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期一会
[做我爱做的]最是那一场纷扬的大雪  |
樱桃爱美丽 发表于 2007/6/12 15:33:30 | 不要以为我在说胡话。
顾威版《骆驼祥子》一开幕,扑入我眼帘的就是这纷扬的大雪和无可抑制的激动的泪水。
这是北京人艺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及北京人艺建院五十五周年的演出,全新的排本、全新的演员阵容、全新的舞美制作,但八十一年前的北京还是如约在大幕拉开的瞬间劈面而来。
1936年,在文学圈刚刚崭露头角的老舍先生发表了《骆驼祥子》,21年后,梅阡导演成功的运用三一律,把《骆驼祥子》搬上了 北京人艺的舞台。在那个话剧的黄金时代,梅阡版的《祥子》也放射出绝代的光芒:于是之先生饰演老马,英若诚饰演刘四爷,林连昆饰演小顺子,舒绣文、李婉芬、叶子饰演虎妞,李翔饰演祥子……这是一场多么豪华的盛宴啊,就连戏份不多的配角都璀璨到让人眩目。
57年梅阡的版本奠定了人艺《骆驼祥子》的基调。不信去看看80年、89年梅阡导演的复排版,再想想在我们低幼年代耳熟能详的同名电视剧:张丰毅的祥子和斯琴高娃的虎妞,无不透出李翔和李婉芬的神采。就是我在50年后的6月9日看到的这一场顾威版,也在一切细节昭彰着57版的光华。
新祥子于震对我来说面孔很生,倒是新虎妞王茜华和新刘四爷王德立非常眼熟。王茜华除了面孔,身材、声音和表情无不酷似斯琴高娃;刘四爷王德立的念白最老北京化,美中不足是吐字稍显含混;祥子于震、小顺子杨佳音、大个子孙骁潇、二强子尹伟和小福子于明加算得上是中规中矩,紧要处表演也足够有张力;但最大的惊喜出现在新老马张万昆身上,他的每一句台词都让我回忆起崇敬的于是之先生,我常常是强忍着满眶的泪水听完他说的每一个字。
一般认为,《骆驼祥子》的高潮应当出现在结尾处的第五幕,一切矛盾冲突都已达到顶峰,所有人物的命运也已清晰,悲剧性也在这时最大程度的展开。但是看完顾威版,我却更为中意中场休息前的第三幕。风雪凛冽的夜晚,人和车厂的柜房里,命运之神等在门外,一切即将不可挽回的走向破碎,门里的人们却浑然不觉,还沉浸在相互间短暂的温情之中。在暗流涌动之下,这段戏相对平实自然,演员的功力自然流露,话剧的魅力无可抵挡。
其实我一直就不是话剧的扇子。在我的意识里,这是一种和京剧一样小众、一样必将走向衰落的艺术形式。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声色犬马填满了我们的视听,电影、电视营造的梦幻更加震撼,难道我们还需要回到剧场,像一百年以前一样去坐等几个人的唱念做打?
但是6月9日的这个晚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想法。作为一种相当程式化的艺术形式,话剧和京剧一样,不会胜在标新立异和变化多端,它们的魅力更多的体现在现场、体现在卓越的演员身上。从制作形式上来说,话剧不能像电影和电视那样,可以反复NG重来,最终我们看到的总是最完美的那些片段。话剧是一种即时的艺术,它要求演员的表演更加的投入,舞美的配合更加精准,否则就没有弥补的可能。而就是这种必须一击即中的苛刻要求,使话剧如同《核舟记》里巧夺天工的那艘小船,有一种戴满了镣铐的、精巧而又脆弱的美。
当然,就如同没有人会设想在京剧院里看到侏罗纪公园里令人震撼的恐龙世界,话剧院里也永远不会呈现《加勒比海盗》一般的狂想激越。在这里,人性的昭彰和情节的曲折才是卖点。懂得了这一点,才能确保你在走出话剧院时,不会为刚刚过去的三四个小时和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的戏票钱感到后悔。
|
阅读全文(433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
« | July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公告 |
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你 长途跋涉寻找真的自己
也许有一天我会需要你 守着你用我这一辈子
我对自己没掌握能力 原谅我的不安定
对于生命有太多可能 想要知道自己最终的样子
| |
Blog信息 |
blog名称:樱桃爱美丽·一期一会 日志总数:369 评论数量:1019 留言数量:20 访问次数:6266300 建立时间:2005年3月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