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
时 间 记 忆 |
«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blog 信 息 |
blog名称:思考的大脑 日志总数:131 评论数量:269 留言数量:33 访问次数:588052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9日 | |
| |
|
|
[成功案例]徐福记糖果在大陆的发展概况 |
徐福记进入大陆市场已超过6年,近几年整体业绩已超过20亿元。在实际经营中,徐福记始终是专心在商超部分做散装陈列销售。到2005年春节期间,其商超散装的业绩一直占据其整体业绩的85%以上。目前该企业已拥有产品品类近千个,共有10大类散装产品。 相对于统一、康师傅、旺旺等企业,徐福记进入中国大陆的时间是比较晚的。这些先来的企业把在台湾的先进营销理念带到大陆,使大陆的市场营销实践发展迅速: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企业主要从事批发通路,后来进行了通路精耕,接下来是深度分销和精益营销,除旺旺固守批发通路以外,统一和康师傅在现代业态的业绩发展很快,整个过程中,包括本土企业以及国际企业的进入,中国食品市场充满血雨腥风。作为一个食品中细分的品类,徐福记散装糖果怎么能够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下面将对徐福记在散装糖果市场运做过程中的价格关键点进行梳理并分析之。 大陆糖果市场产品概述 早在2003年,中国的糖果产业销售额就已经达到114亿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15.9%。在此后数年都保持着8%左右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球糖果近年年均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中国快速的市场发展趋势吸引相当多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众多的品牌不断的分化切割着中国的糖果市场。 糖果在一般的消费意识里,并非是一种可以持续或者连续消费的产品,因此,对于糖果,产品形式非常重要,只有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形式,才能诱惑消费者提高消费频率,糖果市场成长动力最大的依然是现代糖果,传统的方块硬糖基本没有什么市场空间。相对大陆厂家的产品状况来说,外资或者港台区域的企业的产品形式更多样,品牌印象更清晰。从市场上得到的资讯也是这样。下图是商超终端散装的产品品类分析,调查时间为2006年春节期间,地点是上海。 商超散装糖果的销售特点分析 1)消费集中:以年节为主要消费时段,73%以上为女性购买,属于关键日销售的产品,每年三节,销售额相当于全年的83%,消费者基本是无意识消费,只知道买糖果但是不知道买什么牌子的,因此在糖果的消费中,“容易看到并方便拿取”、“陈列方式非常特别”成为两大主要购买诱因; 2)区域集中:主要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四大地区; 3)品牌相对集中:第一集团:徐福记;第二集团:台尚、金丝猴;第三集团:大白兔(糖果)、马大姐、喜之郎、蜡笔小新,散装产品在商超环节的特点是进入比较难,但是一旦进入,消费的忠诚度是很高的。其余一些杂牌产品,主要以糖果或果冻为主,有一定销售区域局限。部分国际品牌,在大型卖场中设置小包装专柜,如雀巢、德芙等品牌,因产品类别不够,只是走口味多样道路。其部分散装产品,仅作为对非忠诚消费者市场的补充,从陈列位置上也有别于一般的散装模式,主要占据收银台位置; 4)终端集中:以大卖场和人气足的大型超市为主。根据调研得知,消费者在卖场、超市、便利店单次购买糖果的金额分别是7.1元、6元和4.2元。其中,在大卖场的散装区购买糖果的人占在大卖场购买糖果总人数的86%,在收银台购买糖果的只有38%;在标准超市购买糖果的人有64%的人在散装区购买糖果,而有56%的人在收银台购买;在便利店情况与大卖场情况基本相反,在货架购买糖果的比率只有35%,同样,在收银台选购糖果的比率则变成了50%。 徐福记为什么选择集中在终端做散装专柜 无论是从台湾还是香港,小包装糖果随着批发体系的萎缩,主要的销售方式分成两大部分:喜庆用糖和平装小包装形式,这其中巧克力和胶基糖(口香糖)增长最为快速,这些产品主要是在收银台销售,而一般的平装小包装糖果则处于费用高但购买少的尴尬境地,很多中小品牌厂家看品牌竞争无望就开始靠概念和多产品形成庞大的产品结构进场销售,形成包场的模式。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依托产品对抗品牌的形式,其销售与消费是结合在一起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