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不得窥道门,不得悟佛门,不得入窄门,实乃破门。 |
Blog信息 |
blog名称:破门点滴 日志总数:161 评论数量:404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1420355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3日 |

| |
[技术资料]【网格】网格概念的界定 网上资源, 软件技术 破门 发表于 2005/2/3 10:21:28 |
网格概念的界定
作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网格研究组刘鹏 发文时间:2004.02.10
500)this.width=500'>
全球网格研究的领军人物、美国阿岗(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美国Globus 项目的领导人Ian Foster 曾在1998 年出版的《网格:21 世纪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蓝图》一书中这样描述网格:“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和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互联网主要为人们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通信功能,而网格功能则更多更强,让人们透明地使用计算、存储等其他资源。” 2000 年,Ian Foster 在《网格的剖析》这篇论文中把网格进一步描述为“在动态变化的多个虚拟机构间共享资源和协同解决问题。”至此,人们仍然就什么是网格而争论不休。2002 年7 月,Ian Foster 在《什么是网格?判断是否网格的三个标准》一文中,限定网格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 在非集中控制的环境中协同使用资源;(2)使用标准的、开放的和通用的协议和接口(Ian Foster 认为目前只有Globus 才算得上标准协议);(3) 提供非平凡的服务。这三个条件非常严格,象P2P、SUN Grid Engine、Condor、Entropia、MultiCluster 等都被排除在网格之外。 至此,Ian Foster 已经把他头脑中的网格概念描绘清楚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他的观点,例如,有许多人赞同广义的网格概念,它称作巨大全球网格GGG(Great GlobalGrid),它不仅包括计算网格、数据网格、信息网格、知识网格、商业网格,还包括一些已有的网络计算模式,例如对等计算P2P(Peer to Peer)、寄生计算等。可以这样认为,Ian Foster 赞成狭义的“网格观”,而GGG 是一种广义的“网格观”。 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网格,其目的不外乎是要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 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软件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其中每一台参与的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就像摆放在围棋棋盘上的棋子一样,而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线条对应于现实世界的网络,所以整个系统就叫做“网格”了。在网格上做计算,就像下围棋一样,不是单个棋子完成的,而是所有棋子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完成的。传统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 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 清华大学李三立院士将网格与信息高速公路作了比较,他说:“将先进计算基础设施(网格)与信息高速公路相比较,可以说,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传输和获取的信息基础设施;而先进计算基础设施则是信息处理的信息基础设施。虽然,国内外都有不断把信息高速公路扩充频带宽度、改进路由器性能的计划;但是,国外科学家认为:真正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先进计算基础设施。它将使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处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中科院计算所李国杰院士认为:“网格不同于国外正在搞的Internet 2 或下一代Internet(NGI),网格可以称作是第三代Internet,其主要特点是不仅仅包括计算机和网页,而且包括各种信息资源,例如数据库、软件以及各种信息获取设备等,它们都连接成一个整体,整个网络如同一台巨大无比的计算机,向每个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作者介绍 刘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高性能所网格研究组博士研究生,IEEE、GGF、CGF会员。个人主页:http://hpclab.cs.tsinghua.edu.cn/~pengli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