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September 20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公告
歌手TOP 周杰伦 花儿乐队 王心凌 孙燕姿 水木年华 梁静茹 潘玮柏 南拳妈妈 周笔畅 五月天 迪克牛仔 张靓颖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心情故事 靓图欣赏 文章精粹 落梅若雪 水晶的花瓣 东方雪狐 风雨中女子 绝爱二十四小时 恋爱大感觉 时尚美眉2008 月光轻吟 亮剑苍穹 时尚2008 风中的女子 东方1001 司徒小玲 1001玫瑰 好1001BLOG 卧谈经典 小雯BLOG

Blog信息
blog名称:小玉儿BLOG
日志总数:130
评论数量:62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317389
建立时间:2005年10月15日




[红颜玉儿的文字]我国专家首次声称日本并不拥有硫球主权
政法军事

西门玉儿 发表于 2005/11/24 21:16:45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共同开发必定是路漫漫而修远,而关于东海石油资源,中国保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话语权,更有作为一个大国的尊严  日本人终于又沉不住气了。11月17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公布了《海洋建筑物安全水域相关的法律》大纲。根据该大纲,日本企业将在日本专属经济水域内开采油气田,开采设施500米以内为安全水域,未经日本政府允许,任何船只不准进入。据自民党称,此法案是为了使“日本企业安全放心地在日本在专属经济水域内开采油气资源”,这意味着,为了使日企在中日有争议的水域开采石油,日本政府正在从法律上加紧营造环境。  上个月,小泉纯一郎上任来的第五次“拜鬼”令中日间本已紧张的双边关系再次蒙霜,两国原欲展开的各种对话嘎然而止,这其中也包括对不断升温的东海争端的磋商。沉寂了不足一个月,日本还是按捺不住再次在东海问题上做起了文章。一如它以往的一贯作风。作为中日谈判桌上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东海问题再次引起了经济、政治及历史等各领域的共同关注。有专家提醒,如今中日《渔业协定》有效期即将结束,应该警惕日本借“暂定措施水域”实现其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划定企图。  搅动东海波澜日本意欲何为  种种事实表明,这次已历时一年多的东海争端完全是由日本一手引发。十几年来相对安静的东海在去年5月开始泛起波澜。打破这种平静的是日本庆应大学一个名叫平松茂雄的教授。此人号称是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曾于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任职于日本防卫厅研究所。  去年5月底,这位全无国际海洋法学术背景的日本教授伙同一个日本记者乘飞机对中国东海油气田开采情况匆匆“调查”了一番。次日,《东京新闻》便炮制出有关中国东海油气田开发情况的系列述评文章,如《中国在日中边界海域建设天然气开采设施》、《日中两国间新的悬案》等。我国春晓油气田的合理开采被报道耸人听闻地贯以“向东海扩张”、“企图独占东海海底资源”等。这些文章飞速在日本网络上散布开来,并引起一些日本民众的激烈反响。从勘探发现到现在已近10年的春晓油气田突然引起了日本的极大关注,日本舆论界不分青红皂白,推动这些反应升级为一场所谓的“春晓冲击波”,一面将矛头指向了中国,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一面向日本政府施加影响,责备政府“反应迟钝”、“有损国家利益”。随后,一股极右的政治势力也趁机掺和进来,它们开始向日本政府施压,敦促政府采取所谓的“维护本国海洋权益”的行动。  很快地,事件开始升级。日本政府的态度逐渐趋于强硬:去年6月9日,在一次能源部长会议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做了一段用吸管饮下整杯果汁的表演,由此提出了那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吸管”理论,称春晓油气田会吸走日方海底资源,这一理论与当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找的借口如出一辙;6月21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向日本外务大臣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建议,遭到日方拒绝,日方表示除非中方提供有关油气田的具体资料,否则不可能实现共同开发;23日,搭载着中川昭一和几名日本能源、防卫官员的直升机出现在东海上空,这一干人马对我三大油气田———“天外天”、“平湖”和“春晓”进行了一番仔细察看;7月初,日本政府派遣海洋调查船只在距中国正在开发的春晓气田约50公里处的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此后,日本不断挑战中国在东海问题上的底线,在中外合作的东海油气项目上作梗,要求中方停止春晓项目,并授予其民间企业开采权等等。  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摩擦,中日之间分别于去年10月、今年5月以及10月初举行了三次磋商。正如事先所普遍预料的,三次磋商最终都是无果而终。在渐进式策略的指导下,日本竟在第三轮磋商中大言不惭地提出了要中方提供春晓等油气田资料等无理要求。小泉“拜鬼”导致中日东海对话中断后,日本又无根据地指称中国一艘测量船只闯入东海日本领海,随即加紧从法律上为日企在有争议水域开采油气营造氛围。可见,日本在东海上的小动作一直没有停止。  琉球归属决定东海石油主权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有中国学者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东海问题是一个假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郑任钊博士告诉记者,日本本土远在北方,它之所以可以将手伸向东海,完全是因为它占据了琉球群岛,也就是日本所谓的冲绳。通过占据琉球,日本得以逼近了中国近海,给自己划出了偌大的海域。日本人炒热了东海问题,其实掩盖了一个根本的事实,那就是它并不拥有琉球的主权。  郑博士对记者讲述了一段历史:自明朝洪武初年开始,琉球就为中国的附属国,定期向朝廷进贡,奉中国正朔,使用中国年号。琉球国王都要得到中国皇帝的册封才获得合法地位,若未及册封,则只是权宜“署国”,而不敢称王。而中国皇帝也颁旨称“琉球国世守臣节,忠荩可嘉”,屡屡赏赐匾额和财物。日本一直觊觎琉球,明万历年间就派兵劫掠过琉球,清光绪年间乘清政府无暇自顾之时以武力吞并了琉球,改为冲绳县。当时琉球国王曾秘密派员赴北京求援,清政府也以“灭藩属”向日本提出抗议。作为琉球的宗主国,清政府虽然腐败软弱,无力出兵,但却从未承认日本对琉球的吞并。日本一再企图跟清政府签订划分琉球的条约,也都没有得逞。此后历届中国政府也都没有与日本签署过有关琉球的条约。1945年,日本二战失败投降,无条件接受《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公告》,据此日本必须放弃“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其中理所应当包括琉球。但战后琉球被美军“托管”了起来,1970年美国又将琉球的“施政权”私自转给日本,使日本再度窃据琉球。尽管如此,美国也自知理亏,因此宣称转移的是“施政权”,从而回避了主权问题。时至今日,日本占据琉球依然没有任何法理上的基础,既不能由武力攫取而获得琉球的主权,也不能由美国的私相授受而获得琉球的主权,更不用说依《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公告》日本也早已不能继续霸占琉球了。既然日本不拥有琉球主权,那么以琉球为基点来划分中日两国的海域从根本上说就是非法的,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更谈不上什么“中间线”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解决琉球问题之前,东海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假问题。  这样看来,对于日本而言,拿本不属于自己的琉球来与中国划分东海,不论分多分少,都是占便宜的。因此日本采取的策略就是漫天要价。在中日两国的几次磋商中,日本逐渐变本加厉,对我国在所谓“中间线”中国一侧的开采行为都要开始横加职责,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要逼迫中国承认中间线的企图。日本的做法只不过是想尽办法提高谈判价码,把“争议地区”尽可能地扩大,并在国际上制造这种争议的舆论,最终在谈判中以及在以后的共同开发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并促使“中间线”说法变成既成事实。  谈到中间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东海问题专家吕耀东提出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问题:几个月前,日本执政党刚刚提出“油田问题也应从渔业角度谈日方权益”。今年是中日签署的《渔业协定》的最后期限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这样的提法很有可能是一个信号,这意味着日本想以中日《渔业协定》的东海海域“暂定措施水域”,实现其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划定企图,并进一步拿“油田问题”说事。近年来,日本非常重视各个相关省厅在东海问题上的协调一致。日本政府于2004年设立了“关于大陆架以及海洋资源调查相关省厅联络会议”,开始了以日本海上保安厅为主、各省厅相互合作的日本周边海域大陆架调查活动,片面为其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主张寻找“科学”依据。中日1997年签订的《渔业协定》设立了“暂定措施水域”,有效期为2000年6月1日至2005年。尽管中日渔业协定谈判曾经明确表示不影响将来的海域划界,但国际海洋划界实践表明,渔业协定线可能影响到海域划界,甚至会成为专属经济区的边界线。  能源远景主导战略考量  东海问题之所以日渐凸显成为中日关系的最主要话题,这与中日的能源局势密切相关。目前,中日两国分别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的能源形势越来越严峻。统计显示,今年中国原油进口预计将达到1.3亿吨,增长8%左右。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速保持在6%左右,对外依存度也由2003年的36%上升到2004年的42%。有专家坦承,今后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只会更高。国际能源署认为,到2030年,进口石油占中国石油总需求的比重将激增至80%以上。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更是心急如焚。日本的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几乎完全依靠进口。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中,日本饱尝能源匮乏之苦。当时日本最为畅销的一本书《油断》反映的正是石油进口中断使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的现实。此后,日本一直将确保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应当作最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之一。  而东海恰好是一个有着诱人能源远景的区域。早在几十年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曾经断言,“中国海上石油远景在东海”。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也曾经推断,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可能会成为第二个“中东”。有专家预测东海油气资源量将达200多亿吨,甚至更多。根据日本人自己的预测,东海海底蕴藏着上千亿桶的石油和数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这些能源足够日本政府在国民不纳税的情况下维持近10年的支出!  当东海的能源远景越来越明晰时,中日围绕海域划界的争议开始变得越来越棘手。自1998年以来,中日两国每年都要就这一分歧进行磋商,但始终都是无功而返。由于在采用何种原则和方法上的对立,两国始终没有划定海上分界线。  众所周知,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架自然延伸至琉球海槽,该海槽是中国大陆自然延伸的陆架和琉球群岛的岛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这也是中国目前所主张的大陆架划法。但是,日本主张采用陆地间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日本意识到,如果能够将目前的大陆架外侧界线从起算??就有望从资源穷国成为资源大国。因此,日本坚持“本国大陆架”勘测的范围包括中国领土钓鱼岛、日本与韩国有争议的独岛等海域,总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的1.7倍。正是由于日本枉顾琉球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之间的自然隔断这一客观事实,才将原本清楚的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一步步描绘成为所谓的“悬案”。吕耀东告诉记者,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期间,中间线或等距离线的划分方法只得到包括日本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支持。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约50多个国家主张,中间线划法有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结果,应在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按照公平原则通过协议划界。  在东海划界问题上,日本是在有意回避和混淆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概念区别。吕耀东认为,一些国际经验意味着,日本应该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慎重从事。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与丹麦、荷兰对北海大陆架归属出现纷争,若根据中央线划分,则联邦德国所得大陆架最少,但事实上北海大陆架多由联邦德国领土延伸出去,1969年2月20日,最后由国际法院判决联邦德国胜诉,联邦德国的大陆架面积由按照中间线或等距离线划分所确定的大约23700平方公里,增加到大约35000平方公里,而确立了领土自然延伸的原则。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策略选择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由于中日东海争端问题极其复杂,牵涉到经济、法律、政治以及历史等多个领域,因此,东海争端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目前来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日双方都认为的最好选择。  吕耀东认为,作为解决问题的必要步骤,当前中日两国应以公平协商为原则,认真研究如何推动共同开发东海大陆架资源的问题。本着和平、合作的精神进行共同开发,如果中日两国采取积极的态度,共同开发这一敏感海域的资源是完全可能的。  根据1982年制订、2001年修改完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规定: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外国企业参与合作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其他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管辖海域的石油资源,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所有;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参与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外国企业的投资、应得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外国企业的合作开采活动;外国合作者可以将其应得的石油和购买的石油运往国外,也可以依法将其回收的投资、利润和其他正当收益汇往国外;中外企业都应当依法纳税;为执行石油合同所进口的设备和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减税、免税,或者给予税收方面的其他优惠。吕耀东认为,有了这些条例保证,只要日本拿出诚意,中日经济界真心合作,东海大陆架的开发会取得双赢的结果。  但从目前看,日本似乎打的是另外一番算盘。  一谈及共同开发,日本总是要提到“共享中方已获得的海底资源信息”的要求。根据业界常识,一般所谓“共同开发”的范围,不应包括已发现的油气田。对此,就连日本的资深能源人士都承认,日本的要求实在于国际法不符,于行业常识不符。日本原石油资源开发公司董事猪间明俊公开承认,中国是在本国经济专属区内发现的油气田,理所应当可以继续进行开发。而要中国公开属于绝对机密的地下资源数据,就如同要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公开其专利技术,是理该严词拒绝的。他认为,在全球都关注东海争端的非常时刻,日本不断提出这样违反行业常识的要求,只会有损日本的国家尊严。日本之所以要冒这样的大不韪,意在2009年时得以向联合国申请海域主权。  本月初,日本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国际石油开发公司引人瞩目地以30亿美元价格并购日本第三大石油生产商帝国石油公司。此前,帝国石油刚刚因被日本政府授予试开采权而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对象。随后,国际石油开发公司又启动了一项通过收购实现增长的战略,将在2010年之前向亚洲和大洋洲以外地区进行多样化拓展,以与中国和印度的大型石油公司对抗。在目前东海油气田之争成为中日外交冲突焦点的背景下,这样的消息更加显得耐人寻味。一家日本的石油旗舰企业摆出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势头,这很难不让人对日本政府在幕后所扮演的角色有所猜测。日本政府目前也开始提“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了,但至于到底有多少共同开发的诚意,恐怕只有日本政府心里最清楚。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共同开发必定是路漫漫而修远,而关于东海石油资源,中国保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话语权,更有作为一个大国的尊严!


阅读全文(116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125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5907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