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公告 |
暂无公告... |
Blog信息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111 评论数量:190 留言数量:-24 访问次数:639366 建立时间:2007年4月21日 |

| |
[IT动态]难分第一 2006年IT业惠普并不是老大 网上资源, 电脑与网络
赵勇 发表于 2007/10/26 14:20:33 |
IBM发布2006年财报的那一刻,惠普会心地笑了――其终于把IBM从IT业销售额老大的宝座上赶走。 1月19日,IBM公布了2006年的财报,惠普的心情应该不错。因为IBM的914亿美元年度销售额被惠普两月前公布的917亿美元财年销售额有惊无险地超过了,这可以确认惠普首次成为新世纪IT企业销售额的老大。 惠普 PK IBM 不过销售额老大并不能就代表在IT业就是老大了。利润、市值、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等多个指标也都是评价老大们的重要方面。惠普吃了康柏后突然胖了不少,战线也很长,可以算得上是IT业内的多元化企业。2006年销量上猛增24%的PC业务是惠普整体销售额超越IBM的重要功臣,并有取代戴尔成为PC老大之势。
不过惠普有一半的利润来自于销售额达260多亿美元的打印相关的业务,150多亿美元咨询服务业务上比IBM的480多亿美元落后了不少,软件业务只有
13亿美元。而IBM虽然在销售额上被拉下马,但IBM近两年通过收购普华永道、卖掉PC业务等一系列的动作完成了向IT服务商的转型,在高端企业级市场依然把握着领先地位:除了咨询服务稳居老大外,220多亿美元的服务器和存储业务也超过了惠普的170多亿美元,180多亿美元的软件业务也使IBM在软件领域仅次于微软,排名第二。 软件、服务业整体走强 事实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IT硬件业整体利润率走低,而软件和服务业走势渐强的态势。这从昔日被称为Wintel联盟的微软和英特尔公司身上可见一斑。 作为软件业老大的微软在2006年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率,82%的公司毛利率以
及129亿美元的净利润让整个IT业羡慕,这也使得微软稳稳地坐上了IT企业市值的头把交椅,超过3000亿美元的市值(2007年1月20日)比IBM
和惠普加起来还多。除了市场份额绝对领先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和Office协同办公业务以外,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上的企业级业务也超过
110亿美元,完全可以和IBM和Oracle在相关业务上叫板。 几年前有国外的评论说微软的CFO是最容易当的职位,因为微软CFO不需要像其它500强企业的CFO去绞尽脑汁考虑如何使财务报表做的更好,而是考虑使财报上的利润看起来没那么高。
作为半导体老大的英特尔公司肯定对2006年的业绩不满度,公司销售额首次出现下滑,从2005年的388亿美元下降到2006年的354亿美元,利润
跌幅更达42%。其实,英特尔公司的表现并不完全是在AMD全场紧逼下被迫打价格战的结果,整个半导体业的利润下滑是重要因素。早在几年前英特尔就尝试自
己扮演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半导体厂商,也希望尝试一下企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角色,但多年来英特尔处理器的广告宣传攻势似乎给人的芯片厂商印象更加深刻。
至于以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存储等硬件业务为主的Sun,似乎还没从5年前互联网和电信投资泡沫破碎的负面影响中缓过来,市场份额逐步被戴尔、惠普和
IBM等公司蚕食。2006年Sun依然亏损,只有200亿美元的股价在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的IT公司里算很低了。Oracle公司26.5%的业务
增速和SAP的两位增长则印证了软件业的强势成长。 Google业务窜升速度最快 业务
增长速度最快的是Google,70%的收入增速在营业额50亿美元以上的软件企业里非常显眼,480美元左右的股价使Google超过了IBM成为市值
排名第三的IT企业。为什么微软非常重视Google?因为作为搜索老大的Google目前在用户数量上正追赶着微软,也正在动着微软桌面操作系统的奶
酪。 微软的高额利润主要得益于桌面操作系统,正是Windows使微软拥、有了业界最大的用户资源,10亿级的用户数让其它
IT厂商望尘莫及,即使和金融电信企业比也处在领先地位,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也只是刚突破3亿用户。事实上,如果Windows被颠覆,比
尔盖茨曾说过的“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那句话还真的不是没有应验的可能。 在业务增速方面,大公司很容易遭遇平台效应。IBM早在1998年前就上了800亿美元的台阶,目前快10年了也没能突破1000亿美元。 而戴尔经历了若干年的高速增长终于开始放缓,2006年只有3.4%的增速。相比之下,思科15%的增速还是不错的,市值也能排到全球IT业第二。 研发投入:微软居首 在研发方面,微软以近66亿美元的投入依然保持了IT业第一的位置,这一数值在全球企业排名的位置是第五,仅次于福特、辉瑞、通用汽车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其实微软研发的全球第五已经退步了,在2004年微软曾排过全球第二,仅次于辉瑞制药。
近几年微软在vista和2007
Office系统的研发上大手笔的花了200亿美元。不过,也有人质疑微软的研发效率,他们认为如果把这么多钱给苹果的乔布斯去研发新一代的操作系统,现
在的Vista可能会显得太平淡了。IBM的研发投入这几年在经费上被微软超过,排在第二,但IBM重视基础研发的传统,让它在专利数量排名上多年来稳居
IT业乃至全球企业的榜首。 排在第三的英特尔研发投入也超过了50亿美元,这使它在向更小纳米工艺的处理器研发上更容易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的11纳米工艺的CPU蓝图真的让人憧憬,离贝瑞特说过的5纳米极限已经很接近了。事实上,业绩下滑的英特尔能取得50亿美元的净利润还是不错的。
总之,2006年的IT老大里,惠普销售额第一、打印第一;IBM服务第一、专利第一、销售额第二、利润第二、研发投入第二、软件第二;微软市值第一、
软件第一、利润第一、研发投入第一;戴尔PC第一;英特尔半导体第一,研发投入第三;思科网络第一,市值第二;Google销售额增速第一、市值第三。 综合起来,到底谁算老大?还是让用户来评价吧。(文/蒋湘辉) 500)this.width=500'>
编辑:
赵国栋
CNET科技资讯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