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499501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计算机应用][收藏]WinXP八种启动模式详解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WinXP八种启动模式详解 在系统启动Windows XP时按F8键,屏幕上就会显示Windows XP启动的高级选项菜单,通过这些选项可选择不同的模式启动Windows XP。下面将这些选项的含义介绍给大家。 1. 安全模式:选用安全模式启动Windows XP时,系统只调用一些最基本的文件和驱动程序,只使用少量设备,且不加载启动组中的任何内容;启动后不能与网络接通,许多设备也不能正常使用(Windows XP的安全模式下可以使用光驱)。这种模式有助于诊断系统产生的问题所在,如果新添加的设备或对驱动程序进行更改后系统有问题就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将出现问题的设备删除,然后再安装。如果安全模式下不能解决问题,则多半需要重新使用安装光盘来修复系统。 2. 带网络连接的安全模式:这种模式使用基本文件和驱动程序,与“安全模式”相比,它还要加载网络驱动程序,它的主要作用与安全模式基本相同,但是它不支持用PCMCIA卡(一种遵循个人计算机内存卡国际协会规范的可移动插卡)联网。如果计算机已经接入网络,且用安全模式启动时没有检测到任何错误,则可能是网卡出错,用此模式可以发现一些在安全模式下隐藏的问题。 3. 命令行提示符的安全模式:使用基本的文件和驱动程序启动Windows ,启动后进入命令提示窗口。注意该模式下将不会出现桌面和开始菜单,如果不小心关闭了该DOS窗口,则关机只能通过按“Ctrl+Alt+DEL”来打开“Windows 任务管理器”,然后从它的“关机”菜单下选择;或者在任务管理器中加载新任务explorer.exe可以出现桌面和开始菜单,然后可以像正常模式一样关机。 4. 启用启动日志:引导Windows 并将系统正常加载和没有正常加载的程序记录到文件中(文件的名称是ntbtlog.txt,位于Windows XP的安装目录winnt下),通过这个日志文件可以分析系统启动时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5. 启用VGA模式:使用标准VGA驱动程序来引导Windows ,如果在安装了新的显示驱动程序后导致Windows 出现错误,则可以进入该模式,然后将错误的驱动程序删除后再安装其它驱动程序。该模式常用于解决因显卡驱动错误造成系统启动异常的问题。 实际上,在“安全模式”、“网络安全模式”、“命令提示符安全模式”下都使用标准VGA驱动程序。 6. 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系统出现问题后(比如新添的驱动程序与硬件不一致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使用“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来启动Windows 一般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如果因为系统文件丢失或损坏而出现的系统问题,它是不能解决的(这种情况可以进入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后点击“展开文件”提取相应文件
|
阅读全文(293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DDR和DDR2的区别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DDR和DDR2的区别
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部分初学者也常看到DDR SDRAM,就认为是SDRAM。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内存可以在与SDRAM相同的总线频率下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与SDRAM相比:DDR运用了更先进的同步电路,使指定地址、数据的输送和输出主要步骤既独立执行,又保持与CPU完全同步;DDR使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提供一个数据滤波信号)技术,当数据有效时,存储控制器可使用这个数据滤波信号来精确定位数据,每16次输出一次,并重新同步来自不同存储器模块的数据。DDL本质上不需要提高时钟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它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读出数据,因而其速度是标准SDRA的两倍。
从外形体积上DDR与SDRAM相比差别并不大,他们具有同样的尺寸和同样的针脚距离。但DDR为184针脚,比SDRAM多出了16个针脚,主要包含了新的控制、时钟、电源和接地等信号。DDR内存采用的是支持2.5V电压的SSTL2标准,而不是SDRAM使用的3.3V电压的LVTTL标准。
DDR2内存起始频率从DDR内存最高标准频率400Mhz开始,现已定义可以生产的频率支持到533Mhz到667Mhz,标准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分别是200/266/333MHz,工作电压为1.8V。DDR2采用全新定义的240 PIN DIMM接口标准,完全不兼容于DDR的184PIN DIMM接口标准。
DDR2和DDR一样,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DDR2内存可进行4bit预读取。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2BIT预读取,这就意味着,DDR2拥有两倍于DDR的预读系统命令数据的能力,因此,DDR2则简单的获得两倍于DDR的完整的数据传输能力。
DDR2内存技术最大的突破点其实不在于所谓的两倍于DDR的传输能力,而是,在采用更低发热量,更低功耗的情况下,反
|
阅读全文(280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1.编辑用户变量 Temp :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Tmp :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2.重新设置IE的临时文件目录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Internet 临时文件,也可以设置到其它目录,如:G:\
|
阅读全文(15389) | 回复(3)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让未存储的Word文档起死回生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让未存储的Word文档起死回生
大家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形,那就是当Word打到一半的时候,此时电脑当机了 ,如果之前没有存档 ,那文档就丢失了。之前的辛苦和努力付之东流。那时真是欲哭无泪,所以在此告诉大家一个小秘方。 当电脑当机时,Word中来不及存档的档案,系统会将他会暂时存放在C:\Window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Word的隐藏文件夹里,所以重开机时只要到上述的地方 ,找到文件名为 → XXX.asd 之类的这就是你刚辛苦打的文件了,再把扩展名改为XXX.doc ,就可以找回刚刚原来辛苦打的文件了。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160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妙用shift键 |
妙用shift键
一 当你用QQ和别人聊天时,是不是有时信息发送的特别慢呀,不要紧,只要你发信息时按shift 键信息就会很快的发送出去的! 二 当你面对一大堆窗口,却要一个一个把它们关掉时。是不是很烦啊。只要你按shift 键在单击关闭按扭,所有的与之相关的父窗口就都会被关掉
三 在输入大小写字母时,按shift 键,就可以改变其大小写!
四 当安装了某个新软件,有时要从新启动计算机才有用,只要先按shift 键,就可以跳过计算机的自检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這個只適用於windows 95及98﹚
五 选择文件时,先按shift 键,在选最后一个文件,可以选中一大批。
六 删除文件时,按shift 键可以直接删除。不经过回收站。
七 放光碟时,连按数下shift 键,可以跳过自动播放!
八 按shift 键+F10可以代替鼠标右键。
九 打开文件时,如果你不想用默认方式打开,按shift 键,在单击右键,在右边的菜单上就多出了打开方式下面的你就自己去做吧!
十 按shift 键,点击超级连接,可以打开新窗口。
十一 开机后按住shift可以阻止启动菜单中的程序运行
|
阅读全文(143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智能ABC的笔形输入法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智能ABC的笔形输入法
在使用智能ABC输入法时遇到不会发音的汉字时,除了查字典外,用什么方法能输入这个汉字? 在不会汉语拼音,或者不知道某字的读音时,智能ABC输入法照样可以发挥作用,你可以使用智能ABC输入法中提供的笔形输入法。智能ABC笔形输入法把所有汉字的基本部件归纳为横(提)、竖、撇、点(捺)、折(竖弯钩)、弯、叉、方八种基本笔形,分别用键盘上的1~8这八个数字键为代码进行输入,你只要按照该输入法帮助系统中提供的一个简易代码表和输入法则进行输入即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系统默认这种输入方式没有打开,如果要使用这种笔形输入法,你需要按如下方法进行设置:在智能ABC输入条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设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笔形输入”复选框,确认即可。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2457)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WinXP英文版-集成sp2安装 |
WinXP英文版-集成sp2安装
喜欢WinXP英文版的下把。。。
我亲自试过了。。。。可以下载。。
579.12MB =600) window.open('http://www.dhghost.cn/attachment/Type_jpg/11_201724_ee070757cf6af96.jpg');" src="http://www.dhghost.cn/attachment/Type_jpg/11_201724_ee070757cf6af96.jpg" onload="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border=0>
WinXP英文版-集成sp2安装
序列号:2QQ6J-HGXY3-VGH23-HYQDC-BYR2D
迅雷下载。。。。。 下载地址1:http://www.wzlu.com/soft/download.asp?softid=533&down=0 下载地址2:http://www.wzlu.com/soft/download.asp?softid=533&down=1 下载地址3:http://www.wzlu.com/soft/download.asp?softid=533&down=2
|
阅读全文(167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网络术语大扫盲  |
网络术语大扫盲
一、论坛日常用语: 1、BBS:①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指电子公告板系统,国内统称论坛。②波霸,Big-Breasted Sister的缩写。 2、版主:版主,也可写作板猪、斑竹。由于拼音输入造成的美妙谐音。副版主叫“板斧”。 3、马甲:注册会员又注册了其他的名字,这些名字统称为马甲,与马甲相对的是主ID。 4、菜鸟: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与之相对的就是老鸟。 5、大虾:“大侠”的通假,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或者某一方面(如电脑技术,或者文章水平)特别高超的人,一般人缘声誉较好才会得到如此称呼。 6、灌水:原指在论坛发表的没什么阅读价值的帖子,现在习惯上会把绝大多数发帖、回帖统称为“灌水”,不含贬义。 7、纯净水:无任何实质内容的灌水,也说水蒸气。 8、水手:喜欢灌水的人。级别高的也称水桶、水鬼、水仙。指女性灌水狂人时,还有个特定称呼:水母。 9、潜水: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 10、打铁:写帖子,一般指有点儿重量的帖子。 11、拍砖:对某人某帖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和理解的帖子。 12、刷屏:打开一个论坛,所有的主题帖都是同一个ID发的。 13、扫楼:也叫刷墙,打开一个论坛,所有主题帖的最后一个回复都是同一个ID的。 14、楼主:发主题帖的人。 15、盖楼:回同一个主题帖,一般粉丝比较喜欢盖楼。 16、楼上的:比你先一步回复同一个主题帖的人,与之相对的是“楼下的”。 17、几楼的:除楼主外,所有回复帖子的人,依次可称为“2楼的”、“3楼的”…… 18、沙发:SF,第一个回帖的人。后来,坐不到沙发的人,声称自己坐了“床”或楼主的“大腿”~ 19、椅子:第二个回帖的人。 20、板凳:第三个回帖的人。 21、地板:连板凳都没得坐的人。 22、顶:一般论坛里的帖子一旦有人回复,就到主题列表的最上面去了。这个回复的动作叫做“顶”,与“顶”相对的是“沉”。 23、走召弓虽:超强,通常用于回帖时表示对主题帖的膜拜。 24、汗:表示惭愧、无可奈何之意。衍生词有:暴汗、大汗、汗死、瀑布汗、暴雨梨花汗等。 25、倒:晕倒,表示对某帖某人或某现实很惊异。 26、寒:对某帖某人或某现象感到浑身发冷。 27、抓狂:形容自己受不了某人某帖的刺激而行为失常,处于暴走状态中。 28、踩一脚:也称踢一脚、留个爪子印等,都是跟帖之意。 29、路过:不想认真回帖,但又想拿回帖的分数或经验值。与之相对的字眼还有:顶、默、灌水、无语、飘过、路过等。 30、闪:离开。 31、匿鸟:隐身了。“匿”作“藏匿”讲;“了”是多音字,在句尾本该读“LE”,有人喜欢误读“LIAO”,遂谐音为“鸟”。 32、找抽帖:楼主发的帖子内容特别找抽,让绝大多数人都不待见,也称找砖帖。 33、火星帖:很久以前已经被无数人看过转过的旧帖,转火星帖的人被称为火星人。通常回帖会这样说:楼主还是快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滴。(来自周星星《少林足球》) 34、恐龙: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含贬义。与之相对的是
|
阅读全文(2018)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不太为人知的ESC键妙用法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不太为人知的ESC键妙用法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位于键盘左上方的ESC键并不常用,但你知道吗?其实借助ESC键还能实现不少快捷操作哦!
1.上网时,如果点错了某个网址,直接按ESC键即可停止打开当前网页。
2.上网时总免不了要填写一些用户名什么的,如果填错了,按ESC键即可清除所有的框内内容;而打字时,如果打错了也可以按ESC键来清除错误的选字框。
3.除了“Ctrl+Alt+Del”组合键可以调出windows任务管理器外,按下“Ctrl+Shift+Esc”组合键一样能启动任务管理器。 4.当某个程序不处于活动状态而我们又想将其恢复为活动状态时,按“Alt+Esc”键即可激活该应用程序,而不必用鼠标点击程序标题栏。
5.对于存在“取消”选项的弹出窗口而言,如果你要选择取消的话,直接按ESC键即可实现“取消”操作。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134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优盘落水后的处理方法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优盘落水后的处理方法!
优盘由于其体积小、容量大的特性,受到了时尚一族的青睐,但是如果一不小心将优盘掉进水里,那该怎么办?
●不正确的做法
有人讲到因为优盘不带电,所以浸泡在水里不会发生短路,如能正确脱水一般不影响使用。有人就利用电吹风强行烘干的做法处理落水优,但这是切不可取的,因为:
|
阅读全文(176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S-ATA是否一定会比IDE要快?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S-ATA是否一定会比IDE要快?
S-ATA就一定比IDE要快?这个问题早在当初串口硬盘推出之时,就引发过很大的争论。在当时的实际测试当中,S-ATA硬盘的读写性能跟IDE硬盘相差非常小,这跟主板南桥芯片设计不完善、S-ATA驱动不成熟,以及硬盘S-ATA控制芯片连接方式(原生与桥接)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到了2007年,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成为问题,因为新上市的一批单碟160G/250G的S-ATA2接口硬盘,性能上面可以说是秒杀了IDE硬盘,读写速率分分钟可以达到90MB/S。
正是有了硬盘作为参考对象,很多不太懂DIY的电脑用户,在看了厂商的宣传广告之后,都以为在相同倍速的前提下,S-ATA接口的DVD刻录机,就铁定比IDE接口的DVD刻录机要快,并且还是快很多。也许当他们把串口DVD刻录机买回家试用之后,觉得其读盘和刻盘速度都是挺快的。然而,实际情况也许就不是他们想到的那样理所当然。
IDE接口一般可以提供100Mb/S的数据传输率,对应ATA133的硬盘可以达到133Mb/S。标准SATA接口可以提供150MB/s的数据传输率,支持2.0规范的S-ATA接口更加可以达到300MB/s。但是,针对DVD刻录机的写入功能,即使是目前最快的20X机型,其最高写入速率只有26MB/s。由此可见,就算是使用目前看来已经比较落后的IDE接口,也可以完全满足DVD刻录机的数据传送要求。
另外,当前市场上有售的串口DVD刻录机,特别是一些低价机型,往往会使用桥接的主控芯片,而不是原生的主控芯片。这个配置上面的变化,也明显影响到串口DVD刻录机的读写性能。目前从各方面的评测来看,S-ATA接口的DVD刻录机,在刻录性能方面并不会比IDE机型快很多。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263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WinXP和Win2003到底有什么区别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WinXP和Win2003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windows2003是用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而xp这是用在客户端较为常用的操作系统。xp是98得接班,2003是2000下一代,这种说法不专业,因为2003在不启动服务器角色的情况下就是xp,下面是具体的差别:
1、看你是什么用户了。如果你是一般的用户,玩电脑的水平不是很高,碰到什么问题一般得请别人来帮你解决的话,在技术上,建议你使用XP或是请别人来帮你安装windows2003。因为windows2003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非常多,很多东西默认是不打开的,在使用中,如果你水平很低的话,可能会发晕。
2、windows2003的设计是专用于服务器的,不过,经过少量的参数调整,能非常好的用于个人娱乐平台。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什么老的硬件,特别是4、5年之前出品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是否兼容。如果你的机器是新购不到一年的,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兼容问题。多数情况下,硬件驱动使用win2k或是winxp下的就好。另外要注意的是,除非特别说明驱动适用于windows2003,否则一定不要加装主板驱动和硬盘驱动。另:如果windows2003本身能正常认识你的硬件,而且能使你的硬件正常使用,最好不要另装驱动,或先镜像备份后再去试。
3、在图象/电影采集、制作上,windows2003似乎有先天不足(或是开发商还没有跟上),很多扫描仪、数码摄像机在windows2003上是无法正常使用的。本人的一台紫光扫描仪和松下的摄像机就不可以。反之,在XP下能很好的使用。
4、XP的多用户管理功能是很差的,差到还不足与windows 2000 server相比,在XP中,无法对一个磁盘、一个目录的访问、读写权进行特别设定,而windows2003就做得非常好。因此,如果你想使用多用户系统、想存放别人不能访问的东西,windows2003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且对于技术稍好的朋友会发现,在受限帐户下使用windows2003,99.99%的病毒、木马、恶意程序对你的机器都不会起作用。(XP也可以使用受限帐户,但是没有windows2003管理功能强)。不过,有一点XP要比windows2003强,那就是XP的多个用户本地同时登录(开始-》注销-》切换用户)至今的win中,也只有XP有这个功能(至于远程登录本人没功夫去试了,呵呵)。
5、专业电脑技术人员或想真正学电脑技术的朋友来说,windows2003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它是真正的Server,很多编程环境、很多数据库管理只有在Server环境下才能真正使用。特别是网络环境、IIS等,由于XP有同时9用户并发联接
|
阅读全文(297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IP地址与域名 |
IP地址与域名
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有成千百万台主机(host),为了区分这些主机,人们给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专门的“地址”作为标识,称为IP地址,它就像您在网上的身份证,要查看自己IP地址可在Windows 9x的系统中单击“开始”→"运行”→敲入“winipcfg”(2000/xp 输入ipconfig )→按回车键。IP是Internet Protocol(国际互联网协议)的缩写。各主机间要进行信息传递必须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每个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bit),分4段,每段8位(1个字节),常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1~254,段与段之间用小数点分隔。每个字节(段)也可以用十六进制或二进制表示。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ID(标识码),即网络ID和宿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对应有一个主机ID。这样把IP地址的4个字节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用来标明具体的网络段,即网络ID;另一部分用来标明具体的节点,即宿主机ID。这样的32位地址又分为五类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D类和E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每个字节是8位)的网络地址和3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7。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16387064台主机,Internet有126个A类地址。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4516台主机,Internet有16256个B类地址。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地址是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ll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有2054512个C类地址。
4.D类地址用于多点播送。
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第一个字节的数字范围为224~239,是多点播送地址,用于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和作为备用。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5.E类地址
以“llll0”开始,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E类地址保留,仅作实验和开发用。
几种用作特殊用途的IP地址
①主机段(即宿主机)ID全部设为“0”的IP地址称之为网络地址,如129.45.0.0就是B类网络地址。
②主机ID部分全设为“1”(即255)的IP地址称之为广播地址,如129.45.255.255就是B类的广播地址。
③网络ID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在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诊断用。如1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8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置“0”表示本地网络。网络ID部分全为“0”和全部为“1
|
阅读全文(257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SATA2和NCQ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SATA2和NCQ
SATA接口从上市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两次更新,目前最新的规范当属SATARev.2.5也就是俗称的SATA 2。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采用这种接口的硬盘产品了,卖家在对其宣传时大多会将重点宣传在高达300MB/s的接口速率。如此速率相比老一代SATA接口而言足足提高了一倍,但请大家注意:实际上新接口产品在性能提升上并没有达到翻倍的效果。硬盘性能主要取决于内部传输机制的提升,目前硬盘内部传输速率还达不到与接口速率等同的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尽管SATA2硬盘的性能有所提升,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优越。
除了在接口速度上的提高外,SATA2还引入了一项提高硬盘性能的技术——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在高负荷下,NCQ技术可以保证硬盘的性能和稳定性。当用户的应用程序发送多条指令到用户的硬盘时,NCQ硬盘可以优化完成这些指令的顺序,从而降低机械负荷,最终达到提升性能、延长硬盘寿命的目的。
正如上面所说,NCQ技术更像是超线程技术,它在单任务中表现不怎么样,但是在多任务环境下可以明显体会到对性能的提升作用,当需要处理的任务比较繁重时,如在高性能工作站、网络服务器、多媒体服务器等工作环境中,NCQ才会真正发挥其作用。当然,在日常的应用中,比如系统启动到文件拷贝,NCQ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经过专业测试,采用NCQ技术的硬盘在性能方面的提升约为7%。
目前市场上SATA2硬盘已经很容易买到,它们也全部采用了NCQ技术。而在主板上,绝大部分的新款主板也同样可以支持NCQ技术。不过,要看主板具体是否支持NCQ,还需要用户进入到BIOS中查看在SATA模式下,主板是否支持AHCI规格,或者是否支持SATA的Native规格。只有主板能够支持AHCI规格或Native规格时,我们才能说主机从硬件角度正式支持NCQ技术,此时SATA硬盘将采用原生方式工作以支持NCQ。
如果我们预先在BIOS中将SATA模式设置为STANDARD?IDE来安装操作系统的话,那么在后期切换到AHCI后将无法进入操作系统,因为系统无法正确识别硬盘。反过来,在AHCI模式下安装操作系统,却可以在BIOS中自由切换AHCI于STANDARD?IDE两种模式,以开启或关闭NCQ功能。另外,启用NCQ功能之前最好确保自己硬盘分区格式为NTFS,因为在FAT32格式下启用NCQ将会导致系统运行缓慢。
目前几乎所有主板的SATA模式在缺省设置下都是STANDARD?IDE,所以很多玩家都已经在该模式下安装了WINDOWS?XP。此时,你不能直接将STANDARD?IDE改成AHCI,否则
|
阅读全文(292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win XP 组策略-应用全过程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Win XP 组策略-应用全过程
对于大部分计算机用户来说,管理计算机基本上是借助某些第三方工具,甚至是自己手工修改注册表来实现。其实Windows XP组策略已经把这些功能集于一体,通过组策略及相关工具完全可以实现我们所需要的功能。
一、组策略基础 1.什么是组策略 注册表是Windows系统中保存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配置的数据库,而随着Windows功能越来越丰富,注册表里的配置项目也越来越多,很多配置都可以自定义设置,但这些配置分布在注册表的各个角落,如果是手工配置,可以想像是多么困难和烦杂。而组策略则将系统重要的配置功能汇集成各种配置模块,供用户直接使用,从而达到方便管理计算机的目的。
其实简单地说,组策略设置就是在修改注册表中的配置。当然,组策略使用了更完善的管理组织方法,可以对各种对象中的设置进行管理和配置,远比手工修改注册表方便、灵活,功能也更加强大。
2.组策略的版本 对于Windows 9X/NT用户来说,都知道“系统策略”的概念,其实组策略就是系统策略的高级扩展,它是自Windows 9X/NT的“系统策略”发展而来的,具有更多的管理模板、更灵活的设置对象及更多的功能,目前主要应用于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中。
早期系统策略的运行机制是通过策略管理模板,定义特定的POL(通常是Config.pol)文件。当用户登录时,它会重写注册表械纳柚弥怠5比唬低巢呗员嗉饕仓С侄缘鼻白⒉岜淼男薷模硗庖仓С至油缂扑慊⒍云渥⒉岜斫猩柚谩?br> 而组策略及其工具,则是对当前注册表进行直接修改。显然,Windows 2000/XP/2003系统的网络功能是其最大的特色之处,所以其网络功能自然是不可少的,因此组策略工具还可以打开网络上的计算机进行配置,甚至可以打开某个Active Directory(活动目录)对象(即站点、域或组织单位)并对其进行设置。这是以前“系统策略编辑器”工具无法做到的。
当然,无论是“系统策略”还是“组策略”,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修改注册表中相应的配置项目,从而达到配置计算机的目的,只是它们的一些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和扩展而已。
3.在Windows XP中运行组策略 在Windows 2000/XP/2003系统中,系统默认已经安装了组策略程序,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运行”选项,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gpedit.msc”并确定,即可运行组策略。
|
阅读全文(304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你知道ADSL的真正速度吗?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你知道ADSL的真正速度吗?
经常使用ADSL的用户,你知道ADSL的真正速度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将问题一步一步展开。
很多用户反映,ADSL下载速率并没有达到标称的512K,通过ADSL接入网络后,下载时会出现一个下载速率指示条,上面显示的下载速率一般为50KByte/s左右!这其实是个换算关系不清引起的误会。
1、512KADSL是什么意思?
512K=512Kbps=512Kbits/s=64Kbytes/s
我想这个换算应该没什么问题。
2、64Kbytes/s意味着什么?
这个64K的真正含义是“个人用户所能独享的最大下载带宽”
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注意过电信ADSL安装的申请表,上面的带宽项目写的是都是不高于512K”,“不高于8M”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拥有最多不超过64K的专有带宽。注意是“不高于”,那么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专有带宽可能小于64K,那有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中国电信的ADSL是运行在ATM上面,ATM到chinanet边缘路由器带宽是155M,每一个边缘路由器可以连接3000用户,如果这些用户同时上网,那么每个用户其实只有50kbit/s的带宽,也就是7Kbytes/s,加上路由器衰减,那么最终可能只有普通modem的速度了。
当然以上只是假想的情况,毕竟3000人同时连在一台边缘路由器上面几乎是不可能的,电信也不会让路由器满负荷连接而使得速度下降如此之巨。
但是,64K是最高专有带宽是毋庸置疑的。
3、那为什么我的512KADSL经常可以达到100K甚至200K以上的下载速度呢?
我们搞清楚了64K是最大专有带宽,但不等于最大带宽,事实上在ADSL拨号时已经分配了实际约等于8Mbps,也就是1Mbytes/s的下载带宽,只不过电信限制了我们的专有带宽最高64K,那么当路由器连接的用户较少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一部分超过专有带宽的共享带宽(显然电信没必要让这些带宽闲置),当然512K速率的ADSL永远不可能通过占用共享带宽达到1M/s的下载速度,因为毕竟总还是有很多人在同时上网,而且电信肯定还有一些平衡负载的机制。
4、ADSL上传速度对下载的影响
TCP/IP规定,每一个封包,都需要有acknowledge讯息的回传,也就是说,传输的资料,需要有一个收到资料的讯息回复,才能决定后面的传输速度,并决定是否重新传输遗失的资料。
|
阅读全文(276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维护电脑小奇招 |
维护电脑小奇招
第一招:清除系统垃圾 轻松流畅上网你是否注意到你的电脑系统磁盘的可用空间正在一天天在减少呢?是不是像老去的猴王一样动作一天比一天迟缓呢? 没错!在Windows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相当多的垃圾文件,包括临时文件(如:*.tmp、*._mp)日志文件(*.log)、临时帮助文件(*.gid)、磁盘检查文件(*.chk)、临时备份文件(如:*.old、*.bak)以及其他临时文件。特别 是如果一段时间不清理IE的临时文件夹“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其中的缓存文件有时会占用上百MB的磁盘空间。这些LJ文件不仅仅浪费了宝贵的磁盘空间,严重时还会使系统运行慢如蜗牛。这点相信你肯定忍受不了吧!所以应及时清理系统的LJ文件的淤塞,保持系统的“苗条”身材,轻松流畅上网!朋友来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快速清除系统垃圾吧!! 下面是步骤很简单就两步! 在桌面上点鼠标右键,选择新建一个“记事本”,把下面的字复制进去,点“另存为”,把文件名定为“清除系统LJ.bat”就完成,记住后缀名一定要是.bat,好ok了!你的垃圾清除器就这样制作成功了!双击它就能很快地清理垃圾文件,大约一分钟不到。 PS. 要复制进去的字是 见下 (红色部分) @echo off echo 正在清除系统垃圾文件,请稍等...... del /f /s /q %systemdrive%\*.tmp del /f /s /q %systemdrive%\*._mp del /f /s /q %systemdrive%\*.log del /f /s /q %systemdrive%\*.gid del /f /s /q %systemdrive%\*.chk del /f /s /q %systemdrive%\*.old del /f /s /q %systemdrive%\recycled\*.* del /f /s /q %windir%\*.bak del /f /s /q %windir%\prefetch\*.* rd /s /q %windir%\temp & md %windir%\temp del /f /q %userprofile%\cookies\*.* del /f /q %userprofile%\recent\*.*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del /f /s /q "%userprofile%\recent\*.*" echo 清除系统LJ完成! echo. & pause <
|
阅读全文(194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笔记本无线上网基本知识介绍 |
笔记本无线上网基本知识介绍
目前无线上网应用最常见有WLAN(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方式和移动通讯(GPRS、CDMA、小灵通等)方式,而其中WLAN更是因为Intel的迅弛战略而越发受到关注。
从IEEE在1997年6月发表的第一个WLAN标准——802.11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标准都鲜为人知,没有公司看好它的发展前景。转机出现在1999年9月,被称为Wi-Fi的802.11b标准横空出世,改变了人们对WLAN的看法,WLAN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802.11b采用了2.4GHz频段,可支持最高11Mbps的接入速率,并能按照无线网络不同的情况,自动变速至5.5Mbps、2Mbps和1Mbps。作为目前最普及、应用最广泛的无线标准,IEEE 802.11b技术的成熟,使得基于该标准网络产品的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无论家庭还是企业用户,无需太多的资金投入既可组建一套完整的无线局域网。但IEEE 802.11b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1Mbps的带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要,只能作为有线网络的一种补充。与802.11b相似的802.11a技术,它采用了5.2GHz的频段,而高达54Mbps数据传输带宽,这也是IEEE 802.11a的真正意义所在,不过由于兼容问题以及频段受限制等问题802.11a的推广面临重重困难。直到802.11g诞生,则为无线网络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是一种混合标准,工作在2.4G频段上,兼容802.11b和802.11a标准,它最高也可以支持54Mbps。
WLAN规范还在继续升级,相应的也是技术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包括速率以及备受关注的无线安全(我国的WAPI协议本意就在提高我国的无线安全,目前研究的新协议主要也是针对安全)问题。根据IEEE的最新消息,更高技术层次的802.11e和802.11i即将在不久之后被确认为正式标准。
此外,蓝牙(BlueTooth)也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对于IEEE 802.11来说,它的出现不是为了竞争而是相互补充。蓝牙比IEEE 802.11更具备良好的移动性。此外,蓝牙还有着成本低、体积小,适用于多种设备的安装等优点。 WLAN虽然很诱人,也绝对是未来的主流,但目前由于发展还不是太充分,于是WLAN无线上网必须的无线“热点”还不是很多,WLAN信号的覆盖还不够广,限制了大家通过WLAN无线上网的自由,而其“移动性”也比较差。于是移动通讯方式成为了很多人无线上网的首选,它们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中国移动推出了基于GSM网络的GPRS上网,中国联通推出了基于CDMA网络的CDMA1X,中国电信也不甘落后,推出了能够上网的小灵通。
GPRS网络属于2.5G网络,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相比,移动的网络在信号覆盖上面略胜一筹,GPRS网络亦是如此,在一些小县城、村庄里都有比较好的表现。但是相对其他的无线网络,GPRS的速度不是非常尽如人意,跟过去的56K拨号上网差不多,浏览网页、QQ聊天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并不适合长时间的下载文件。
CDMA1X网络与GPRS一样同属于第2.5代无线通信网络。与GPRS等其他广域无线上网相比,速度的表现是最好
|
阅读全文(345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家用路由器设置方法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家用路由器设置方法 随着网络发展越来越快,家用网络设备也正在逐步的被大家所认识与接受。网络技术正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家用网络产品也从最早以前的猫、集线器、交换机,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宽带路由器。家用路由器是为满足家庭上网和小型企业办公的的需要而设计,允许多台计算机共享一条宽带线路上网。虽说现在宽带路由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是还是有很多用户对于路由器设置不是很明了,那么我们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家用路由基本设置
1,通常还内嵌了4 口10/100M交换机,安装非常简单。当你申请了宽带线路上网后,ISP会为你安装好线路,你只需将进来的线路(将网线或ADSLMODEM的LAN口)连接至路由器的WAN(广域网)接口,再将路由器的LAN(局域网)接口连接到集线器、交换机或电脑网卡上即可。
2,路由器支持常用的三种设置方式:PPPOE,动态IP,静态IP。路由器通常是基于Web的管理页面,对于那些没有路由器使用经验的用户,产品一般配备了十分详尽的使用说明,可以帮助用户全面了解路由器的使用和配置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设置向导的提示,轻松完成配置。
我们需要向ISP(网络服务运营商)了解相关的参数:如果是静态IP方式,请了解如下参数: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备用DNS服务器。如果是动态IP方式:能够从局端获取IP地址,如果需要手动设置DNS服务器地址,请向ISP咨询。如果是PPPOE方式,请了解如下参数:用户名,密码。
3,在IE或其他浏览器中输入说明书中的路由器地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路由器的控制界面。新买的设备,在说明书中会有地址和用户名密码的说明,按照上面填写就是了,一般的IP地址是192.168.1.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
4,我们再得到准确的参数信息后,进入路由器设置界面后,按照安装向导上的提示,填入相对应的参数后,便可完成设置。一般来说。这时我们就应该可以上网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路由器mac地址的问题,我们只需要找到mac地址克隆选项,选择克隆mac地址,保存后就可以上网。
路由器高级设置
在路由器的应用方面,52硬件网上还有很多设置技巧,虽然都不是很难,但是能对我们的上网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
按需连接:WAN口状态的PPPOE方式,有4项按需连接的选择。按需连接:在有访问数据时自动连接。自动连接:在开机和断线后进行自动连接。定时连接:在指定的时间内自动进行连接。手动连
|
阅读全文(316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硬盘的损伤与工作原理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硬盘的损伤与工作原理
现在的硬盘,无论是IDE还是SCSI,采用的都是"温彻思特“技术,都有以下特点: 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 2、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 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数的任 意排列的小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铁方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轴电机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头:硬盘的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有一个磁头,从最上面开始,从0开始编号。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 触的,但是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采取在盘片的着陆区接触式启停的方式,着陆区不存放任何数据,磁头在此区域启停,不存在损伤任何数据的问题。读取数据 时,盘片高速旋转,由于对磁头运动采取了精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此时磁头处于离盘面数据区0.2---0.5微米高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 磨损,又能可靠的读取数据。
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 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承的工作负荷。硬盘磁头的寻道饲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步进电机,在饲服跟踪的调节 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盘工作时不要有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心轻放。
原理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头和数据区是不会有接触的,所以不存在磨损的问题。
其次,一开机硬盘就处于旋转状态,主轴电机的旋转可以达到4500或者7200转每分钟,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没有关系,只要一通电,它们就在转.它们的磨损也和软件无关。
再次,寻道电机控制下的磁头的运动,是左右来回移动的,而且幅度很小,从盘片的最内层(着陆区)启动,慢慢移动到最外层,再慢慢移动回来,一个磁道再到另一个磁道来寻找数据。不会有什么大规模跳跃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损也是可以忽略不记的。
那么,热量是怎么
|
阅读全文(163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开机后自启动程序很久才出来的解决方法  |
开机后自启动程序很久才出来的解决方法
一、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确定。在打开的系统系统配置程序里,将一些不重要的服务以及启动程序关闭,重启电脑。
二、进入“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取消“自动搜索网络文件夹和打印机”的勾选。
三、在Windows XP启动进入桌面后系统会暂时停滞一段时间,这时启动任何程序都会没有反应,这是因为Windows XP的DHCP Client服务正在为网卡分配IP地址,系统会暂时停滞一段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控制面板→网络连接”里,用鼠标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图标,然后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属性窗口的“常规”选项卡的列表里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一项,然后单击“属性”按钮。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并在“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中分别输入“192.168.0.1”和“255.255.255.0”,最后单击OK退出设置窗口。
开始→设置→网络连接→右击“本地连接”→属性→双击“Internet 协议 (TCP/IP)”→如果IP地址为空的话,点“使用下面的IP地址”指定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可以将IP地址设为192.168.0.X(X为1-255之间任一值),子网掩码可设为255.255.255.0→确定→确定。
四、清除预取目录,进入C:\WINDOWS\Prefetch文件夹,将扩展名为pf的文件全部删除,重启
|
阅读全文(4082)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重新认识NTFS的妙处 |
重新认识NTFS的妙处
虽然许多读者都知道NTFS这个名词,但细细深究起来却又似懂非懂,比如:有人认为NTFS对游戏支持不好,它的安全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即使用了似乎也没有什么感觉。本篇文章将给大家一个关于NTFS的满意答案。 一、什么是文件系统和NTFS 首先,需要澄清读者对于文件系统的一些错误理解,经常有这样的说法,“我的硬盘是FAT32格式的”,“C盘是NTFS格式”等,它们的错误在于,NTFS或是FAT32并不是格式,而是管理文件的系统,其次刚买回来的硬盘并没有文件系统,必须使用FDISK或Windows 2000/XP的分区工具等对其进行分区并格式化后才会有管理文件的系统,因此文件系统是对应分区的,而不是硬盘,不管是将硬盘分成一个分区,还是几个分区。 举个通俗的比喻,一块硬盘就像一个块空地,文件就像不同的材料,我们首先得在空地上建起仓库(分区),并且指定好(格式化)仓库对材料的管理规范(文件系统),这样才能将材料运进仓库保管。 文件不会受所在分区的文件系统影响,就像同样是汽车轮胎在A仓库可能直接堆在地上,而B仓库则会挂在墙上,仅仅是放置和管理方法不同而已,因此,在NTFS分区和FAT32分区的文件可以随意在分区间移动,内容不会因此产生任何不同。 NTFS的英文全称为“NT File System”,中文意为NT文件系统, 在“我的电脑”中右击“属性”,在弹出窗口中就可以看到文件系统信息)。它随着1996年7月的Windows NT 4.0诞生的,但直到Windows 2000,它才开始在个人用户中间得以推广,跨入了主力分区文件系统的行列。今天,Windows XP/2003和NTFS早已是“如胶似漆”了。 我们知道,当初FAT32文件系统的出现对于FAT16而言,可以说是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但NTFS对FAT32的改进,就必须得用“卓越”来形容了。 NTFS最大分区上限已达到了2TB(1TB=1024GB),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多个版本,Windows NT4.0中的版本为1.2,Windows 2000为3.0,Windows XP为3.1。如果要查看当前NTFS版本号,只要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fsutil fsinfo ntfsinfo c:”(C为分区盘符)即可看到。 小知识 常见文件系统 FAT12:是IBM第一台个人电脑中的MS-DOS 1.0使用的文件系统,主要用于软盘。这种系统限制分区的容量最大为16MB——但这根本算不上问题,因为软盘容量从来没有达到16MB。
FAT16:它被很多操作系统支持,兼容性最好,但分区最大只能到2GB,并且空间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并且由于FAT16文件系统是单用户文件系统,不支持任何安全性及长文件名。 FAT32:是在FAT16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Windows 95 OSR2一起发布,可以被大多数操作系统支持,FAT32比FAT16更有效地利用了硬盘空间,并且最大分区的上限已经达到了32GB,适合一般家庭使用。 ISO9660:CD-ROM的文件系统,不过现在已经延伸出很多新的文件系统,对它的一些缺
|
阅读全文(174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认清路由器的实际带机数量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认清路由器的实际带机数量 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宽带路由器市场在近两年成了新的亮点。宽带和窄带比起来,最主要就是个"快"字,所以大家在选购宽带路由器时,非常关心其性能怎么样,通俗来说就是"快不快"。于是很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宽带路由器性能很好,很快。但许多证据往往是片面的,等你买回去发现性能不足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本文就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一下最近关于宽带路由器的一个热点问题-带机数量。
通常,我们在厂商介绍的性能参数表上都可以看到标称自己的宽带路由器能带200台PC,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宽带路由器好像与标称的值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要视具体的网络应用来定,不过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宽带路由器的实际可带机数量。因为每一个网络繁忙程度大不相同,路由器负载程度也不尽相同。
带机数量证据一
说法:"本路由器带机量为200台。""本路由器最大允许带机量为253台。
误区:这种说法不准确。每一个网络繁忙程度大不相同,网吧里所有人都在埋头上网聊天、游戏,而且几乎所有数据都通过路由器WAN口,所以负载很重。但如果是一个企业网,大部分人都在忙着搞设计、写报告、做计划,同一时间只有小部分人在用网络,而且大部分数据都是在企业网内部流动,所以路由器负载很轻。在一个200台PC的企业网性能够用的路由器,放到网吧往往可能连50台PC都带不动。估算一个网络每台PC的平均数据流量也是不能做到精确的。这就象食堂人员做饭,只能估计平均每人吃四两,这一锅四斤大概够10人吃,但很可能有一天大家做了运动,胃口出奇地好,一锅饭只够6个人吃,或者哪一天流行感冒大家胃口普遍不好,再来5个人也够吃。矿工食堂的师傅要估计着平均每人吃六两,而女模特食堂的师傅可能只敢估计着平均每人吃一两。所以,较为客观的说法应该指明这个带机量是针对哪种类型网络的,而且数量是一个根据典型情况估算出来的范围,例如"网吧带机量150~250台(典型值)",这种说法就负责任多了。第二种最大允许带机量的说法是唬人的,它的根据不是路由器的性能,而是DHCP最大可以分配的IP地址数,254个减掉自己用掉的一个就是253个。
用户进阶:带机数量只是一个估算值和经验值,一定要结合网络的实际状况来看待,准确的性能还是要看测试数据,Smartbits测试NAT开启64 Byte小包的LAN-to-WAN Throughput是多少pps(包每秒)。另外这个数据如果是出自大厂家、有信誉厂家之口,一般说法比较严谨,可信度高。如果是出自小厂家、杂牌厂家之口,一般说法比较含糊,可信度差。
带机数量证据二
|
阅读全文(175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四招识别闪存盘容量缩水陷阱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四招识别***闪存盘容量缩水陷阱
尽管闪存盘容量缩水已并不奇怪,但缩水比例高达32倍还是首次听闻!日前由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来消息:闪存盘造假“再创新高”,64M冒充2G,128M冒充4G,整整缩水32倍!
据哈尔滨一知名数据修复中心的工程师透露,该中心近期收到多个造假惊人的闪存盘产品。如一位消费者的2G闪存盘,自从购买后便只能存放60多M的照片,尽管超过60多M后也能正常存入,但只能看到文件,无法正常访问。在想尽一切办法“修复产品”而不见效之后,工程师们组织会诊,会诊结果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个闪存盘的闪存芯片竟然是64M的!
无独有偶,另一位消费者的遭遇同样“惊人”。该消费者的闪存盘容量是“4G”,在一次性存入2.6G文件并将硬盘中的资料删除之后,该消费者忽然发现闪存盘中的文件大多数无法打开。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数据修复中心,工程师在将闪存盘拆开后,被惊得目瞪口呆——闪存芯片的编号清楚的标示着这是一个128M的芯片。
据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近期都出现了类似的惊人造假,从缩水32倍到缩水一半各有不等,其中缩水一半极为常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据业内专家介绍,这种造假手段其实并不高深,它是用专用的初始化软件将闪存盘的容量设置为任意容量之外,再对闪存盘进行“重生产”,闪存盘便摇身一变扩充数十倍了。
其实要想避开闪存盘容量造假的陷阱并不难。业内专家表示关键是学会四招。
首先,小便宜贪不得。千万别贪图便宜购买那些价格极为诱人的产品,同样的产品价格悬殊太大肯定有猫腻。
其次,尽量现场测试容量。现场用文件将闪存盘存满,并检查文件是否可用。这种方法最保险,即便现场没有条件测试,也要在回来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测试。
再次,选择正规商家,选择知名品牌。一般来说,知名品牌生产规模大,技术实力雄厚,从产品的原料采购,到设计生产,都有较为严格的检验标准,其产品品质比较有保障。而且知名品牌的售后服务一般都较完善,“三包”、24小时热线等服务项目都具备,不象杂牌产品,出了问题连维修点的影都找不着。
最后,看看闪存盘是否有超稳定功能。一般来说有超稳定功能的产品品质上就有了保障,这种产品一般都不会有容量缩水的情况。所谓超稳定,意思是在读写过程中突然断电,原始数据不会被破坏。购买之时可看下包装上有无“超稳定”标志。
<完>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排除Windows XP启动故障 |
排除Windows XP启动故障
如果你电脑的电源已经打开,而Windows XP没有正常启动,你需要采取一些故障排除手段。下面列举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 使用Windows启动盘
如果启动问题是由于活动分区的启动记录或者操作系统启动所使用的文件被破坏造成的,启动盘就能够解决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创建Windows启动盘,找一台配置相似、工作正常的Windows XP机器,打开我的电脑,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磁盘图标,然后在后续的菜单中选择格式化。当格式化对话框出现以后,保留所有缺省设置,然后点击开始按钮。当格式化操作完成后,关闭格式化对话框回到My Computer,双击C:驱的图标,访问根目录,将Boot.ini、NTLDR、Ntdetect.com三个文件拷贝到磁盘上。创建好了Windows启动盘之后,将它插入故障系统的驱动器内,按[Ctrl][Alt][Delete]重新启动计算机。
2. 使用最后一次的正确配置
你还可以尝试用最后一次正确配置来启动操作系统。该功能让你取消任何在注册表CurrentControlSet键上做出的、导致问题的修改,这个键是定义硬件和驱动器设置的。Known Good Configuration功能用系统最后一次正常启动的CurrentControlSet键值来取代当前的键值。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按[Ctrl][Alt][Delete]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现“Please select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start”,或者听到计算机发出一声蜂鸣声,按[F8]键,屏幕上就会出现Windows高级选项菜单。从菜单中选择“Last Known Good Configuration”选项,然后按[Enter]键。要记住,你只有一次机会使用Last Known Good Configuration功能。
3. 进行系统恢复
能够帮助解决Windows XP启动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系统恢复。系统恢复作为一项服务在后台运行,并且持续监视重要系统组件的变化。当它发现一项改变即将发生,系统恢复会立即在变化发生之前,为这些重要组件作一个名为恢复点的备份拷贝,而且系统恢复缺省的设置是每24个小时创建恢复点。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按[Ctrl][Alt][Delete]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现“Please select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start”,或者听到计算机发出一声蜂鸣声,按[F8]键,屏幕上就会出现Windows高级选项菜单。现在从菜单中选择安全模式,然后 按[Enter]键。当Windows XP进入安全模式之后,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附件|系
|
阅读全文(367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用U盘绕过登录密码进入XP系统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用U盘绕过登录密码进入XP系统
有许多朋友还在为忘记XP登陆密码不能进入系统而烦恼,现在52硬件上网友就来给你带来解决的方法。
所需工具:
1.U盘一个
2.Usboot(U盘启动制作软件)
3.winrar(压缩软件)
这个方法我亲自实验过,并且成功的绕过了XP的登陆密码。我在学校机房做过实验,但是文件格式为FAT32,就不知道NTFS的行不行?本来想一起实验的,结果我的光驱在学校机器上用不起(我的光驱有问题,机器太老了!穷),学校的机器都是FAT32的,没办法!只有下次做了!
先说说思路:方法很简单,当你的机器出现登陆框,要求输入密码时,你按下windows键+U看看有什么反映……?不错!出现了辅助工具管理工具(呵呵~~意味着可以运行放大镜)。既然可以运行放大镜程序,那么我们把放大镜程序换成其他的程序是不是也可以运行呢?(我把它换成添加用户的程序不就……呵呵~~好坏!)思路就是这样的了!现在我们开始制作。
①.制作U盘启动盘。先运行Usboot,然后插入U盘,选中U盘然后点开始。(要破坏U盘上的文件哦!小心!),格式化完了把U盘拔了,然后它会提示你再插入,插入U盘1分后就可以了!我的U盘是1G的,用的HDD格式。
②.制作替换文件。要制作一个XX.EXE的文件来替换原文件,但是这个XX.EXE执行后又要达到添加用户的要求。我首先想到的是写一个批处理文件:
@net user hack 123456 /add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roes hack /add
@exit
然后保存为XX.bat就可以了!
又有人要问我了,我们要的是XX.EXE你却给我们弄个XX.bat你什么意思嘛?
问得好!我们让它运行XX.EXE就等同运行了XX.bat不就可以了嘛!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用到winrar,用winrar制作一个自解压文件,不就把XX.bat变成XX.EXE了吗?运行XX.EXE就等同运行了XX.bat(把XX.EXE拷到U 盘上去)。
③.替换文件.到COMS里去把第一启动换到USB-HDD,保存——插入U盘,进入系统的c:\windows\system32下去. copy magnify.exe 007magnify.exe (对magnify.exe进行备份,magnify.exe为放大镜执行程序)。在把U盘上的XX.EXE拷到system32下,并该为magnify.exe就可以了!
然后从硬盘启动就可以了!再到XP登陆
|
阅读全文(331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F1~F12的用处你知道几个?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F1~F12的用处你知道几个?
F1:如果你处在一个选定的程序中而需要帮助,那么请按下F1。如果现在不是处在任何程序中,而是处在资源管理器或桌面,那么按下F1就会出现Windows的帮助程序。如果你正在对某个程序进行操作,而想得到Windows帮助,则需要按下Win+F1。按下Shift+F1,会出现"What's This?"的帮助信息。 F2:如果在资源管理器中选定了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下F2则会对这个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
F3:在资源管理器或桌面上按下F3,则会出现“搜索文件”的窗口,因此如果想对某个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搜索,那么直接按下F3键就能快速打开搜索窗口,并且搜索范围已经默认设置为该文件夹。同样,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按下它,会出现“通过搜索计算机添加到媒体库”的窗口。
F4:这个键用来打开IE中的地址栏列表,要关闭IE窗口,可以用Alt+F4组合键。
F5:用来刷新IE或资源管理器中当前所在窗口的内容。
F6:可以快速在资源管理器及IE中定位到地址栏。
F7:在Windows中没有任何作用。不过在DOS窗口中,它是有作用的,试试看吧!
F8:在启动电脑时,可以用它来显示启动菜单。有些电脑还可以在电脑启动最初按下这个键来快速调出启动设置菜单,从中可以快速选择是软盘启动,还是光盘启动,或者直接用硬盘启动,不必费事进入BIOS进行启动顺序的修改。另外,还可以在安装Windows时接受微软的安装协议。
F9:在Windows中同样没有任何作用。但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可以用来快速降低音量。
F10:用来激活Windows或程序中的菜单,按下Shift+F10会出现右键快捷菜单。和键盘中Application键的作用是相同的。而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它的功能是提高音量。
F11:可以使当前的资源管理器或IE变为全屏显示。
F12:在Windows中同样没有任何作用。但在Word中,按下它会快速弹出另存为文件的窗口。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174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硬件8大忌 |
计算机硬件8大忌
1. 硬盘--最忌震动
运送带硬盘的电脑不能简单把它们搬运到某个地方,要注意防止一些大的震动的产生。因为硬盘是复杂的机械装置,装在电脑内部,容忍度有限。大的震动会让磁头组件碰到盘片上,引起硬盘读写头划破盘表面,这样可能损坏磁盘面,潜在地破坏存在的硬盘上数据,更严重的还可能损坏读写头,永久的使硬盘无法使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读写头安置在盘的安全区,然后才能搬动;在搬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动作轻;如果打算用车来运输它,最好把它放在车厢的后面位置上;如果是通过邮寄,请将它很好地包裹起来。
2. 主板--最忌静电和形变
静电可能会蚀化主板上BIOS芯片和数据,损坏各种基于mos晶体管的接口门电路,它们一坏,所有的“用户”(插在它上面的板卡或设备)都互相找不到了,因为它们的联系是靠总线、控制芯片组、控制电路来协调和实现的。
所以,我们要尽量用柔软、防静电的物品包裹主板,注意用手触摸它时,要先触摸一下导体,使手上的静电放出,再轻拿轻放。
另外,主板的变形可能会使线路板断裂、元件脱焊,主板上的线路可是密得很,断裂了你根本就找不到。以致于,我携带主板时尽量不要让其它物品放在主板上面,最好将其放入主板包装盒中携带;在安装主板时,一定要仔细将其平稳的安装在机箱上,不要一边高一边低;在插显卡、声卡或其它卡时,注意一定要压力适中,平衡施力。
3. 内存--最忌超频
因为内存与CPU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内存是CPU提速最难解决的瓶颈。外频越高,工作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内存由于需要工作在CPU的相同外频下,所以当CPU超频时,内存是否同外频保持一致,是超频成功的关键,最重要是超频一旦使内存达不到所需频率,极易出现黑屏,甚至发热损坏。
4. CPU--最忌高温和高电压
虽然CPU有小风扇保护,但随着耗用电流的增加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使CPU的温度将随之上升。高温容易使内部线路发生电子迁移,导致电脑经常死机,缩短CPU的寿命,高电压更是危险,很容易烧毁你的CPU。
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方法有加装辅助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要保持干净,定期做预防保养;打雷下雨天,不打开电脑,且将电脑的电源插头拨下;配用稳压器;超频时应尽可能不要用提高内核电压来帮助超频,因为这是得不偿失的。
5. 光驱--最忌灰尘、震动和粗劣的光盘
光驱出现读盘速度变慢或不
|
阅读全文(325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硬盘五大关键词 |
硬盘五大关键词
很多用户在购买硬盘时,往往不会像购买CPU、主板、内存等产品那样,认真的参考对比,认为只要容量够大够用,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虽说硬盘的容量是相当重要的,但其它参数也是不容忽视的。除容量以外,硬盘的缓存、接口类型以及单碟容量的大小,对硬盘的性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主流硬盘的容量为160GB和250GB,随着垂直记录技术的广泛利用,硬盘容量有了更大的提升,目前全球最大单盘容量达到1TB,而400GB和320GB等较大容量已经在市场上随处可见,320GB产品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价格也很合理。(目前市场上最低容量的硬盘80GB,平均单GB价格约为4.5元,而320GB容量的硬盘,其单GB价格约为2.4元左右。)
那么接下来,我们52硬件版主就从几个主要的关键词入手,向大家介绍一些硬盘选购时的必要常识,并重点推荐几款目前热点的产品,希望能够为各位朋友带来一些方便。
热点关键词之一:SATA-2.5
提到SATA硬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虽然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硬盘都采用了SATA接口,但所采用的标准也不同。
何谓SATA2.5规格呢?
在所有SATA硬盘产品中,最先推出SATA产品的当属希捷,早在2003年希捷就率先向市场推出了其SATA产品。而时刻希望自己在业界保持领先地位的希捷更是在2005年10月份对外发布了其新一代SATA2.5规格的产品,其单碟容量达到了160GB的Barracuda 7200.9硬盘产品。现在更将其采用最新的垂直纪录技术的7200.10投入了市场。从目前来看,希捷在产品技术方面应该是最为成熟的,并且其研发等实力的确让其他的硬盘厂商很难赶超,无愧其硬盘界“世界王者”的称号。
那么何谓SATA2.5规格呢?SATA2.5规格是2005年10月份最先由希捷提出的。为了让SATA标准得以健康延续,SATA-I终于决定把“SATA Ⅱ”和“SATA 2.0”都抛到一边,于2005年的IDF上宣布完成了SATA 2.5版本规范。SATA2.5规范其实和SATA2.0并没有速度上面的差别,也没有什么技术上面的飞跃,只是一组规范的集合。其中包括了一个SATA 1.0a和六个SATA 2.0扩展标准。SATA 2.5标准继承了原先SATA 2中的大部分功能,例如数据传输率3Gb/s、NCQ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以及不久前通过的外部SATA接口(eSATA)等功能。规范刚建立不久,日立就推出了第一款符合这个标准的硬盘:MHT2080BH,而希捷也推出了符合这个标准的Barracuda 7200.9硬盘。
热点关键词之二:垂直记录
与CPU制程的发展一样,存储工业的纵向记录技术也在开始接近其物理极限。为了在容量上再有更大的突破,在推出SATA2.5的硬盘之后,众多硬盘厂商将新一代的硬盘产品转型到了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产品上。那么何谓垂直记录呢?
垂直记录是把纵向记录的磁盘排列改变,由以盘片表面平衡改为与盘片表面垂直,这样则可以在以前只能放一个磁
|
阅读全文(272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ATX电源版本及发展历程解析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ATX电源版本及发展历程解析 ATX电源是根据ATX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的,从最初的ATX1.0开始,ATX标准也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是ATX2.03和ATX12V这两个标准,其中ATX12V又可分为ATX12V1.2、ATX12V1.3、ATX12V2.0等多个版本。最新的ATX电源标准为ATX12V2.2。在选购电源之前,我们52硬件站网友需要对电源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关于ATX电源的基本知识。
1. ATX电源版本发展历程:
要解释ATX 12V 1.3规范先要从ATX说起,ATX规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电源结构标准,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等阶段。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多遵循ATX 2.03或更新的ATX 12V标准。ATX 2.03标准采用+5V和+3.3V电压,分别为功耗较大的处理器及显卡直接提供所需的电压。而单独的+12V输出则主要应用在硬盘和光驱设备上,因为当时处理器和显卡的功耗都相对较低,所以各部件相安无事。
但P4处理器的推出改变了这一切。由于它的功耗较高,使用符合ATX 2.03规范的产品时,+5V的电压根本不能提供足够的电流。基于此,Intel对ATX标准进行了修订,推出了ATX 12V 1.0规范。它与ATX 2.03的主要差别是改用+12V电压为CPU供电,而不再使用之前的+5V电压。这样加强了+12V输出电压,将获得比+5V电压大许多的高负载性,以此解决P4处理器的高功耗问题。其中最显眼的变化是首次为CPU增加了单独的4Pin电源接口,利用+12V的输出电压单独向P4处理器供电。此外,ATX 12V 1.0规范还对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电路等做出了相应规定,确保了电源的稳定性。 2. ATX电源各版本的区别:
既然ATX电源有这么多版本,那么它们有些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各个ATX电源标准的区别。
ATX12V与ATX2.03的比较:
1、ATX12V加强了+12VDC端的电流输出能力,对+12V的电流输出、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做出了新的规定。
|
阅读全文(300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