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03326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计算机应用][收藏]六项措施急救受损的Windows操作系统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六项措施急救受损的Windows操作系统
Windows系统在长时间地工作之后,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无法启动或者运行出错的故障,面对这些故障我们是选择将就使用,还是选择重新安装系统?如果将就使用,那Windows系统的运行效率肯定不会很高,甚至还无法正常运行,如果选择重新安装系统,那不但麻烦不说,而且还会耗费很长的等待时间。事实上,Windows系统一旦遇到无法启动或者运行出错的故障时,我们不妨使用下面的六项措施,来快速而有效地"急救"受损的Windows系统,说不定能收获奇效! 1、着眼"最后一次配置" 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每次成功启动之后都会对系统注册表进行自动备份,一旦我们发现Windows系统本次不能正常启动时,那多半是我们上一次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或者对某些软件进行了错误的安装,从而破坏了系统注册表的相关设置。此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上一次成功启动时的配置来重新启动一下计算机系统:只要在重新启动系统的过程中,及时按下F8功能键,调出系统启动菜单,然后选中"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项目,这样的话Windows系统说不定又能启动正常了。 2、着眼"修复系统文件" 如果Windows系统的某些核心文件不小心被损坏的话,那么即使使用"最后一次配置",Windows系统也很难保证就能启动正常。如果Windows系统只是有少量的系统文件受损的话,那我们不妨借助Windows系统内置的SFC扫描修复命令,来尝试对那些已经遭受破坏的系统文件进行修复,一旦修复成功后,那Windows系统的启动又会恢复正常状态了。在修复受损系统文件时,只要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sfc /scannow",单击回车键后,该命令程序就会对系统每个角落处的系统文件进行搜索扫描,一旦发现系统文件的版本不正确或者系统文件已经损坏的话,它就能自动弹出提示界面(如图1所示),要求我们插入Windows系统的安装光盘,以便从中提取正常的系统文件来替代不正常的系统文件,从而达到修复系统文件的目的。要是系统修复操作成功的话,相信我们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时,就不会看到有什么不正常的现象了。 图 1 3、着眼"注销当前用户" 如果Windows系统的受损部位只是由于安装了不恰当的软件,或者是对软件进行
|
阅读全文(271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AMD处理器的频率表识为何要用PR值? |
AMD处理器的频率表识为何要用PR值?
在奔腾3时代,Intel和AMD你争我夺,在CPU主频上相互追赶。Intel曾受制于.18μm和奔腾3设计思想的制约,在1GHz止步不前。随着基于Net Burst架构的奔腾4代CPU的发布,Intel再次确立了自己在个人电脑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过去根据各种软件测试的结果,1.4GHz的Athlon XP往往在实际性能上不输于Pentium 4 1.6GHz。
也就是说,Intel为了追求频率上的领先,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运算效率。但这种“性能”过于抽象,AMD必须通过直观数据吸引更多用户,何况目前其CPU市场份额仍远低于Intel,而.13的Athlon以及新一代的Hammer处理器仍须假以时日方能面向市场。也许有的朋友还记得,在“奔腾”时代,CPU市场呈Intel, AMD,Cyrix三足鼎立之势。Cyrix的芯片设计独特,常规应用性能不在Intel Pentium之下,但频率始终低于Intel。于是Cyrix采用PR法标示自己的CPU,将133MHz的芯片标以PR166出售,暗示其性能相当于166MHz Pentium。其策略确实赢得了一些个人用户,但终于败在Intel手下。现在AMD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并且选择了老路:Intel通过牺牲芯片效率实现了高主频,AMD便采用PR法标示自己的产品。
AMD第一次推出K7以及Athlon的时候,均采用的是真实频率标称,例如1G的Athlon的运行频率就是1000MHz。但现在的AthlonXP处理器却不在采用这样的算法,如XP1600+处理器并非有些朋友认为的1.6G,它的实际工作频率是1.4G左右。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AMD放弃了真实频率标称,而又改用PR值来标称XP处理器?原来最早采用Willamette核心的P4处理器由于技术的原因,加上只有256KB的二级缓存,P4 1.7G的CPU在性能上甚至还不如AMD的Athlon1.2G。加上一些非专业用户长期存在选购上的误区,所以都认为更高频率的P4处理器应该会带来更好的性能。加上Intel的宣传优势以及P4处理器频率的节节提升,Pentium4处理器的销售自然比较乐观,相反性能不俗的AMD反被人们渐渐遗忘。为了和Intel的高主频处理器对抗以及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AMD在后面推出的AthlonXP处理器中开始采用了“真实性能标称”的做法,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CPU PR值。
切记:频率不代表一切
在评价一款CPU的好坏时,不能只盯住它的工作频率不放,相反的,你应该综合考虑CPU的时钟频率,IPC数值,以及产品的核心架构特点,这样才能使你得出最合理的答案。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个CPU的产品系列,它们分别对应着各个级别的目标市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Pentium 4, Celeron, Celeron D, Pentium M, Athlon XP, Athlon 64, Athlon FX,或者Sempron。intel的Pentium系列(除Pentium M外)和Celeron系列产品均使用了比AMD的Athlons与Sempron系列产品更多级数的流水线,这就使其能够在运行频率上超过竞争对手。而Pentium M的流水线级数则与Athlon和empron相当。
最终决定你购买哪款CPU产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
|
阅读全文(294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浅谈系统多重启动的重要文件 |
浅谈系统多重启动的重要文件
现在安装多重启动系统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完全知道,在多重启动系统中的几个重要文件的作用是什么。下面让笔者简单地予以介绍,希望大家以后能关注这些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Windows 9X和Windows NT/2000/XP/Server 2003(以下简称WinNT)的引导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在多重启动系统里面,微软采用了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Win9X采用的直接读取引导扇区的方式来启动系统,而WinNT是通过NTLDR和NTDETECT.COM来启动系统的。这也是为什么Win9X害怕引导区计算机病毒的原因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在WinNT架构的启动进程中,有一个文件也是需要注意的,这个文件就是经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BOOT.INI文件。由于这个文件的重要性被过度强化,给大家造成了这个文件是无所不能的一种错误的印象,也就出现了一些“经典”的错误。例如“备份双系统启动文件只需要备份C盘根目录下得BOOT.INI文件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某些情况下,只备份这个文件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详细的解释请看后面的说明。
一、最重要的五个文件
本文将分析在多重启动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文件,它们分别是以下几个:BOOT.INI、BOOTFONT.BIN、BOOTSECT.DOS、NTDETECT.COM、NTLDR。其中BOOT.INI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配置文件。从这个文件可以选择启动的操作系统是什么?而且还可以通过修改BOOT.INI文件控制启动的方式,如在操作系统说明符后面加上“/fastdetect”参数,可以使用快速自检模式。同样,还有“/nodetect”等参数可供使用。但是,不是说没有这个文件就不能够启动你的操作系统,丢失这个文件的后果就是只能从C盘启动。同时,由于这个文件是完完全全的一个文本类型的文件,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工具编辑这个文件。换句话说,BOOT.INI在多重启动系统中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文件,也就说不上“备份双系统启动文件只要备份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就可以了”。
熟悉多重启动系统启动模式的朋友们都知道,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从NTLDR开始。NTLDR通过读取BOOT.INI文件,确定操作系统启动分区的位置。对于只有一个操作系统的电脑,NTLDR启动NTDETECT.COM开始下一步的启动流程,而对于含有多重启动操作系统的电脑,NTLDR将把BOOT.INI的选择菜单内容显示在屏幕上供使用者选择。可见,NTLDR是决定多重启动系统的关键性文件。而常见的启动出错提示也是:“NTLDR is missing.”。那么其他的文件又有什么用处呢?
NTDETECT.COM是一个用于对硬件设备初始化的一个系统级别的文件,然后把这些硬件信息传递给下一个启动步骤,最终完成操作系统的启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文件仅存于NT架构的操作系统里面,而在Win9X下的启动流程又是另外的一种方式。
NTDETECT.COM是一个用于对硬件设备初始化的一个系统级别的文件,然后把这些硬件信息传递给下一个启动步骤,最终完成操作系统的启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文件仅存于NT架构的操作系统里面,而在Win9X下的启动流程又是另外的一种方式。
|
阅读全文(145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打印机不打印解决办法! |
打印机不打印解决办法!
打印机已是我们现代办公必备的设备,可以说它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办公环境更加轻松。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打印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引起打印机不打印的故障原因有很多种,有打印机方面的,也有计算机方面的。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1、检查打印机是否处于联机状态。在大多数打印机上“OnLine”按钮旁边都有一个指示联机状态的灯,正常情况下该联机灯应处于常亮状态。如果该指示灯不亮或处于闪烁状态,则说明联机不正常,重点检查打印机电源是否接通、打印机电源开关是否打开、打印机电缆是否正确连接等。如果联机指示灯正常,关掉打印机,然后再打开,看打印测试页是否正常。
2、检查打印机是否已设置为默认打印机。点击“开始/设置/打印机”,检查当前使用的打印机图标上是否有一黑色的小钩,然后将打印机设置为默认打印机。如果“打印机”窗口中没有使用的打印机,则点击“添加打印机”图标,然后根据提示进行安装。
3、检查当前打印机是否已设置为暂停打印。方法是在“打印机”窗口中用右键单击打印机图标,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检查“暂停打印”选项上是否有一小钩,如果选中了“暂停打印”请取消该选项。
4、在“记事本”中随便键入一些文字,然后单击“文件”菜单上的“打印”。如果能够打印测试文档,则说明使用的打印程序有问题,重点检查WPS、CCED、Word或其他应用程序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打印机,如果是应用程序生成的打印文件,请检查应用程序生成的打印输出是否正确。
5、检查计算机的硬盘剩余空间是否过小。如果硬盘的可用空间低于10MB则无法打印,检查方法是在“我的电脑”中用右键单击安装Windows的硬盘图标,选择“属性”,在“常规”选项卡中检查硬盘空间,如果硬盘剩余空间低于10MB,则必须清空“回收站”,删除硬盘上的临时文件、过期或不再使用的文件,以释放更多的空间。
6、检查打印机驱动程序是否合适以及打印配置是否正确。在“打印机属性”窗口中“详细资料”选项中检查以下内容:在“打印到以下端口”选择框中,检查打印机端口设置是否正确,最常用的端口为“LPT1(打印机端口)”,但是有些打印机却要求使用其他端口;如果不能打印大型文件,则应重点检查“超时设置”栏目的各项“超时设置”值,此选项仅对直接与计算机相连的打印机有效,使用网络打印机时则无效。
7、检查计算机的BIOS设置中打印机端口是否打开。BIOS中打印机使用端口应设置为“Enable”,有些打印机不支持ECP类型的打印端口信号,应将打印端口设置为“Normal、 ECP+EPP”方式。
8、检查计算机中是否存在病毒,若有需要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
9、检查打印机驱动程序是否已损坏。可用右键单击打印机图标,选择“删除”,然后双击“添加打印机”,重新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
10、打印机进纸盒无纸或卡纸,打印机墨粉盒、色带或碳粉盒是否有效,如无效,则不能打印。
|
阅读全文(2777)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电脑用麦克风的相关知识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电脑用麦克风的相关知识
大家好,电脑用麦音聊,录音大家都不陌生吧,最近有些网友问起一些关于电脑用麦的问题,我也查了一些论坛,论坛关于电脑用麦克风知识总结转发给大家一起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脑能放音录音,必须要有声卡支持,声卡有独立的插件、板载整合型硬声卡和软声卡之分。 声卡的驱动程序在安装系统时就已装好了。现在主板的驱动光盘中,往往带有声卡的驱动程序,Win2000和WindowsXP系统能默认绝大多数品牌的声卡,某些杂牌和高档的声卡还需要进一步按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继续安装。如果你是老式的电脑,采用Win98的系统,一般还是要在装系统时,按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一步步安装。这一些,只需用户有一般的了解就行。
下面要谈的,是同用户直接相关的一般常识。
(01)新式机箱背后一排竖的三个小插孔,音箱或耳机黑色插头插在上面第一孔。 老式卧式机箱背后一排横的三个小插孔,音箱或耳机黑色插头插在后视左起第一孔。 如果老式卧式机箱背后一排横的四个小插孔,音箱或耳机黑色插头插在后视左起第一孔或第二孔。 (02)新式机箱背后一排竖的三个小插孔,麦克风的红色插头插在最下面即第三孔。 老式卧式机箱背后一排横的三个小插孔,麦克风的红色插头插在后视左起第二孔即中间的小孔。 如果老式卧式机箱背后一排横的四个小插孔,音箱或耳机黑色插头插在后视左起第三孔或第四孔。
(03)要凭开机声判断是不是把音箱或耳机发出的声音调到了最大。
(04)声音接收调试: 声音接收调试是通过调整使电脑能利用音箱或耳机接收到来自各方面的声音。 双击屏幕右下角的小喇叭,出现横式的调音框。系统默认先调试声音接收。 点左上角的“选项”--“属性”--“播放(或放音)”,下面
|
阅读全文(367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用安装光盘修复Win2K—XP注册表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用安装光盘修复Win2K—XP注册表
用安装光盘修复Win2K—XP注册表
用安装光盘修复Win2K—XP注册表(无法进入全模式时)
如果XP—2K注册表损坏,无法开机,安全模式也进不了,可以尝试用下面的方法修复:
WinXP:
1. 将 Windows XP 启动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或将 Windows XP 安装光盘插入 CD-ROM 驱动器,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按照提示,单击以选中从 CD-ROM 驱动器启动计算机所需的所有选项。 2. 出现“欢迎使用安装程序”屏幕时,按 R 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 3. 如果您使用的是双启动或多重启动计算机,请从故障恢复控制台中选择要访问的安装。 4. 根据提示,键入管理员密码。如果管理员密码为空,则按 Enter。 5. 在故障恢复控制台的命令提示符处,键入下面几行命令,并在每行之后按 Enter: md tmp copy c:\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 c:\windows\tmp\system.bak copy c:\windows\system32\config\software c:\windows\tmp\software.bak copy 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c:\windows\tmp\sam.bak copy c:\windows\system32\config\security c:\windows\tmp\security.bak copy c:\windows\system32\config\default c:\windows\tmp\default.bak
delete c:\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 delete c:\windows\system32\config\software delete 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delete c:\windows\system32\config\secu
|
阅读全文(379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WINDOWS系统文件的用途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WINDOWS系统文件的用途
WINDOWS系统文件的用途,我想各位保存一份以后说不定会有用吧
A ACCESS.CHM - Windows帮助文件 ACCSTAT.EXE - 辅助状态指示器 ADVAPI32.DLL - 高级Win32应用程序接口 AHA154X.MPD - SCSI驱动程序 AM1500T.VXT - 网卡驱动程序 AM2100.DOS - 网卡驱动程序 APPSTART.ANI - 动画光标 APPS.HLP - Windows帮助文件 AUDIOCDC.HLP - "易码编码解码器"帮助文件 AWARDPR32.EXE - 增加打印机工具
B BIGMEM.DRV - BIGMEM虚拟设备 BILLADD.DLL - 动态链接库(支持MSW) BIOS.VXD - 即插即用BIOS接口 BUSLOGIC.MPD - SCSI驱动程序
C CALC.EXE - 计算器应用程序 CANNON800.DRV - 佳能打印机驱动程序 CHOICE.COM - MSDOS命令 CHS16.FON - 字体文件(16点阵中文) CANYON.MID - MIDI文件例子 CARDDRV.EXE - PCMCIA支持程序 CDFS.VXD - CDROM文件系统 CDPLAYER.EXE - CD播放器应用程序 CDPLAYER.HLP - CD播放器帮助文件 CHIPS.DRV - 芯片技术显示驱动程序 CHKDSK.EXE - DOS磁盘检查工具 CHOOSUSR.DLL - 网络客户 CHOKD.WAV - 声音文件例子 CIS.SCP - 脚本文件(演示如何建立与Compuserve的PPP连接) CLAIRE~1.RMI - MINI序列 CLIP.INF - 安装信息文件(剪粘板查看器) CLOSEWIN.AVI - 影片剪辑(AVI)(如何关闭窗口) CMC.DLL:Mail - API1.0公共信息调用 COMBUFF.VXD - COM端虚拟设备 COMCTL32.DLL - 32位Shell组件 COMDLG32.DLL - 32位公共对话库 COMIC.TIF - TrueType字体文件(Comic Sans Ms) COMMAND.COM - 公共对话库 COMMDLG.DLL - 16位公共对话库 COMMON.HL
|
阅读全文(265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解除关机后鼠标还亮的问题 |
解除关机后鼠标还亮的问题
主板的键盘鼠标开机功能是造成鼠标在关机后仍然发光的最普遍的原因——为了实现键盘鼠标开机、网络唤醒等电源管理功能,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TX12V电源都会向主板提供+5VSB的供电。也就是说,主流ATX电源在关机后并没有切断所有的电压供给,而是保留了一组+5VSB输出为主板供电,让主板、键盘鼠标等硬件处于待机状态。由于眼下绝大多数主板都支持删除 |
[计算机应用]内存超频误区,您犯这样的错误吗? |
内存超频误区,您犯这样的错误吗?
超频作为DIY玩家们永远的追求,誓必要将每一个可超频的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先前是只对处理器、显卡进行超频,现就连插在主板上的内存也照超不误了。超频已经成为大家提升硬件价值的一种常用手段了,于是众厂商也是挖空心思推出了各种超频显卡、内存,一时间超频成为各大厂商竟相使用的法宝。可是见到不少玩家对超频内存的选购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内存超频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切莫掉以轻心,严重的则会危及硬件的寿命及影响电脑性能。
误区一:带散热片的产品更能超频
散热片更多的是起到了美化产品形象的作用,有的甚至可能成为厂商的“遮羞布”,让您看不到它所使用的芯片,要知道内存芯片才是决定超频下限的基础。
误区二:相同芯片的不同品牌意味着超频能力相同
对于不同品牌的两款内存条虽然采用了相同的芯片,但它们在超频性能上是存有差异的,可主要取决于产品的PCB设计及选用颗粒的品质。现世面上超频好的颗粒多见现代,三星等,但这些颗粒即使是相同编号它们也是分等级的,这其中品质优秀的留给自己的原装内存,或者是关系较好的几家内存厂家。对于关系一般的厂家采购到的颗粒,就有可能是品质次一点的,所以,相同芯片的不同品牌不意味着超频能力相同。
误区三:CSP封装的芯片意味着好超频
CSP封装在技术上较TSOP-II更为先进,但却与最终内存性能的关系不大。采用CSP封装芯片的内存,在超频方面和内存优化方面不一定就比传统的TSOP-II芯片模组强。所以大家不要过分迷信CSP封装,它本身虽然可以达到比TSOP-II更高的频率,但对外围电路的要求和电气环境的变化也更苛刻了。采用TSOP封装的内存,超频能力比CSP封装更强的情况更为普遍,所以CSP封装的芯片不意味着好超频。
误区四:规格高的内存在优化能力上比规格低的内存强
从理论上讲,DDR500要比DDR400要快,而实际上却并不绝对。因为有很多高规格的内存都是靠牺牲时序优化能力来换取的。像DDR500的内存条虽然标称频率更高,但并不能表示它在DDR400下具有更好的优化能力。原因很简单,DDR500所使用的芯片有可能和普通DDR400的芯片是一样的,在时序优化能力方面并不占优,而能达到DDR500更多的是通过放宽时序要求来达到的。所以,规格高的内存在优化能力上不见得比规格低的内存强。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这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选购倾向,是想得到最佳的DDR500性能还是最高的工作频率。
误区五:单面内存和双面内存在超频方面一样
其实不然,单面内存比双面内存在超频方面更有先天优势,这主要取决于芯片组的驱动负载能力。单面的内存大多为8颗芯片,如目前主流的512MB产品,双面的为16颗芯片,如目前主流的1GB产品。这就意味着后者需要更大的驱动能力,虽然工作时会通过片选信号选中一个P-Bank工作,但不工作的P-Bank仍会增加地址与控制信号线的负载。
所以很明显的就可看出,8颗芯片总是要比16颗芯片更容易驱动。此外,芯片的增多,也使PCB上的信号线数量将是前者的一倍,如果设计不良,产生相互干扰的机率也就大幅度增加,这也可能会影响超频能力,不过这是相对次要的原因,就模组本身而言,超频能力更多的取决
|
阅读全文(4266)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视频预览致假死Windows XP |
视频预览致假死Windows XP 前一段时间,笔者只要在新安装的Windows XP SP2操作系统中一打开带有视频文件的文件夹时,就会常常发生系统假死的症状,点击任何窗口均无反应。于是只能按下“Ctrl+Alt+Delete”组合键,调出操作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利用它强行将文件夹窗口关闭才能让系统恢复正常。为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只要打开带有视频文件的文件夹时,就会发生这种系统假死症状呢?
经过反复研究后,笔者发现居然这一切居然是视频预览作祟。只要将系统的视频预览功能关闭后,就可以成功解决打开带有视频的文件夹后系统假死症状。
在Windows XP中,视频文件的预览功能主要是动态链接文件“shmedia.dll”在起作用,我们只要依次打开“开始→运行”命令,在“运行”一栏中输入“regsvr32 /u shmedia.dll”,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当出现“shmedia.dll中的DllUnregisterServer成功”的提示框时,便可成功禁止视频的预览功能了。若今后打算恢复该预览功能,只要输入“regsvr32 shmedia.dll”就可以了。
|
阅读全文(150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影响宽带拨号上网速度的因素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影响宽带拨号上网速度的因素
宽带拨号上网已经变得象家常便饭一样平常,原本指望这种拨号方式的上网速度要比普通电话拨号的上网速度更快一些,但事实上我们有时会感觉到宽带拨号上网的速度没有明显的改观,甚至会比普通电话拨号的上网速度还要慢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影响宽带拨号上网速度的因素有多种,我们必须对各种可能因素进行逐一排除,才能还宽带拨号正常的上网速度。
着眼散热,提高ADSL工作性能
一旦ADSL宽带“猫”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话,其内部会产生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要是不及时被散发出来的话,那么ADSL宽带“猫”内部的电子元气件将会处于高温工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们的传输性能与稳定性能会大大下降的,这么一来上网速度缓慢的现象也就容易发生了。许多用户在进行宽带拨号上网时,往往不注意散热的细节,常常把ADSL宽带“猫”放置在四周都不通风的墙角落处,而且还和集线器、路由器之类的设备同时重叠放置,这样的话多种设备同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就对ADSL的稳定性能更不利了;常常是刚上网的一段时间内,上网速度非常快,可要不了多长时间,网络传输速度只有每秒几KB字节了,此时当我们用手触摸一下ADSL宽带“猫”时,多半会感觉它很烫,将它关闭一段时间后再上网时,上网速度立刻又会上来了。因此,为了确保宽带拨号上网速度急速如飞,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一定要做好ADSL宽带“猫”的散热通风工作,最好能将它放置在四周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它处于恒温工作环境。
着眼协议,确保网卡一心一意
为了充分发挥网卡的作用,不少用户常常为网卡绑定了太多的上网协议,以便希望网卡能担负起更多的工作“职责”;殊不知,要是将太多的通信协议绑定在网卡身上的话,那么网卡一旦接受到传输过来的数据,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来挑选合适的通信协议去传输目标数据,这样的话我们在上网时就会明显感觉到上网速度缓慢了。事实上,许多用户的网卡一般都会被同时用来连接局域网和因特网,这样说来网卡身上至上要绑定两种以上的协议,那么每次在传输数据时网卡至少要花费双倍的时间来选择通信协议,最后我们感觉到的上网速度自然会有点不正常。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拨号上网速度,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网络连接用途的不同,分别为不同连接安装一块网卡,并为每一块网卡只绑定一个必需的通信协议,确保网卡工作时能一心一意,这样就能避免选择通信协议环节,从而达到有效改善上网速度的目的了。一般来说,与ADSL宽带“猫”设备直接连接的网卡,我们只要给它绑定一个PPPOE协议就可以了,与局域网交换机或集线器相连的另一块网卡,通常只需要绑定一个TCP/IP协议就可以了,这样就能保证每一块网卡各司其责、通力协作了。
着眼线路,改善上网传输性能
宽带拨
|
阅读全文(262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为何主板电容会爆浆? |
为何主板电容会爆浆?
如果细心的话,您会在主板上发现排排林立的圆柱形元件。尤其在CPU插座旁边非常密集,这些就是电容了。电容作为主板电源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滤波,可以把脉动直流变成近似直流。所以在主板上会有不少电容来滤除相关电路产生的杂波,特别在CPU周围有的主板会有多达10余个电解电容,这是因为CPU工作在几百兆甚至数G的高频下(是工作电流很大),必须保证电源的纯净,这时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来滤波。由于主板的安装空间和限制,只能使用十余个小容量的电解电容(6.3V1500UF)并联的方法来达到大容量电容的效果。当电解电容的容量下降时,供合CPU工作的核心电压就会变差(一共2点1是内核电压降低,2是CPU供电干扰增大),其中会窜入周围电路产生的杂波和开关电源电路自身的波形,这时主机就会表现出系统极端的不稳定,运行速度下降,容易蓝屏死机。
(电容爆浆最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温度,超过允许温升或者在允许温升情况下达到使用寿命。包括超压。超压导致介质击穿产生高温最终糖浆。)高温度是导致电容爆浆的主要原因,高温致使其电容内部电解液沸腾,压力升高,最终超过泄爆口的承受极限而爆浆。电解电容因为其结构特性,内部装有电解液,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过压现象,这时电容的漏电流增大,电容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热,导致电容的温度升高,电容内部的电解液会因高温变成气体致使电容内部的压力增大。当这个压力超过电解电容的铝外壳承受压力的时候,电容就会发生糖浆。为了避免电容糖浆造的不必要的人身和物品损伤,每个电解电容的顶部都有刻上防爆纹,就是十字或三叉及其他形状的压力释放点,这是人为的制造压力薄弱点,当电容内部压力过大时,就会从此处泄压,避免产生糖浆情况,有点类似高压锅安全阀的原理。按照技术标准,这些电容都应该能在105摄氏度以内的环境正常工作,事实上也没人能在105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生存,因此用户的使用环境不足以造成电容爆浆,最大的原因就是主板厂商选用的元件不合格。
爆浆主板保修成问题
记者就差异性详细与这位主板工程师进行了探讨,才知道原来同样容量标称的电容,按工作寿命可以分为:1000小时、2000小时、3000小时、4000小时、5000小时、8000小时等多种规格。怪不得有些电脑在过了保修期限之后,就特别容易坏掉,原来材料的选择有这么多学问。他说,“我觉得主板根本就不能采用2000小时以下的产品,虽然大多数人每天开机不会超过8小时,但是按照常识来说,这样做很愚蠢。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主板采用的都是3000小时左右的电容,好点的用5000小时,只有服务器主板才舍得用更高级电容。一般来说,按照这个模式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轻松度过保修期,但是过了保修期之后的半年至1年,就进入一个故障的高发区间。”(问题不在这里。而是2个地区的标准不一样,爆浆的台湾标称寿命一样是2000h,但是这个标准和日标的2000h的测试和标定方法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日标和美标,欧标也不一样。同样都是5000h欧标电容用过10年20年都没问题,日标的早流汤了。这个设计到设计余量问题,设计余量越小电容实际寿命越短。)
按照这样的做法,过了保修期主板也进入元器件老化的高发期,商家既节省了成本,又避免了保修带来的成本增加;而消费者对这种行为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法规上的保障。记者问该工程师,“2年~3年之后,电脑
|
阅读全文(367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如何取消“信使服务” |
如何取消“信使服务”
1.运行命令法 单击Windows“开始”--“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net stop messenger”。单击“确定”。命令“net stop messenger”的作用是停止“信使服务”,要启用“信使服务”,键入“net start messenger”命令。 2.服务设置法 打开“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双击“服务”。单击“Messenger”,然后在“操作”菜单中,单击“属性”。进入“常规”,单击“停止”,再将“启动类型”改为“手动”或“已禁用”。如果“Messenger”服务被停止,Alerter消息不会被传输。如果“Messenger”服务被禁用,任何直接依赖于它的服务将无法启动。最后单击“确定”即可。
|
阅读全文(186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SFC使用方法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SFC使用方法
SFC(System Files Checker,系统文件检查器)。以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XP,将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SFC/SCANNOW”命令后回车,“系统文件检查器”开始自动扫描系统文件,而且不需要你的任何干预。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尽管Windows 2000/XP下的“SFC”比Windows 98下的“SFC”聪明得多,但要想正常运行它,还得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运行“SFC”之前必须将Windows XP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否则在扫描过程中会提示你插入安装光盘。即使你插入了安装光盘,系统仍会有出错提示。 2.在Windows 2000/XP下使用“系统文件检查器”时,必须加上正确的参数才能正常运行。我们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SFC”命令查看这些参数。 3.由于Windows 2000/XP下的“SFC”命令是完全自动执行的,因此我们无法直接知道修复了哪些系统文件。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间接获得系统文件的修复情况: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系统”,根据时间提示,从列表中选定运行“SFC”时的事件,右击该事件并查看其属性即可。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436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液晶屏左右两边为何会有黑边? |
液晶屏左右两边为何会有黑边?
问题:我的电脑是升技BH7主板、P4 2.4GHz CPU、KingMax DDR400 256MB内存、万丽ATi Radeon 9100 VIVO 64MB显卡、美格AY565N液晶屏,酷鱼7200转/分80GB硬盘,C区装WinXP,D区装Win 98,使用摄像机或录像机视频输入以及播放DVD影片时,液晶屏左右两边或者一边会有一条黑边,每次不同的视频输入以及播放不同的DVD时,黑边大小都不同,一般在2mm~20mm之间,但回到Windows桌面或用NOKIA TEST测试则能满屏显示,请问如何解决。
解答:液晶显示屏都由一个固定的最佳分辨率,15英寸液晶屏的最佳分辨率一般为1024*768,如果使用其它分辨率都是根据软件方法计算出来的,就如同数码相机通过插值计算达到数码变焦一样。如果显示方式不是以最佳分辨率显示,那么可能出现各种显示偏差的问题。DVD所使用的分辨率一般为720*480(NTSC DVD标准)和720×576(PAL DVD标准),如果你使用的视屏采集软件默认方式为全屏,那么将使屏幕分辨率固定在1024*768或者800×600的分辨率上,而不是DVD的标准,所以会出现宽度不等的黑边。而桌面分辨率为标准的1024×768,所以使用NOKIA TEST就不会出问题了。这种黑边情况是正常的,解决的办法是采集或播放软件时不要设置为全屏模式,在窗口模式下播放和采集就不会出现黑边了。
|
阅读全文(194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CPU风扇安装技巧 |
CPU风扇安装技巧
现在就针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装机细节方面的建议.
细节一:核心外露的CPU风扇安装技巧。
采用了FC-BGA封装的CPU(赛扬II、AMD AthlonXP以及Sempron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者),通常会将核心外露;而很多散热器厂商为了追求散热器的最佳性能,都采取了极为紧密的散热扣具(CoolMaster的AMD风扇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情况下,散热风扇扣具就成为了核心外露CPU的杀手。很多电脑初学者在安装这些扣具紧密的风扇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安装的技巧,在毫无外来工具的情况下,不少初学者直接采取手动强硬安装。正因为这个强硬安装方法,就令到不少CPU受到损坏。
其实,要正确安装核心外露CPU的散热装置也不是很困难,只要使用了适当工具,安全地安装紧密扣具的CPU风扇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例如家中常见的一字螺丝刀就是一个好帮手,只要大家在安装风扇的时候,一手保持CPU风扇平衡的情况下,另一手就用螺丝刀来辅助安装散热装置,安装核心外露的CPU风扇也不过是轻易而举。
细节二:CPU风扇隐含的致命陷阱。
其实这个陷阱看上去也不是很隐蔽,很多菜鸟中招的原因主要是与不了解产品的特性有关。有不少菜鸟朋友总是误认为,CPU散热风扇下的贴纸是保护CPU核心。有部分朋友甚至认为这些贴纸在安装的时候是不用撕去的(老鸟可不要笑哦,因为这个情况已经在电脑城里出现N次了,其中大部分人是属于学生朋友)。正因为这个毫不起眼的塑料贴纸,就令到不少朋友的CPU烧毁。所以为了不跌入这个致命陷阱,大家在安装有塑料贴纸的CPU风扇时,务必将该贴纸撕去。 细节三:硬盘插拔时所遇到的问题。
由于硬盘保修的条例十分严格,所以这个硬盘插拔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不少朋友在插拔硬盘数据线时,并不是垂直拔出,要知道硬盘IDE接口的细微损坏,就有机会成为商家向消费者索取维修费的证据。所以各位菜鸟们在插拔IDE硬盘的设备时,千万要小心这个细微的方面,不要让商家有机可乘.
细节四:USB扩展接口连线时所面临的问题。
大家平时所见的USB扩展连线主要有四条,它们分别是红色的+5V连线,它负责供应电流给USB设备;两条传输数据线,它们负责数据传输及交换,其中白色连线为负极,绿色连线为正极;最后黑色连线就是地线。熟悉这些连线的特性之后,大家在装机的时候就特别注意这些连线对于的接口(详细浏览主板说明书就是首要做的事情)。切勿+5V那条线插到数据针里,不然就会引起烧主板或者USB设备(出现这个情况多数与用户对主板上的USB扩展接口定义线的不了解)。
对于这个内存插槽问题,有不少菜鸟级朋友就曾经在论坛上发表疑问。今天我们就对这些朋友的疑问来进行归纳,以便让这些朋友掌握双通道内存的正确安装方法。对于Intel平台的双通道主板来说,最简单的双通道内存插法就是按主板内存插槽
|
阅读全文(156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液晶显示器脏了如何清洁呢? |
液晶显示器脏了如何清洁呢?
最近液晶显示器价格一落千丈,17寸主流产品居然降到了1600元附近。很多购买了液晶显示器的用户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轻薄时尚的液晶显示器看上去非常脆弱,在日常使用和维护时候要注意什么事情呢?即使没有技术性太强的问题,在清洁、擦拭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液晶使用一段时间后,屏幕回落灰尘,硬物会损伤屏幕,所以使用柔软、非纤维材料的软布最好,比如脂棉、镜头纸或柔软的布等。平时一般普通的灰尘,用气球吹子吹去,或者软布轻轻掸去就好。
如果碰上一些顽固污渍,就需要沾少许专用清洁剂,轻轻地将其擦去。不过酒精一类的化学溶液千万不要使用,因为这类物质会将屏幕上的一些保护涂层材料溶解损坏。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将清洁济直接喷到显示屏幕表面,它很容易流到屏幕里面导致LCD屏幕内部出现短路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在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时候,务必养成不去“指指点点”的好习惯。因为指甲或者笔尖等一些硬物,都应可能在你不经意间划伤液晶屏外面的保护层,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终身无法擦去。
此外,虽然现在液晶面板质量已经比以前远远提升,轻按已经不大可能造成坏点。但是我们提醒您,还要轻易对液晶屏幕表面施加压力,一旦时出现压出坏点,还是划伤屏幕,后果都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建议使用者养成良好的习惯,还使用鼠标指针标注你要说明的画面吧。
|
阅读全文(368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从九大方面优化内存使用效率 |
从九大方面优化内存使用效率
如何优化内存的管理,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提高运行速度,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和优化内存管理的几种方法。
1、改变页面文件的位置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虚拟内存的连续性。因为硬盘读取数据是靠磁头在磁性物质上读取,页面文件放在磁盘上的不同区域,磁头就要跳来跳去,自然不利于提高效率。而且系统盘文件众多,虚拟内存肯定不连续,因此要将其放到其他盘上。改变页面文件位置的方法是: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更改虚拟内存”,在驱动器栏里选择想要改变到的位置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移动好页面文件后,要将原来的文件删除(系统不会自动删除)。
2、改变页面文件的大小
改变了页面文件的位置后,我们还可以对它的大小进行一些调整。调整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将最大、最小页面文件设为等值。因为通常内存不会真正“塞满”,它会在内存储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自动将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放到硬盘中。最小页面文件越大,所占比例就低,执行的速度也就越慢。最大页面文件是极限值,有时打开很多程序,内存和最小页面文件都已“塞满”,就会自动溢出到最大页面文件。所以将两者设为等值是不合理的。一般情况下,最小页面文件设得小些,这样能在内存中尽可能存储更多数据,效率就越高。最大页面文件设得大些,以免出现“满员”的情况。
3、禁用页面文件
当拥有了512MB以上的内存时,页面文件的作用将不再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禁用。方法是:依次进入注册表编辑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Management”下,在“DisablePa-ging Executive”(禁用页面文件)选项中将其值设为“1”即可。
4、清空页面文件
在同一位置上有一个“ClearPageFileAtShutdown(关机时清除页面文件)”,将该值设为“1”。这里所说的“清除”页面文件并非是指从硬盘上完全删除pagefile.sys文件,而是对其进行“清洗”和整理,从而为下次启动Windows XP时更好地利用虚拟内存做好准备。
叮当点评:本文较详细地讲解了虚拟内存的概念及优化方法。使我们了解了它在内存与硬盘之间的工作关系,同时认识到了虚拟内存并非越大越好,而应该根据计算机的具体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相信大家在真正的了解并掌握了虚拟内存的作用与优化方法后,一定会使爱机在性能上有所提升。
5、调整高速缓存区域的大小
可以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选项卡中设置系统利用高速缓存的比例(针对Windows 98)。如果系统的内存较多,可选择“网络服务器”,这样系统将用较多的内存作为高速缓存。在CD-ROM标签中,可以直接调节系统用多少内存作为CD-ROM光盘读写的高速缓存。
6、监视内存
系统的内存不管有多大,总是会用完的。虽然有虚拟内存,但由于硬盘的读写速度无法与内存的速度相比,所以在使用内存时,就要时刻监视内存的使用情况。Win
|
阅读全文(159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救活被微软封杀的XP操作系统  |
救活被微软封杀的XP操作系统
微软的Windows系统漏洞频频,为了对广大的用户“负责”,微软提供网站在线补丁更新。谁不想使自己的计算机更安全一些呢?于是都欣然地接受了这份“免费的午餐”。但最近发现,更新是成功了,可麻烦也来了。启动系统进入登录界面时,系统报错,不能正常进入了!本文“急你所急”,教你3招,帮助你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在微软网站上升级补丁时,Windows XP Installer程序会自动下载微软的检查程序。 当检测到用户信息不合法时就“封杀”系统,禁止用户继续使用。系统不合法,可里面存放的数据是无辜的啊。这些数据皆属于我们的私有财产,微软有何权利限制它们的自由?于是,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笔者终于寻找到3招破解之术,现将它们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与笔者有同样遭遇的朋友挽救电脑里保存的重要数据。
第1招、安全模式下还原系统
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在启动过程中按F8键进入启动菜单,选择“带命令行提示的安全模式”选项并使用Administrator管理员用户登录系统。
小提示:在默认情况下Administrator用户的密码为空,如果不出现Windows的登录窗口,可以连续按下2次Ctrl+Alt+Del组合键。
进入系统之后,在任务栏空白处右击鼠标并选择“任务管理器”,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菜单“文件→新建任务”命令,在运行框里输入需打开的目录(注意:安全模式里用cmd.exe命令打开目录的效果和任务管理器里打开的效果截然不同)。单击“确定”按钮打开需要的目录,这时就会看到熟悉的XP桌面了!
此时执行一个程序,系统会弹出提示窗口并提供2种选择:一种是在安全模式下运行这个程序;另一种是在正常模式下运行这个程序。在这里一定要选择“在正常模式”下运行!进入正常模式之后,单击“开始→运行”,键入“C:\WINDOWS\system32\Restore\rstrui.exe”,单击“确定”按钮启动“系统还原”。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恢复我的计算机到一个较早的时间®”,单击“下一步”按钮,根据还原向导的提示选择还原点与升级日期相对应的时间,将计算机恢复到升级前的状态。还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正常进入操作系统了。
第2招、重新激活被禁的系统
系统在线升级之后无法启动,是因为服务器认定注册信息不正确需重新激活。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从激活入手,找到系统被禁的破解之法。这里需要借助Setupreg.hiv和Win_crk.exe这2个文件(可从网上下载)。把Setupreg.hiv复制到%systemroot%system32\目录下,如果该目录下已有此文件,则需进入安全模式将其覆盖。
覆盖完毕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按F8键进入安全模式,以管理员身份登录,运行Win_crk.exe(由于该程序为俄罗斯人所编写,程序内码使用俄语,可能会出现乱码)。运行完程序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用正常模式进入Windows XP,此时提示重新激活。在激活时选择“电话激活”,在每个方框中都填入“401111”即可。
第3招、禁止发送认证信息
系统在线升级时,微软会通过升级服务器从我们计算机上获取认证信息来判断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类型,如果不符
|
阅读全文(161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显卡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显卡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见故障一:开机无显示
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或主板插槽有问题造成。对于一些集成显卡的主板,如果显存共用主内存,则需注意内存条的位置,一般在第一个内存条插槽上应插有内存条。由于显卡原因造成的开机无显示故障,开机后一般会发出一长两短的蜂鸣声(对于AWARD BIOS显卡而言)。
常见故障二:显示花屏,看不清字迹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示器或显卡不支持高分辨率而造成的。花屏时可切换启动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后再在Windows 98下进入显示设置,在16色状态下点选“应用”、“确定”按钮。重新启动,在Windows 98系统正常模式下删掉显卡驱动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也可不进入安全模式,在纯DOS环境下,编辑SYSTEM.INI文件,将display.drv=pnpdrver改为display.drv=vga.drv后,存盘退出,再在Windows里更新驱动程序。
常见故障三:颜色显示不正常,此类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1. 显示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不良 2. 显示器自身故障 3. 在某些软件里运行时颜色不正常,一般常见于老式机,在BIOS里有一项校验颜色的选项,将其开启即可 4. 显卡损坏; 5. 显示器被磁化,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与有磁性能的物体过分接近所致,磁化后还可能会引起显示画面出现偏转的现象。
常见故障四:死机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多见于主板与显卡的不兼容或主板与显卡接触不良;显卡与其它扩展卡不兼容也会造成死机。
常见故障五:屏幕出现异常杂点或图案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的显存出现问题或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造成。需清洁显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换显 卡。
常见故障六:显卡驱动程序丢失
显卡驱动程序载入,运行一段时间后驱动程序自动丢失,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质量不佳或显卡与主板不兼容,使得显卡温度太高,从而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或出现死机,此时只有更换显卡。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情况,以前能载入显卡驱动程序,但在显卡驱动程序载入后,进入Windows时出现死机。可更换其它型号的显卡在载入其驱动程序后,插入旧显卡予以解决。如若还不能解决此类故障,则说明注册表故障,对注册表进行恢复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即可。
|
阅读全文(161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移动硬盘不被系统识别的解决方法 |
移动硬盘不被系统识别的解决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移动硬盘同主机相连后系统即可将它认成“移动存储设备”,并自动在“我的电脑”中添加盘符。如果系统将移动硬盘认成“未知的USB设备”,那么移动硬盘将无法使用,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不妨按以下顺序查找原因。
一、与系统有关的设置安装问题
1.不要以为只要主板有USB接口就可以使用移动硬盘,还要看系统是否支持。Windows2000、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系统是可以直接支持移动硬盘的,无须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使用,而在Windows98下使用移动硬盘用就必须装驱动程序,否则系统就会将移动硬盘识别为“未知的USB设备”。
2.对于一些Windows98用户来说,在安装好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之后,可以从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动硬盘图标,但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却没有相应的盘符标志,这就是系统设置不当所致。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移动硬盘图标,并且点击弹出窗口中的“属性”按钮,此时可以看见“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 13单元”四个选项,其中“可删除”一项前系统默认是没有打钩的,勾选这个选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增的移动硬盘盘符了。
二、主板的USB接口问题
由于主板的USB接口有问题引发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USB接口未开启:在一些老机器上(包括一些品牌机)虽然有外置的USB接口,但在BIOS中却是默认关闭的,这样即使系统支持也不行,因此应检查一下BIOS设置中USB接口选项是否开启:在启动电脑时按住Del键,进入BIOS设置,在“Chipset Features Setup”或“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将“OnChip USB”设置为“Enabled”,保存并重启电脑即可。
2.系统不支持USB接口:这种情况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电脑上。如笔者的这台兼容机,主板是旗舰的VISTA710V2,主板芯片组用的是VIA Apollo MVP3,外接USB接口卡后系统竟然不认(装的是Windows Me和Windows 2000双系统),在“设备管理器”中找不到“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上网一查,原来是主板芯片组有问题,赶紧从网上下载最新的主板BIOS进行刷新,又下载了VIA专为该芯片组提供的USB驱动补丁,终于在我的电脑上认出了“移动存储设备”。
3.USB接口供电不足:绝大多数移动硬盘正常工作所需的5V电压、0.5A电流可以直接通过主板的USB接口供给,但有的主板USB接口的供电达不到这一数值,从而导致移动硬盘无法被系统识别。好在移动硬盘盒的专用USB连接线上大都分出了一个PS/2接头,只要将该接头插在主板的PS/2接口上即可。
三、操作不当导致移动硬盘不能被使用
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是指插拔移动硬盘的时机没有掌握好。
1.在插接移动硬盘之前最好关闭正在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也不要在系统启动过程中插接。
2.移动硬盘刚接上时会有一个系统认盘、读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前最好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建议给移动硬盘少分一些区,分的区越多,系统认盘的时间越长),要等到移动硬盘
|
阅读全文(219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教你快速刷新注册表编辑器 |
教你快速刷新注册表编辑器
许多软件在安装后会提示我们需要重新启动才能让软件正常使用,其实大部分时候这些软件只是在“小题大做”,因为重启仅仅是为了让注册表更新而已,我们可以利用任务管理器来更快地让软件生效。
具体的操作方法:在“进程”选项卡中用鼠标选择“explorer.exe”进程,然后单击“结束进程”按钮将它结束,这个时候桌面显示消失了。
接着,我们在“创建新任务”窗口中输入“explorer.exe”,运行即可让桌面恢复显示,同时计算机的注册表也会被更新,现在软件就能正常使用了。
|
阅读全文(553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修改硬盘模式 加快Windows XP启动速度 |
修改硬盘模式 加快Windows XP启动速度 Windows 2000、XP、2003系统有时会自行关闭硬盘的DMA模式,自动改用PIO模式运行!这就造成在使用以上系统中硬盘性能突然下降,其中最明显的现象有:系统起动速度明显变慢,一般来说正常Windows XP系统启动时那个由左向右运动的滑条最多走2~4次系统就能启动,但这一问题发生时可能会走5~8次或更多!而且在运行系统时进行硬盘操作时明显感觉变慢,在运行一些大的软件时CPU占用率时常达到100%而产生停顿,玩一些大型3D游戏时(比如极品飞车6)画面时有明显停顿(很多人这时以为是自己的显卡问题,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三年前的显卡玩这些游戏是有点老了,但如果你用的是今年才买的GF显卡那就不是它的问题了),出现以上问题时大家最好看看自己硬盘的DMA模式是不是被Windows 系统自行关闭了。查看自己的系统是否打开DMA模式:
1. 双击“管理工具”,然后双击“计算机管理”;
2. 单击“系统工具”,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
3. 展开“IDE ATA/ATAPI 控制器”节点;
4. 双击您的“主要IDE控制器”;
5. 点击“高级设置”。
看到“设备0”,下面的传输模式应设为“DMA(若可用)”,再下面“当前传输模式”,如果是“Ultra DMA Mode *(*为数字,DMA33为2,DMA66为4,DMA100为5、DMA133为6)”,那么你的系统正常,但如果以前你自己设的是“Ultra DMA Mode 6”又没有改动,而现在是“Ultra DMA Mode 4”或“Ultra DMA Mode 2”更或者是“PIO 模式”而且改不过来!可能就是系统自行关闭了DMA模式了。
分析问题:
好了,先来说说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在Windows 2000/XP/2003中有这样一个设定: Windows IDE/ATAPI 端口驱动程序 (Atapi.sys) 累积收到总共6个超时或循环冗余检验 (CRC) 错误后,驱动程序将把通信速度(传送模式)从最快的直接内存访问 (DMA) 模式分步骤降为较慢的 DMA 模式。如果驱动程序继续收到超时或 CRC 错误,则驱动程序最终将把传送模式降为最慢的模式(PIO 模式)。 问题就在这里!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硬盘很少会有超时或循环冗余检验 (CRC) 错误,但是当我们使用这些系统里的挂起(也有叫休眠)并恢复计算机后就很容易造成超时或循环冗余检验 (CRC) 错误。因为系统设定的超时值为4秒,当系统向 ATA 磁盘发出读取请求时如果硬盘回应时间超过 4 秒的超时值时才会产生超时或循环冗余检验 (CRC) 错误,但因为系统在挂起(也有叫休眠)时硬盘是在停转状态中,恢复计算机时硬盘有个从停止到运动的过程,这就很容
|
阅读全文(146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端口、木马、安全和扫描应用知识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端口、木马、安全和扫描应用知识
谈起端口和木马都是老生常谈了,但即使是常谈还有很多人的计算机被“冲击波”冲过之后又被“震荡波”狠狠地震了一下,看来很有必要再谈谈老话题,免得再被什么波温柔地扫过。其实说这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的上网安全。 一、 端口 一)、端口的一般含义 说到端口,这确实是个老话题,但一切都是从它开始的,不得不说。何谓端口,打个比方,你住在一座房子里,想让别人来拜访你,得在房子上开个大门,你养了个可爱的小猫,为了它的进出,专门给它修了个小门,为了到后花园,又开了个后门……所有这些为了进到这所房子里而开的门叫端口,这些为了别人进来而开的端口称它为“服务端口”。 你要拜访一个叫张三的人,张三家应该开了个允许你来的门--服务端口,否则将被拒之门外。去时,首先你在家开个“门”,然后通过这个“门”径直走进张三家的大门。为了访问别人而在自己的房子开的“门”,称为“客户端口”。它是随机开的而且是主动打开的,访问完就自行关闭了。它和服务端口性质是不一样的,服务端口是开了个门等着别人来访问,而客户端口是主动打开一个门去打开别人的门,这点一定要清楚。 下面从专业的角度再简单解释一下端口的概念。联网的计算机要能相互通信必须用同一种协议,协议就是计算机通信的语言,计算机之间必须说一种语言才能彼此通信,Internet的通用语言是TCP/TP,它是一组协议,它规定在网络的第四层运输层有两种协议TCP、UDP。端口就是这两个协议打开的,端口分为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源端口是本机打开的,目的端口是正在和本机通信的另一台计算机的端口,源端口分主动打开的客户端口和被动连接的服务端口两种。在Internet中,你访问一个网站时就是在本机开个端口去连网站服务器的一个端口,别人访问你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计算机的通讯就像互相串门一样,从这个门走进哪个门。 当装好系统后默认就开了很多“服务端口”。如何知道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开了那些端口呢?这就是下面要说的。 二)、查看端口的方法 1、命令方式 下面以Windows XP为例看看新安装的系统都开了那些端口,也就是说都预留了那些门,不借助任何工具来查看端口的命令是netstat,方法如下: a、在“开始”的“运行”处键入cmd,回车 b、在dos命令界面,键入netstat -na,图2显示的就是打开的服务端口,其中Proto代表协议,该图中可以看出有TCP和UDP两种协议。Local Address代表本机地址,该地址冒号后的数字就是开放的端口号。Foreign Address代表远程地址,如果和其它机器正在通信,显示的就是对方的地址,State代表状态,显示的LISTENING表示处于侦听状态,就是说该端口是开放的,等待连接,但还没有被连接。就像你房子的门已经敞开了,但
|
阅读全文(280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电脑不能正常关机怎么回事? |
电脑不能正常关机怎么回事?
电脑关机时关不住,只能最后用手按住关机键才能关闭,这是怎么回事?在windows系统中的确常常出现自动关机失败的情况,下面来讲讲具体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1、系统文件中自动程序有所缺陷。为了确认是否是这个原因所致,可以作如下实验。在开始运行中输入:rundll32user.exe,exitwindows 看看能否正常关机。如果在这个命令下可以正常关机,表示自动程序可能有某种缺陷,如果使用的是win98系统,请运行一下sfc程序,检查一下系统文件的完整性和修补文件。如果采用其它系统,如winme,2000,xp,也可在相应的项目中完成文件修补。如果修补文件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重新安装一下系统。而运行rundll32user.exe,exitwindows也不能正常关机,则可能是操作系统中某些程序有缺陷,处理办法仍是修补系统或重新安装系统。
2、病毒和某些有缺陷的程序或者系统任务有可能造成关机失败。首选查杀病毒,在关机之前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由于有程序是系统启动时加载的,因此可删除启动组中的所有程序,运行msconfig程序到启动组中,去掉所有程序,以便看看有无影响关机的程序。
3、外设和驱动程序兼容性不好,不能响应快速关机。可运行msconfig,在常规标签页中选择高级,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禁用快速关机。如果怀疑 外设有故障,也可以逐个卸载外设进行检查,以便找到有影响的外设。
4、如果设置了在关闭windows时使用声音文件,当该文件损坏,也能造成关机失败,请在控制面板中声音事件中选择”退出windows“,把声音设为无。
5、在win98自动关闭时将显示”现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这个内容是由windows目录下的"logos.sys"文件完成的,如果这个文件损坏,也能造成不能关机,解决办法,恢复该文件。
6、安装winxp后不能自动关机,如果排除了上述各种原因后,有可能是其控制面板中的电源选项设置不正确,请检查你的设置,保证ACPI和APM能够正常工作。也有的主板系统bios中的APM和winxp之间不兼容,因为不能自动关机。选择关机却变成重新启动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手动关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升级主板的系统bios,采用新的版本。
|
阅读全文(174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用命令检查电脑是否被安装木马 |
用命令检查电脑是否被安装木马
检测网络连接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计算机上被别人安装了木马,或者是中了病毒,但是手里没有完善的工具来检测是不是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网络命令来看看谁在连接你的计算机。具体的命令格式是:netstat -an这个命令能看到所有和本地计算机建立连接的IP,它包含四个部分——proto(连接方式)、local address(本地连接地址)、foreign address(和本地建立连接的地址)、state(当前端口状态)。通过这个命令的详细信息,我们就可以完全监控计算机上的连接,从而达到控制计算机的目的。
禁用不明服务
很多朋友在某天系统重新启动后会发现计算机速度变慢了,不管怎么优化都慢,用杀毒软件也查不出问题,这个时候很可能是别人通过入侵你的计算机后给你开放了特别的某种服务,比如IIS信息服务等,这样你的杀毒软件是查不出来的。但是别急,可以通过"net start"来查看系统中究竟有什么服务在开启,如果发现了不是自己开放的服务,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禁用这个服务了。方法就是直接输入"net start"来查看服务,再用"net stop server"来禁止服务。
轻松检查账户
很长一段时间,恶意的攻击者非常喜欢使用克隆账号的方法来控制你的计算机。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激活一个系统中的默认账户,但这个账户是不经常用的,然后使用工具把这个账户提升到管理员权限,从表面上看来这个账户还是和原来一样,但是这个克隆的账户却是系统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恶意的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个账户任意地控制你的计算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对账户进行检测。
首先在命令行下输入net user,查看计算机上有些什么用户,然后再使用"net user+用户名"查看这个用户是属于什么权限的,一般除了Administrator是administrators组的,其他都不是!如果你发现一个系统内置的用户是属于administrators组的,那几乎肯定你被入侵了,而且别人在你的计算机上克隆了账户。快使用"net user用户名/del"来删掉这个用户吧!
|
阅读全文(5621)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显示器显示延迟故障的排除 |
显示器显示延迟故障的排除
故障现象:笔者家里的“老爷机”配有冠捷4V/E型号的14英寸CRT显示器,前一段时间出现开机后过一会儿才能看到显示画面的故障,可是近来延迟到十几分钟后才能看到画面。这样的旧彩显到专业维修点去修估计也要花费几十元钱,可是把它丢掉换新的又觉得太可惜了,虽然维修显示器有一定的危险,但是笔者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最后还是决定DIY一下。
故障检修:拆开后盖,发现显像管和电路板上面有不少的灰尘,是不是它们在作怪呀?笔者决定做一下除尘和除潮工作,不过要先进行高压放电,笔者找了一段闭路电视线,把两端的绝缘层各去掉了一段露出芯线,一端弯成钩状挂在电路板的绝对地线上,把另一端暴露的芯线插入高压帽下,只听“啪”的一声。放电后笔者找了一个软笔刷对电路板和显像管上的灰尘进行了清理,然后又用电吹风进行了除潮,可是开机试用时故障依旧,在笔者检修摸不到头绪时,突然想起两年前学校里的一台KONKA(康佳)T2986X型彩电也出现过同样的故障,当时康佳的维修人员说是显像管的管座漏电引起的,维修人员给它换了一个同型号的管座后故障果然排除了。据笔者所知电脑的CRT显示器与普通CRT管彩电的技术相似,只是比彩电少了一个高频通道,其他的电路原理基本相同,那么这台显示器显示延迟故障可能也是因为管座漏电引起的,分析到这里,笔者决定换一个管座试一试。显像管的尾部用一个与绝对地线相连的金属盒罩着,尾部的电路板焊在金属盒上,管座是焊在这块电路板上的,笔者焊下金属盒后,小心地朝水平方向向后拨下这块电路板(向后拨出时可能要费一些力气,但是千万不能左右扭动,以防CRT管尾部断裂),并从电路板上焊下了管座,这是一个标注有5792/GZS10-2-8型字样的管座。笔者到电子城购买了一个同样型号的管座把它换到了电路板上,又找了一块细砂布把尾部凸出外露的9根管脚全部擦拭了一遍,最后将管座、电路板和金属盒一并装了回去。合上显示器后盖并与主机连接好后,开机发现显示信号立即出现,故障排除了,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提示:这次显示信息延迟的故障应该是管座漏电所致,显像管管座之所以漏电,可能是管座老化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受潮或者其他原因出现了管脚和管座内部氧化现象造成的。这就需要在平时使用电脑时要注意一些事项,要保持环境的湿度适中;开机运行期间不要在显示器上部覆盖任何东西影响散热;不用时要用罩布盖好以防灰尘;放置时显示器后部要距离墙壁10厘米以上并要避免强光直射显示屏等等。如果平时使用时不注意就会加快显示器内部元件的老化直接影响它的使用寿命。
|
阅读全文(319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病毒杀不掉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
病毒杀不掉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如今网络上病毒肆虐,让电脑用户在应付病毒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当你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时,是否遇到查出了病毒,但是杀不掉的情况,原因何在?该如何处理呢?以下笔者对此略作介绍。
●系统还原文件
restore文件夹是Windows Me/XP系统特有的系统还原文件夹,隐藏在该文件夹中的病毒是不能直接清除的。当然这些病毒也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要清除这些病毒,可以关闭Windows系统的“系统还原”功能,清理系统还原点,或者直接删除_restore文件夹的内容。
●疑似电脑病毒
有时杀毒软件会出现提示:unknown.com.tsr.virus。该提示中,unknown是“不明的”意思,tsr是内存驻留的意思,本信息一般提示的是纯DOS环境下的可执行文件,表明杀毒软件在该文件中发现了可疑代码,类似病毒,但是没有确定是什么病毒。
如果疑似病毒提示涉及Type-Win32代码,则表示可疑的32位代码的意思,是指Windows环境下可疑的可执行代码。对于疑似病毒,可以直接删除该文件,或者将这些“疑似”的病毒文件发送给反病毒软件公司,请求帮助。
●ex_文件感染病毒
以.ex_为扩展名称的文件是软件安装程序的部分文件,其中的病毒不能直接清除。只有在软件完全安装成功后,方可清除。这有点类似于在COPY文件时发现了病毒的处理方法。
●在DOS下清除病毒
对于在引导区发现的病毒,如POLYBOOT/WYX.b病毒,请使用干净的系统盘启动系统到DOS,然后在DOS下杀毒即可清除。如果可感染引导区的病毒存在于文件中,可以直接删除该文件。
●系统初始文件中引用病毒
杀毒时出现如下提示:
C:\Windows\brasil.pif worm.win32.opasoft.a病毒 已删除 C:\Windows\instit.bat worm.win32.opasoft.a病毒 已删除 C:\Windows\alevir.exe worm.win32.opasoft.a病毒 已删除 C:\Windows\marco.scr worm.win32.opasoft.a病毒 已删除 C:\Windows\SCRSVR.exe worm.win32.opasoft.a病毒 已删除
杀毒后,重启动电脑时出现很多找不到文件的信息,而且再次杀毒时提示依旧,病毒还是存在。这些顽固病毒的引用应该是在win.ini文件中,请单击“开始
|
阅读全文(323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电脑经常自动重启的可能原因 |
电脑经常自动重启的可能原因
一、软件
1.病毒破坏
自从有了计算机以后不久,计算机病毒也应运而生。当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信息大动脉后,病毒的传播更加方便,所以也时不时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正常工作。比较典型的就是前一段时间对全球计算机造成严重破坏的“冲击波”病毒,发作时还会提示系统将在60秒后自动启动。其实,早在DOS时代就有不少病毒能够自动重启你的计算机。
对于是否属于病毒破坏,我们可以使用最新版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一般都会发现病毒存在。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当你上网时被人恶意侵入了你的计算机,并放置了木马程序。这样对方能够从远程控制你计算机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包括让你的计算机重新启动。对于有些木马,不容易清除,最好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2.系统文件损坏
当系统文件被破坏时,如Win2K下的KERNEL32.DLL,Win98FONTS目录下面的字体等系统运行时基本的文件被破坏,系统在启动时会因此无法完成初始化而强迫重新启动。你可以做个试验,把WIN98目录下的字库“FONTS”改名试一试。当你再次开机时,我们的计算机就会不断的重复启动。
对于这种故障,因为无法进入正常的桌面,只能覆盖安装或重新安装。
3.定时软件或计划任务软件起作用
如果你在“计划任务栏”里设置了重新启动或加载某些工作程序时,当定时时刻到来时,计算机也会再次启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打开“启动”项,检查里面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执行文件或其他定时工作程序,将其屏蔽后再开机检查。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运行”里面直接输入“Msconfig”命令选择启动项。
二、硬件
1.市电电压不稳
一般家用计算机的开关电源工作电压范围为170V-240V,当市电电压低于170V时,计算机就会自动重启或关机。因为市电电压的波动我们有时感觉不到,所以就会误认为计算机莫名其妙的自动重启了。
解决方法:对于经常性供电不稳的地区,我们可以购置UPS电源或130-260V的宽幅开关电源来保证计算机稳定工作。
2.插排或电源插座的质量差,接触不良
市面上的电源插排多数质量不好,内部的接点都是采用手工焊接,并且常采用酸性助焊剂,这样容易导致在以后的使用中焊点氧化引起断路或者火线和零线之间漏电。因为手工焊接,同时因为采用的磷黄铜片弹性差,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容易失去弹性,致使与主机或显示器的电源插头接触不良而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在长时间工作时就会大量发热而导致虚接,这时就会表现为主机重新启动或显示器黑屏闪烁。
还有一个可能是我们家里使用的墙壁插座,多数墙壁插座的安装都不是使用专业人员,所以插座内部的接线非常的不标准,特别这些插座如果我们经常使用大功率的电暖器时就很容易导致内部发热氧化虚接而形成间歇性的断电,引起计算机重启或显示器眨眼现象。
解决方法:
① 不要图省钱而购买价廉不物美的电源排插,购买一些名牌的电源插排,因为其内部都是机器自动安装压接的,没有采用手工焊接。
② 对于是否属于墙壁插座内部虚接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主机换一个墙壁插座试一试,看是否存在同样的自动重启问题
|
阅读全文(173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八招把电脑里的文件管理起来 |
八招把电脑里的文件管理起来
成堆的有用无用的纸、杂乱无章的书籍和办公用品散落在各处,这就是我们办公桌上的一般情形。在电脑的内部,在电脑的桌面上,在“资源管理器”中,也同样充斥着无序与混乱。这种虚拟的混乱极大地影响了电脑的性能和我们办公的效率,当许多人面临这个问题时,认为硬盘空间又不够了,电脑性能又不跟不上了,需要再换一台新的电脑了。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坐下来,好好花时间将电脑里的文件真正管理起来,会为自己日后省下更多的时间。
文件管理的真谛在于方便保存和迅速提取,所有的文件将通过文件夹分类被很好地组织起来,放在你最能方便找到的地方。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分类管理,从硬盘分区开始到每一个文件夹的建立,我们都要按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分为大大小小、多个层级的文件夹,建立合理的文件保存架构。此外所有的文件、文件夹,都要规范化地命名,并放入最合适的文件夹中。这样,当我们需要什么文件时,就知道到哪里去寻找。这种方法,对于相当数量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他们习惯了随手存放文件和辛苦、茫无头绪地查找文件。下面,我们将帮你制订一套分类管理的原则,并敦促您养成好的文件管理习惯。以下是我们总结出的一些基本技巧,这些技巧并不是教条,可能并不适合你,但无论如何你必须要有自己的规则,并坚持下来,形成习惯。
第一招 发挥我的文档的作用
有很多理由让我们好好地利用“我的文档”,它能方便地在桌面上、开始菜单、资源管理器、保存/打开窗口中找到,有利于我们方便而快捷地打开、保存文件。我们可以利用“我的文档”中已有的目录,也可以创建自己的目录,将经常需要访问的文件存储在这里。至于“我的文档”存储在C盘,在重装系统时可能会误删除的问题,可以在非系统盘建立一个目录,然后右击桌面上的“我的文档”,选择“属性”。在弹出的“我的文档 属性”窗口中,单击目标文件夹下的“移动”按钮,然后在新的窗口中指定我们刚创建的文件夹。重装系统后再次执行以上操作,再重新指向此文件夹即可,即安全又便捷。
小提示
如果你使用Windows 2000/XP,则移动“我的文档”文件夹时,其下的所有文件会自动移过去,但如果你使用Windows 9x,则需要手工将C:\My Documents下的所有文件手工移到新指定的文件夹中,否则可能会丢失数据。
第二招 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文件夹结构
文件夹是文件管理系统的骨架,对文件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文件夹结构,需要首先对自己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工作和生活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有所不同,接受的信息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分析自己的信息类别是建立结构的前提。比如,有相当多的IT自由撰稿人和编辑就是以软件、硬件的类别建立文件夹;而很多老师,就是以自己的工作内容比如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建立文件夹。
同类的文件名字可用相同字母前缀的文件来命名,同类的文件最
|
阅读全文(142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