保存操作,等到所有任务保存完毕后,将会自动清除掉系统的磁盘缓存内容;之后,Windows将会把当前打开的应用程序窗口逐一关闭,同时将那些具有保护模式的驱动程序自动转换成实模式。结束了上面的操作后,系统的关机任务就算完成了。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与之有关的配置或硬件发生了损坏,或者系统BIOS的高级电源管理以及高级配置设置得不正确的话,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无法关闭系统的故障。
具体应对措施
如果不幸遇到无法关机的故障时,你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逐步排查: 1、声音文件,是否正常
倘若你为Windows系统的关机设置了退出声音的话,一旦声音文件发生损坏时,计算机就将无法正常关闭。因此检查系统的声音文件是否正常,就成为首先要检查的工作。在检查时,可以依次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在弹出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声音和多媒体”文件图标,在随后打开的设置窗口中,选中“声音”标签,并在图1所示的标签页面中,选中“声音事件”中的“退出Windows”选项,然后再将“名称”设置为无,这样就能取消关机时的声音了。然后重新关闭计算机,倘若在取消声音之后,计算机能够正常关闭的话,就说明当前的关机故障是由退出声音文件造成的。要消除这种故障时,你可以重新安装一下提供声音文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从备份文件中进行恢复,要是实在无法恢复的话,可以直接将关机声音取消掉。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2、硬件设备,是否兼容 大家知道Windows 98操作系统具有快速关机功能,利用该功能能有效地降低关机等待时间,不过该功
|
阅读全文(150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让你的IE浏览器自动最大化 |
让你的IE浏览器自动最大化
使用IE浏览器时,有时不知怎的,系统会在缺省状态下打开一个小窗口;当用户将这个窗口最大化显示时,下一次再将浏览窗口打开时它依旧是小窗口;其实这是IE自身所具有的一种"记忆"效应,也就是说下次重新打开的窗口在默认状态下与最近一次关闭时的窗口状态相同。要是大家想让浏览窗口自动最大化显示的话,可以有三种方法实现:
手工拖动法
这种方法是将一开始的小窗口直接用鼠标拖放到最大状态,然后将这个处于最大状态的窗口关闭掉;这样用户下次再打开该窗口时,就能自动处于最大化显示状态;这种方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修改注册表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烦琐一点,需要大家对系统的注册表进行修改,具体操作步骤为:
1、首先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注册表编辑命令"regedit",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2、接着用鼠标在编辑器窗口中依次单击"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分支,在对应Main分支右边的窗口中将"Window_Placement"键值删除掉;
3、再用鼠标打开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DesktopOld Work-Areas分支,并在对应Old Work-Areas分支右边的小窗口中删除"OldWorkAreaRects"键;
4、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注册表,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再连续两次最大化IE窗口,最后再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了。
修改属性法
这种方法也是比较简单,大家只要用鼠标右键单击系统桌面或者系统任务栏中的IE快捷运行图标,从随后打开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接着大家将看到一个如图所示的设置界面,用鼠标左键单击该界面的"运行方式"设置项右边的下拉按钮,从随后打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常规窗口",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设置就可以了。
|
阅读全文(272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忘记WindowsXP登入密码的9种解决办法 |
忘记WindowsXP登入密码的9种解决办法
首先提议:
如果你是一个很容易遗忘的人,那么一定不要忘记在第一次设置密码的同时创建一张可以恢复Windows XP中的账户密码的启动盘,它可以让你免去格式化硬盘的烦恼。
从“控制面板”中找到“用户账户”项,选中自己的账户进入如图所示的控制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左侧任务列表中有一项“阻止一个已忘记的密码”,点击后便可打开“忘记密码向导”,向导会提示插入一张格式化过的空白磁盘,操作过程中会让你输入该账户所使用的密码,很快便可以创建一张密码重设盘。
以后,当我们忘记了账户密码的时候,在没有使用“欢迎屏幕”登录方式的情况下登录到Windows XP后,按下“Ctrl + Alt + Del”组合键,出现“Windows 安全”窗口,点击选项中“更改密码”按钮,出现更改密码窗口。这个窗口中,将当前用户的密码备份,点击左下角“备份”按钮,激活“忘记密码向导”,按照提示创建密码重设盘。
如果在Windows XP的登录窗口输入了错误的密码,就会弹出“登录失败”窗口,如果你的确想不起来自己的密码是什么时,可点击“重设”按钮,启动密码重设向导,通过刚才所创建的密码重设盘,就可以用这张密码重设盘更改密码并启动系统。重新设定密码,登录Windows XP。
“密码重设盘”的创建,含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一张“密码重设盘”来登录Windows XP,都可以以该用户的名义进入用户帐户,操作真正用户所能操作的一切,所以必须将“密码重设盘”保存在适当的地方,以防丢失或失泄密。
方法1——利用“administrator”(此方法适用于管理员用户名不是“administrator”的情况)
我们知道在安装Windows XP过程中,首先是以“administrator”默认登录,然后会要求创建一个新账户,以进入Windows XP时使用此新建账户登录,而且在Windows XP的登录界面中也只会出现创建的这个用户账号,不会出现“administrator”,但实际上该“administrator”账号还是存在的,并且密码为空。
当我们了解了这一点以后,假如忘记了登录密码的话,在登录界面上,按住Ctrl+Alt键,再按住Del键二次,即可出现经典的登录画面,此时在用户名处键入“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进入,然后再修改“zhangbp”的口令即可。
方法2——删除SAM文件(注意,此法只适用于WIN2000)
Windows NT/2000/XP中对用户帐户的安全管理使用了安全帐号管理器(Security Account Manager , SAM)的机制,安全帐号管理器对帐号的管理是通
|
阅读全文(462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系统故障排除简单恢复技巧 |
系统故障排除简单恢复技巧
Windows XP是目前大家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其稳定性和易用性不容置疑。但是它也像人一样会闹个头疼脑热,出现点“感冒”症状,严重时得了重感冒一病不起也是不鲜见的事,这时很多人就会想到重装系统,但重装系统有一个最大的麻烦…
Windows XP是目前大家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其稳定性和易用性不容置疑。但是它也像人一样会闹个头疼脑热,出现点“感冒”症状,严重时得了重感冒一病不起也是不鲜见的事,这时很多人就会想到重装系统,但重装系统有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需要之前备份,否则恢复到以前的使用习惯很难,一旦遇到一系统启动不起来,想备份也没了机会,这时你该 怎么办呢?在这里我给你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一、Windows环境下
如果你的计算机还可以进入Windows环境中,那么恭喜你,这种情况下即使系统出现了问题,仍然不会是大问题。在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从安装光盘解压缺少的一些重要文件
如果WindowsXP已经进入,但却发现少了某些文件,其中最常见的是Rundll32.exe的丢失。下面就以恢复这个文件为例来说明:单击“开始”/“运行”,在该窗口中输入expand x:\i386\Rundll32..ex_ c:\windows\system32\Rundll32.exe(x代表光驱盘符,rundll.ex_代表需要解压的文件,c:\windows\system32指的是目标文件夹,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即可将丢失的文件恢复至系统。当然也可以直接从其他正常运行的机器复制该文件至本机的相应目录下。
另外,对于丢失的dll链接文件,还可以通过Regsvr32这个程序文件来恢复,恢复的时候需要在运行窗口中输入Regsvr32 a.dll(a.dll代表丢失的链接文件),回车后即会在注册表中注册该文件,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确定”即可。
2.DLL文件的恢复
DLL文件的名称为动态链接库文件,一般存在于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下,该文件丢失或者被替换,一般也可进入Windows,但是执行应用程序时往往会出现系统报错。这种错误通常可以通过Sfc(系统文件检查器)。sfc是一个命令行程序,必须在WindowsXP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下才能运行,为了实现多种功能,sfc提供了多个参数,使用格式为:sfc/参数1 /参数2……,各个参数之间要用一个空格隔开。下面介绍一下其几个主要的参数,以方便大家使用:
/scannow:用来扫描所有受保护的系统文件,也是应用比较广的一个参数,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系统文件代替错误的系统文件。该参数还可以将最新版本的受保护系统文件放入DLLCache文件夹,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WindowsXP的安装光盘,以及其补丁文件,如果你没有该光盘,而是在硬盘上备份了安装文件,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完成该项功能。在运行窗口键入Regedit命令进入注册表编辑器窗口,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setup项,在右侧的窗口中修改Installation Sources、Service
|
阅读全文(150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反复启动及死机的处理 |
反复启动及死机的处理
故障现象
一台兼容机,其配置为:P4 1.8GHz CPU、耕昇GeForce3 Ti 200显卡、杂牌845D主板、Hynix 256MB DDR内存、希捷80GB硬盘、三星17英寸纯平彩显等,操作系统使用的是中文Win98 SE。刚开始使用的几个月里电脑工作还是很正常的,但去年11月底某一天,电脑开机时突然莫名其妙死机了,重启后一切还算正常,只是运行一些比较消耗系统资源的程序时,死机的几率比原来要大得多了。不过好在笔者除了打字、上网之外,对其他应用需求并不多,因此也就将就着使用了。可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电脑出现了一种“怪病”,每次开机启动时都需要在按过电源按钮之后,再按Reset键重启才能正常工作。
故障维修 按照一般死机故障检查的思路,本着“先软后硬”的原则,笔者先重装了Win98 SE,但未能解决问题。接着又试装Win2000和WinXP,虽然安装过程都很顺利,但故障现象却依然如故,据此笔者判定此故障应该与系统软件无关。接着又更换了一个长城300W的新电源,可故障仍未消除。在确认硬盘没有坏道的情况下,笔者又依次更换了内存和显卡,当用一块小影霸的GeForce2 MX440显卡替换原显卡后,故障终于消失了。
本以为是显卡出了问题,把这块GeForce3 Ti 200显卡插在另一台正常的电脑上测试,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此时笔者开始怀疑可能是主板有问题了。但仔细分析后又觉得似乎没有道理,刚组装好时它工作得挺正常啊!难道是它的AGP插槽有接触不良的问题?但替换显卡后却运行良好啊!看着两块显卡,笔者突发奇想,是不是由于GeForce3 Ti 200显卡的消耗功率较大,致使主板AGP插槽供电不足,或为AGP插槽供电的电路元件有潜在问题,从而造成显卡处于最低工作电压的临界点附近呢?
为了证实这一设想,笔者将主板从机箱中拆出,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仔细观察AGP插槽周围的元器件,发现有两个带有小型铝制散热片且在主板上标注为SD12、SD13的功率器件,估计它们应该是为AGP显卡供电的元件,不过从外表上观察并未发现有明显的异常现象。于是笔者又将耕昇GeForce3 Ti 200显卡插回该主板,并恢复了所有的硬件连接。接着在电脑成功启动的情况下,将数字式温度表的探头分别插在为主板AGP插槽供电的两个直流开关功率管的铝制散热片上。然后运行容易死机的游戏程序,起初它们的温度显示数字同为25℃左右,只工作了大约10分钟时间,两者的温度在同时达到了52℃后,SD13的温度数值突然下降,与此同时电脑也死机了。笔者大喜过望,立即切断电脑主机电源,接着拆下SD13的散热片并用电烙铁焊下该元件,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检查各电极的通断电阻,但未见有任何异常。仔细观看该元件表面,标注型号为FP45N30T,由于笔者手中没有型号相同的功率管,于是便用一个封装体积大致相同的硅NPN大功率三极管做替换试验,结果电脑启动恢复了正常,接着运行一些较大的程序也不再出现死机现象。即使电脑连续运行很长时间,两个直流开关功率管的散热片温度最高也只达到30℃左右。
小结
事后分析,引起该死机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主板上为AGP插槽供电的两只功率管中的一只因存在某种缺陷,致使在供给大电流时出现极间断路情况。大家可以参见笔者绘制出的电路图,从图中
|
阅读全文(209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笔记本液晶屏幕保护膜知识 |
笔记本液晶屏幕保护膜知识
液晶屏幕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优点&方便,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许多的缺点:
1、亮度问题,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没有CRT的高,如果长期把亮度调到最高,很容易 使液晶的灯管和背光板老化,造成液晶屏幕的偏色,一般都是发黄。 2、液晶屏幕视角狭窄。 3、液晶屏幕非常脆弱,很容易划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尘土等杂物落在屏幕上, 即使是用专用的清洁屏幕的布去清洁,也非常容易的造成液晶屏幕的划痕,在关机情况下,很明显就能看到。如果用酒精之类的化学物品去清洁,对屏幕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影响液晶屏幕的使用寿命
液晶保护膜的特点
高质素 LCD 保护贴的基本特点:
1. 不含胶水
正宗采用 PET 合成技术制成的 LCD 保护贴是不含胶水成份的,目前市场上有部份保护贴是仿制日本物料而成,只采用胶水将硅及 PET 结合,并没有采用 PET 合成技术。结果使用时间一久,数码产品的热力令胶水在温度下产生变化,部份硅胶残留在 LCD 表面,变得非常难于清除。
2.防反光设计
具有 LCD 的数码产品如数码相机、PDA&from=forum7" target=_blank>PDA、DV 等很多时都会在户外使用,大家应选择使用具有防反光功能的 LCD 保护贴。此外,防刮花及防手指纹能力也是大家要注意的地方之一。
三种类型保护贴的特点:
第一种:反射防止型。
适用于所有液晶体显示屏数码产品,由于防刮花表现出众,深受 PDA、用家,售价较为便宜。反射防止型贴上效果
第二种:透明光泽型(采用PET材料)
PET 表层经特别处理,透光度较高,使用后保持影像效果鲜明,色彩清晰,使用于 LCD显示器或 LCD TV 作室内观赏效果最为理想。不过这类保护贴设计并没有照顾户外使用者,物料反光度较高,同时较容易在表面留有手指纹及油份痕迹。
第三种:户外低反射型
唯一一种既有 98% 高透光度及兼有防反光功能的 LCD 保护贴,设计特别适用于户外强光环境,画面清晰鲜明之余,亦能减少 90% 的紫外线,减少对眼晴的伤害。这类保护贴专为数码相机而设,售价亦是最贵。现时全球市场上的户外低反射型 LCD 保护贴日本产品,只有日本 Arvel 最新的 ARM液晶保护膜系列一种,ARM液晶保护膜系列亦是现时唯一日本市场以外100% 日本全机械工序生产的 LCD 保护贴,具有日本制造商及日本工业商会证明。
就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屏幕保护膜售价售价1-60元不等,而且质量各不相同,甚至于把一般的透明胶纸(PP材质)作为保护膜,买家贴在手机液晶表面后,没有几天表面被磨损得无法看清屏幕内容,根本无法保护屏幕,更惨的是买家想更换保护膜,根本无法撕下,只能用硬物擦、用刀片刮,轻则刮花表面,重则损坏液晶表面。
现在分析一下几种常见材质:
一、PP材质(类似塑胶袋)
这种材质的大多是第一代保护膜,材质软软的,透光率差,根本起不到防刮花、防磨损的作用,只可防点尘,主要起的作用还是心理作用大点。
二、PET材质
光学
|
阅读全文(275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TCP端口作用,漏洞,操作 |
TCP端口作用,漏洞,操作
TCP端口:作用,漏洞,操作详析
在上网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端口"这个词,也会经常用到端口号,比如在FTP地址后面增加的"21",21就表示端口号。那么端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怎样查看端口号呢?一个端口是否成为网络恶意攻击的大门呢?,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端口呢?下面就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21端口:21端口主要用于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服务。
端口说明:21端口主要用于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服务,FTP服务主要是为了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一台计算机作为FTP客户端,另一台计算机作为FTP服务器,可以采用匿名(anonymous)登录和授权用户名与密码登录两种方式登录FTP服务器。目前,通过FTP服务来实现文件的传输是互联网上上传、下载文件最主要的方法。另外,还有一个20端口是用于FTP数据传输的默认端口号。
在Windows中可以通过Internet信息服务(IIS)来提供FTP连接和管理,也可以单独安装FTP服务器软件来实现FTP功能,比如常见的FTP Serv-U。
操作建议:因为有的FTP服务器可以通过匿名登录,所以常常会被黑客利用。另外,21端口还会被一些木马利用,比如Blade Runner、FTP Trojan、Doly Trojan、WebEx等等。如果不架设FTP服务器,建议关闭21端口。 23端口:23端口主要用于Telnet(远程登录)服务,是Internet上普遍采用的登录和仿真程序。
端口说明:23端口主要用于Telnet(远程登录)服务,是Internet上普遍采用的登录和仿真程序。同样需要设置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开启Telnet服务的客户端就可以登录远程Telnet服务器,采用授权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登录之后,允许用户使用命令提示符窗口进行相应的操作。在Windows中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Telnet"命令来使用Telnet远程登录。
操作建议:利用Telnet服务,黑客可以搜索远程登录Unix的服务,扫描操作系统的类型。而且在Windows 2000中Telnet服务存在多个严重的漏洞,比如提升权限、拒绝服务等,可以让远程服务器崩溃。Telnet服务的23端口也是TTS(Tiny Telnet Server)木马的缺省端口。所以,建议关闭23端口。
25端口:25端口为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器所开放,主要用于发送邮件,如今绝大多数邮件服务器都使用该协议。
端口说明:25端口为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器所开放,主要用于发送邮件,如今绝大多数邮件服务器都使用该协议。比如我们在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的时候,在创建账户时会要求输入SMTP服务器地址,该服务器地址默认情况下使用的就是25端口。
端口漏洞:
|
阅读全文(261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怎样设置LCD的刷新率 |
怎样设置LCD的刷新率
随着LCD技术渐趋成熟,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LCD显示器的价格不断跳水,原本价格昂贵的LCD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LCD和CRT毕尽不同,在使用过程中,有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如:LCD的刷新率设置多少合适?如何通过对显卡的合理设置解决用LCD玩游戏时画面不流畅的问题?下面就LCD显示器的刷新率和垂直同步功能的设置谈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合理设置LCD的刷新率
所谓刷新率就是指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有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之分,我们平时讲到的刷新率一般指垂直刷新率。很多初学者不知道LCD的刷新率与CRT不同,因为LCD和CRT的显像方式不同,CRT是靠不断刷新画面来使显示器显示图像的,而LCD只要改变发光颗粒就能使显示器中的画面动起来,所以刷新率的高低对LCD显示器影响几乎是没有,也不会让人产生疲劳。但LCD的刷新应该设置多少才合适呢?
正是由于LCD与CRT显像方式不同,LCD显示器本身不会出现屏幕闪烁的现象,所以LCD并不需要太高的刷新率,相反,LCD显示器在60Hz的刷新率时画面的显示效果是最佳的,所以建议普通LCD用户将刷新率设置为60Hz。设置方法很简单: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打开“显示属性”窗口,单击“设置/高级/监视器”,然后打开“屏幕刷新频率”一项的下拉框,选择“60赫兹”即可。
二、关闭LCD垂直同步功能
显示器有两种同步参数,即: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水平同步信号决定了画出一条横越屏幕的横线所需的时间,垂直同步信号则是决定了从屏幕顶部画到底部,再返回原始位置所需的时间。从理论上说,垂直同步能让信号更加稳定,所以在CRT中很有用,能有效减轻屏幕闪烁。但是,LCD本身并不存在屏幕闪烁的问题,垂直同步功能在LCD显示器上作用并不大,如果你想在玩游戏时最大限度发挥显卡的性能,建议将其关闭。
由于显卡的类型、型号以及安装的驱动程序版本不同,垂直同步的设置方法也稍有不同,目前市场上主流显卡分为NVIDIA和ATI两大类。下面就以NVIDIA GeForce FX 5200和RADEON 9800 Pro这两款显卡为例,分别叙述如何关闭NVIDIA和ATI的垂直同步功能。
1.在NVIDIA显卡中关闭垂直同步。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进入控制面板,双击“显示”图标,打开“显示属性”窗口,单击“设置/高级/NVIDIA GeForce FX 5200/性能和质量设置”,在“驱动程序全局设置”列表中找到“垂直同步”,然后拖动垂直同步控制杠杆上的滑块到最左侧(如图2),即可关闭垂直同步功能。注意如果勾选了“应用程序控制的”选项,垂直同步功能不会关闭,像在CS游戏中的话还是默认60帧。
2.在ATI显卡中关闭垂直同步。打开“显示器属性”窗口,切换到“3D”标签卡,选中“OpenGL设置”单选框,并去掉“使用自定义设置”这项前面选择框中的“√”,然后单击“自定义”按钮,进入“属性”窗口,拖动“等待垂直同步信号”一项滑杆上的滑块,将期设置为“始终为关”,关闭垂直同步功能。
|
阅读全文(166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英特尔双核心处理器详细说明 |
英特尔双核心处理器详细说明
目前Intel推出的台式机双核心处理器有Pentium D、Pentium EE(Pentium Extreme Edition)和Core Duo三种类型,三者的工作原理有很大不同。
一、Pentium D和Pentium EE
Pentium D和Pentium EE分别面向主流市场以及高端市场,其每个核心采用独立式缓存设计,在处理器内部两个核心之间是互相隔绝的,通过处理器外部(主板北桥芯片)的仲裁器负责两个核心之间的任务分配以及缓存数据的同步等协调工作。两个核心共享前端总线,并依靠前端总线在两个核心之间传输缓存同步数据。从架构上来看,这种类型是基于独立缓存的松散型双核心处理器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技术简单,只需要将两个相同的处理器内核封装在同一块基板上即可;缺点是数据延迟问题比较严重,性能并不尽如人意。另外,Pentium D和Pentium EE的最大区别就是Pentium EE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entium D则不支持,Pentium EE在打开超线程技术之后会被操作系统识别为四个逻辑处理器。
Pentium D和Pentium EE目前具有以下产品:
Pentium D 8X0系列:
目前有820(2.8GHz)、830(3.0GHz)和840(3.2GHz)三款产品,都基于Smithfield核心,实际上就是将两个Pentium 4处理器所采用的Prescott核心封装在一起。这三款产品都采用800MHz FSB、90nm制造工艺、每核心1MB二级缓存、全部采用Socket 775接口、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和64位技术EM64T,除了Pentium D 820之外都支持节能省电技术EIST。
Pentium D 8X5系列:
目前只有805(2.66GHz)一款产品,同样基于90nm制造工艺的Smithfield核心,只不过前端总线降低到533MHz FSB,采用Socket 775接口、每核心1MB二级缓存、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和64位技术EM64T,但不支持节能省电技术EIST。
Pentium EE 8XX系列:
目前只有840(3.2GHz)一款产品,同样基于90nm制造工艺的Smithfield核心,采用800MHz FSB、每核心1MB二级缓存、Socket 775接口、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64位技术EM64T和节能省电技术EIST。
Pentium D 9X0系列:
目前有920(2.8GHz)、930(3.0GHz)、940(3.2GHz)和950(3.4GHz)四款产品,都基于65nm制造工艺的Presler核心,实际上就是将两个Pentium 4处理器所采用的Cedar Mill核心封装在一起。采用800MHz FSB、每核心2MB二级缓存、Socket 775接口、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64位技术EM64T、节能省电技术EIST以及虚拟化技术Intel VT。 <
|
阅读全文(264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内存不能“read” “written”的解决方案大收集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内存不能“read” “written”的解决方案大收集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错误信息:“0X????????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written”,然后应用程序被关闭。如果去请教一些“高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Windows就是这样不稳定”之类的义愤和不屑。其实,这个错误并不一定是Windows不稳定造成的。本文就来简单分析这种错误的常见原因。
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保存数据时,就需要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指针”。
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指针,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
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指针,继续在之后的运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保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死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写内存”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00000000”。
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文件之后。
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内存指针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图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指针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 “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运行,回收全部资源。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
像这样的情况
|
阅读全文(193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解决上网后系统越来越变慢的问题 |
解决上网后系统越来越变慢的问题
上网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每次上网一段时间后系统速度就突然变得非常慢,打开“任务管理器”一看,才发现CPU占用率达到了100%,并且内存占用也跟着上去了。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大家,现在就告诉你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1.由于新版的KV、金山、瑞星等杀毒软件都加入了对网页、插件、邮件的实时监控,无疑增大了系统负担。可以在这些软件相关设置选项中关闭不必要的监控功能。
2.蠕虫病毒在系统内复制也可能造成CPU占用率的快速上升,如果svchost.exe、lsass等关键系统进程的CPU占用特别高,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3.如果是Windows XP,当445端口收到连接请求时,系统将自动为这些连接分配内存和CPU资源,如果445端口受到过多连接请求(如受到攻击),就会引起CPU占用率升高。解决的方法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 lanmanserver],在右侧窗格新建名为“maxworkitems”的REG_DWORD值,将其值设置为“1024”(如果电脑内存大于512MB)或者“256”(如果电脑内存小于512MB)。
4.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 XP原版,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也会引起CPU占用率达到100%。微软官方已经发布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补丁,使用自动更新功能安装这个补丁即可。
|
阅读全文(141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键盘ESC键不太为人知的几个妙用 |
键盘ESC键不太为人知的几个妙用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位于键盘左上方的ESC键并不常用,但你知道吗?其实借助ESC键还能实现不少快捷操作哦!
1.上网时,如果点错了某个网址,直接按ESC键即可停止打开当前网页。
2.上网时总免不了要填写一些用户名什么的,如果填错了,按ESC键即可清除所有的框内内容;而打字时,如果打错了也可以按ESC键来清除错误的选字框。
3.除了“Ctrl+Alt+Del”组合键可以调出windows任务管理器外,按下“Ctrl+Shift+Esc”组合键一样能启动任务管理器。
4.当某个程序不处于活动状态而我们又想将其恢复为活动状态时,按“Alt+Esc”键即可激活该应用程序,而不必用鼠标点击程序标题栏。
5.对于存在“取消”选项的弹出窗口而言,如果你要选择取消的话,直接按ESC键即可实现“取消”操作。
|
阅读全文(2988)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详解 |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详解
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电脑只有128MB物理内存的话,当读取一个容量为200MB的文件时,就必须要用到比较大的虚拟内存,文件被内存读取之后就会先储存到虚拟内存,等待内存把文件全部储存到虚拟内存之后,跟着就会把虚拟内里储存的文件释放到原来的安装目录里了。
当系统运行时,先要将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如硬盘、软盘、光盘等)调入内存中,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或数据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内存中,内存所起的作用就像一个“二传手”的作用。当运行一个程序需要大量数据、占用大量内存时,内存这个仓库就会被“塞满”,而在这个“仓库”中总有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占据着有限的空间,所以要将这部分“惰性”的数据“请”出去,以腾出地方给“活性”数据使用。这时就需要新建另一个后备“仓库”去存放“惰性”数据。由于硬盘的空间很大,所以微软Windows 操作系统就将后备“仓库”的地址选在硬盘上,这个后备“仓库”就是虚拟内存。在默认情况下,虚拟内存是以名为Pagefile.sys的交换文件保存在硬盘的系统分区中。
手动设置虚拟内存
在默认状态下,是让系统管理虚拟内存的,但是系统默认设置的管理方式通常比较保守,在自动调节时会造成页面文件不连续,而降低读写效率,工作效率就显得不高,于是经常会出现“内存不足”这样的提示,下面就自已动手来设置它吧。
①用右键点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系统属性”窗口。在窗口中点击“高级”选项卡,出现高级设置的对话框。
②点击“性能”区域的“设置”按钮,在出现的“性能选项”窗口中选择“高级”选项卡,打开其对话框。
③在该对话框中可看到关于虚拟内存的区域,点击“更改”按钮进入“虚拟内存”的设置窗口。选择一个有较大空闲容量的分区,勾选“自定义大小”前的复选框,将具体数值填入“初始大小”、“最大值”栏中,而后依次点击“设置→确定”按钮即可,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使虚拟内存设置生效。
建议:可以划分出一个小分区专门提供给虚拟内存、IE临时文件存储等使用,以后可以对该分区定期进行磁盘整理,从而能更好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一、量身定制虚似内存
1.普通设置法
根据一般的设置方法,虚拟内存交换文件最小值、最大值同时都可设为内存容量的1.5倍,但如果内存本身容量比较大,比如内存是512MB,那么它占用的空间也是很可观的。所以可以这样设定虚拟内存的基本数值:内存容量在256MB以下,就设置为1.5倍;在512MB以上,设置为内存容量的一半;介于256MB与512MB之间的设为与内存容量相同值。
2.精准设置法
由于每个人实际操作的应用程序不可能一样,比如有些人要运行3DMAX、Photoshop等这样的大型程序,而有些人可能只是打打字、玩些小游戏,所以对虚拟内存的要求并不相同,
|
阅读全文(132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如何解决移动硬盘供电不足的问题? |
如何解决移动硬盘供电不足的问题?
(1)购买比较好的usb移动硬盘盒。
(2)购买4200转的笔记本硬盘做移动硬盘。不要买5400转的。不要相信硬盘上面标的电流值,那没有参考价值。实践证明 hitachi 的4200转诸型号比如 4k80 4k40 80GN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般不买富士通或者东芝的,因为在大陆没有正式的渠道商。一般也不买st的,因为ST的硬盘一般都是5400的,尽管电流值标的是0.47A。
(3)购买笔记本电脑时,考虑一下一下usb口的供电能力。已经证明usb接口供电能力太弱的是:三星Q20/ dell 300m/X300 ; sony V505 ; IBM R40之前的几乎所有R;toshiba P2000/2010 ....usb供电能力差,多见于日韩系轻薄机。我最赞赏的就是IBM X31的usb口,不管移动硬盘(哪怕是5400转的);外置combo一律通吃,其供电能力不亚于一般台机。 如果购买pci的usb2.0卡,要挑有4针辅助供电口的;如果购买笔记本用的pc卡usb2.0转接卡,要挑带一个变压器辅助供电的,好歹也要有带一个 ps2辅助供电线的。
(4)移动硬盘盒子自身也有辅助供电线的,好盒子直接给一个变压器,差的盒子也有ps2或者usb的供电线,供电不足时当然要插上,即使usb口足够带动硬盘,如果不是短时间工作,建议也插上,usb接口的供电总是很勉强的。
|
阅读全文(566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电脑经常“重起”的几种原因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电脑经常“重起”的几种原因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很多玩家都遇过到过系统无故自动重起的情况,实际上引起计算机自动重起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硬件方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电源是引起系统自动重启的最大嫌疑之一 劣质的电源不能提供足够的电量,当系统中的设备增多,功耗变大,劣质电源输出的电压就会急剧降低,最终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自动重起现象。电压起伏过大还有可能导致硬盘等设备的损坏。
2、内存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系统重起 内存出错导致系统的几率相对较大。排除内存与插槽接触不良的情况外,应该怀疑内存本身出现质量问题。另外,把内存的CL值设置的大小也会导致内存不稳定,造成系统自动重起。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用的是SDRAM,就把CL值设为3,如果用的是VIA芯片组的主板,建议关闭“内存交错执行”功能。另外降低F也是一个解决办法,不过系统性能就会下降不少。
3、电网电压起伏过大也会导致系统重启 如果你的电脑和空调、冰箱等大功耗电器共用一个插线板的话,在这些电器起动的时候,供给电脑的电压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就表现为系统重启。最好的办法就是为电脑专门配置UPS来供电,(当然这个也看情况而言)注意其它的电器就不要再接到UPS上了。
4、电源插座接触不良 电源插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簧片的弹性慢慢丧失,导致插头和簧片之间接触不良、电阻不断变化,电流随之起伏,系统自然会很不稳定,一旦电流达不到系统运行的最低要求。电脑就会重启了。解决办法选购质量过关的插座。
5、系统运行时的温度过高 此时应该检查CPU的风扇是否运转正常,散热条件是否良好。现在的主板都通过专门的控制芯片具备了在BIOS中检测CPU以及系统温度的功能。如果发现温度过高,就应该更换风扇或者增加风扇。
6.硬件的兼容问题 一般由主板与内存条的兼容性引起。但我也遇到过显卡导致系统不断重启的例子。
7、在BIOS中设置了远程唤醒功能(这一般都是猫的原因,如果你用宽带上网而且你机子里还装了内猫,最好把内猫卸下来。)
当然查看硬件之前最好进行病毒查杀,因为中了病毒也会导致自动重启。(升级病毒库,在安全模式下杀毒)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649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全面分析解决硬盘故障 |
全面分析解决硬盘故障
一、NTFS使用注意事项(现在用的最多,分区格式问题多出现在这,有必要先讲讲)
NTFS-新(N)技术(T)文件(F)系统(S)是微软Windows NT内核的系列操作系统支持的、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磁盘配额、文件加密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磁盘格式。NTFS也是以簇为单位来存储数据文件,但NTFS中簇的大小并不依赖于磁盘或分区的大小。簇尺寸的缩小不但降低了磁盘空间的浪费,还减少了产生磁盘碎片的可能。NTFS支持文件加密管理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安全保证。除了在局域网安装了NT系列的用户们使用NTFS外,随着NT内核的桌面系统Windows2000和XP的普及,很多个人用户也开始把自己的分区格式化为NTFS。
在一般情况下,NTFS的格式不能被Windows9X识别,而且在安装、操作方面也有差异,所以个人用户在使用这种磁盘格式的时候,必须留意下面的注意事项:
1.NT内核的系统是否应始终使用NTFS
NTFS是微软推荐在NT系列上使用的文件系统,但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你可能想使用其他文件系统。如果计划用其他操作系统(包括 MS-DOS)访问文件,则应把引导的分区,即C盘选择格式为 FAT(包括FAT32)文件系统。如果使用的是NTFS文件系统并要与Windows NT进行双重引导,那么在继续Windows 2000或XP的安装之前,必须要为Windows NT安装SP4或更高版本的补丁。
2.转化NTFS和其他分区格式的技巧
Windows 2000/XP提供了分区格式转换工具“Convert.exe”。Convert.exe是Windows 2000附带的一个DOS命令行程序,通过这个工具可以直接在不破坏FAT文件系统的前提下,将FAT转换为NTFS。它的用法很简单,先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切换到DOS命令行窗口,在提示符下键入:D:\>convert 需要转换的盘符 /FS:NTFS。如系统E盘原来为FAT16/32,现在 需要转换为NTFS,可使用如下格式:D:\>convert e: /FS:NTFS。所有的转换将在系统重新启动后完成。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专门的转换工具,如著名的硬盘无损分区工具Powerquest Partition Magic 8.0,使用它完成磁盘文件格式的转换也是非常容易的。首先在界面中的磁盘分区列表中选择需要转换的分区。从界面按钮条中选择“Convert Partition”按钮,或者是从界面菜单条“Operations”项下拉菜单中选择“Convert”命令。激活该项功能界面。在界面中选择转换输出为“NTFS”,之后单击“OK”按钮返回程序主界面。单击界面右下角的“Apply”添加设置。此后系统会重新引导启动,并完成分区格式的转换操作。
3.虚拟内存(页面文件)与NTFS的卷
现在很多人装了双硬盘系统甚至是简单的RAID磁盘阵列,在使用这种结构的系统同时是需要NTFS支持卷功能的,此时,应该尽量避免页面文件和系统文件在同一分区上,也不要在同一物理磁盘驱动器的不同分区中放置多个页面文件。特别注意避免将页面文件放入容错驱动器,例如镜像卷或 RA
|
阅读全文(263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光电鼠标与激光鼠标使用维护小技巧 |
光电鼠标与激光鼠标使用维护小技巧
目前当今主流鼠标都采用了激光引擎和光电引擎,而相对于淘汰的机械鼠标(俗称球鼠)其优势不言而喻。
光电和激光鼠标如果能正常使用的话寿命肯定要比普通鼠标长,这是它们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目前主流鼠标因为没有了老式机械鼠标滚球的机械部分,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也很少需要加以清洗,这一点资格老一点的PC用户最能了解。
由于光电/激光鼠标的架构,所以不可能像早期机械鼠那样随意拆卸,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鼠标里面的精密器件也容易被破坏,不是专业人士不建议拆开鼠标。
平时使用时如果看到光眼/激光眼有细微的灰尘只需用皮老虎清理,比较严重的可拆开用无水酒精擦拭。
其实光电/激光鼠标也需要清洗的,尤其是滚轮部分,平均每半年最好做一次清洗(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用户)。只需利用螺丝刀等工具拆开鼠标即可(鼠标垫脚下面就是螺丝)。
目前主流光电/激光鼠标的底部垫脚都是皮质工艺或特殊塑料,而鼠标垫多以Steelpad S&S这类塑料鼠标垫为主,所以如果不贴垫脚的话,时间长了垫脚被磨平了鼠标移动起来就会发涩,所以这里建议玩家和用户一定要贴上垫脚。最次也要垫上块布垫,保护好自己的鼠标。
如果使用的是布垫的话那么贴不贴垫脚可以根据自己个人习惯,但使用Qpad、5L这类表面有涂料的布垫建议使用垫脚。
一些鼠标发烧友平时在使用鼠标时都会把自己的手洗的特别干净,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用眼镜布(镜头布)擦拭鼠标外壳。
|
阅读全文(1371)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还硬盘待机时正常“休息”时间 |
还硬盘待机时正常“休息”时间
无论什么类型的设备,如果它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话,其使用寿命肯定会大幅度地缩短,这不,硬盘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好代表。的确,如果硬盘始终不停地转动的话,硬盘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能被“报废”,为此许多人在使用硬盘时常常不定期地让系统处于待机状态,以便让硬盘在这段时间能得到及时有效地“休息”;可事实上,有时系统即使处于待机工作状态,硬盘仍然有可能受系统或其他软件的“逼迫”,而得不到一丁点的“休息”时间,长期以往的话,硬盘命将休矣!为了延长硬盘使用寿命,本文从如下五招出发,“强迫”硬盘在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必须正常进行“休息”!
拒绝待机时整理碎片
为了提高硬盘的运行效率,不少人都喜欢定期对硬盘中的碎片进行清洁整理,但无奈Windows系统内置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在整理大容量硬盘中的碎片时效率非常低下,一个普通的磁盘分区都可能整理几十分钟,更不要说一个整的硬盘了。为了提高碎片整理的速度,许多人不得已将一些整理速度较快的专业磁盘整理软件“请”到了本地系统,可是这些专业磁盘整理软件往往都具有在系统待机状态下自动对磁盘碎片进行整理的功能,这么一来在那些安装了专业磁盘整理软件的计算机系统中,硬盘即使在系统处于待机状态也将得不到“休息”,因为那些专业磁盘整理软件会“强迫”硬盘在待机状态下去执行磁盘碎片整理操作的。
事实上,整理磁盘碎片操作并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我们完全可以另外抽出时间,让计算机单独地执行磁盘碎片整理操作,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碎片整理效率,而且还能避免硬盘“永不停息”地工作。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运行专业磁盘整理软件,然后在其设置界面中,将磁盘碎片自动整理功能暂时屏蔽掉,这样的话硬盘在待机状态下就不会被“强迫”去执行磁盘碎片整理操作了,如此一来也就能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了。等到以后需要对磁盘碎片整理时,我们只需要用手工启动的方法,来让系统单独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进行碎片整理操作,相信这样的碎片整理效率会更高的!
拒绝待机时查杀病毒
杀毒软件几乎是每一台计算机都必装的软件之一,可是类似江民、金山以及瑞星这样的国产杀毒软件常常在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自动启用病毒查杀功能,来对系统进行全面、彻底地病毒查杀操作,可是现在的计算机硬盘几乎动辄就是上百个GB,每次进行全面查杀操作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这样不但使硬盘得不到及时地“休息”,而且也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事实上,对很少上网或没有上网的计算机,我们根本不需要经常查杀病毒,只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单独运行杀毒程序来查杀病毒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让杀毒软件在系统一处于待机状态时就自动启动病毒查杀功能,这样很容易使硬盘因“劳累过度而死”。为了让硬盘在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不受病毒软件的“强迫”而工作,我们可以对杀毒软件的启动参数进行一下合适设置,以便屏蔽它的自动查杀功能。例如,要是我们使用的是瑞星2005杀毒软件的话,那就可以先运行该杀毒程序,然后在该程序界面中依次单击菜单栏中的“设置”/“详细设置”命令,在其后弹出的设置窗口中单击“定制任务”标签,打开标签页面;在该界面的右侧区域,将“使用定时扫描”、“关机时检测软盘”、“使用开机扫描”以及“使用屏保杀毒”等复选项的选中状态全部取消掉,并单击“确定”按钮,这样杀毒软件日后在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不会自动“
|
阅读全文(163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