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October 2025 |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72328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修身养性][收藏]心灵的洗涤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以下为原文:
心灵的洗涤 --科学家发现清洁身体与净化道德的关系◎周正(一)据《科学美国人》网站2006年9月7日报导,长时间以来,在宗教界、或者是人们说起话来经常将净化身体与洗涤心灵联系起来。最近科学家们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发表在9月8日《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 研究中做了几组试验来探索净化身体与洗涤心灵的关系。在第一组试验中,60名学生被单独询问描述一件自己过去所做的一件道德的事情、或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在随后的拼字测试(W_H)中,被要求描述不道德事情的学生明显的倾向于"冼涤"一词(WASH),而不是一个与此无关的词如"愿望"(WISH)。在另外一项试验中,被测试对像要从几样物品(比如清洁用品或铅笔)中选择一种,曾经回忆不道德经历的学生明显倾向于选择清洁用品,而对照组的学生在两样物品的选择上没有什么倾向性。在另外一组试验中,27名测试对像被要求抄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道德的(比如一位律师帮助他的同事),也可能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比如一位律师中伤他的同事)。然后,这些测试对像要对一系列物品打分。结果发现,抄写不道德故事的测试对像明显对这一系列物品中的清洁用品评分要高。尽管社会风气下滑、人心不古,透过表面的尘垢,在心灵深处,人们还是愿意选择善良与纯洁的。(二)能够洁身自好却也不易。史载,鲁国有一位书生,他一向自己独居,严格自持,尤其对女色绝不贪恋。有一次他在屋里读书,半夜忽然狂风大雨,邻家妇人有事前来敲门,敲了好久,书生无论如何就是不开门。妇人说:"你如果怕别人误会,何不学学柳下惠呢?"柳下惠,乃鲁国人,他曾因天寒而让一前来投宿的女子坐在其怀里,整夜抱着她,却没有做出不规矩之事。这邻妇故意以柳下惠的故事诱惑书生。但书生却回答说:"柳下惠可以这么做,但在我却不能这么做。我目前不能做到,怎可以去学柳下惠呢?"孔子听到这件事,称赞书生说:"他才是真正的学到柳下惠的精神了呢。"(三)屈原曾说,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能够在浊世中、在滚滚红尘中不受沾染者有几人?古人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追名逐利,我们是否也曾伤害过他人?物品的肮脏,可以清冼,重返洁净;心灵的污浊,能否洗涤,返本归真?听人说,那就是修行,也叫修炼。<完>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166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