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公告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我的分类(专题)

首页(2340)
幽你一默(198)
美食与健康(55)
English(832)
文学欣赏(76)
计算机应用(694)
音乐(120)
小知识(235)
修身养性(289)
相关下载(10)


最新日志
七天养成一个好习惯,52个星期后你就会脱
TOP TEN RULES TO BAG
到了才知道~
给更重要的事留出更多时间
那些最熟悉的“陌生”词
一个好男人一生中要处理好七件事:
Heart to Heart
10招教你应对粗鲁的人
10个小细节 平凡的我们也能改变世界
毕业生为何都要穿学位服
六字英文微小说:言有尽意无穷
Education
用26个英文字母概括80后的生存原则
2014年巴西世界杯主题曲《We Are
年轻的求职者都会犯的10个错
屁话自有屁用
15大信号 在我们身边的都是好朋友
人生是一场相逢,又是一场遗忘
各国简介中英互译
7 cardinal rules in

最新回复
回复:TOP TEN RULES TO 
回复:“我挺你”的10种英文表达
回复:啥样的身体才叫健康
回复:啥样的身体才叫健康
回复:sorry不是随便就能说的
回复:【蜗牛机型专用】风林火山 GHOS
回复:有些人
回复:和英国人交流要小心
回复: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解读白居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收藏]色拉英语乐园教材[下载]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古人咏叹中秋的经典诗句
回复:[收藏]原子分析英语词根 2006
回复:[收藏]色拉英语乐园教材[下载]
回复:美国独立日
回复:嘴边最COOL的英语
回复: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留言板
签写新留言

牛年牛一把
牛年快乐
hello
分享
感谢
因为距离所以美丽
您的子域名已开通。

统计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33005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链接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修身养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hjx_221 发表于 2009/2/20 10:32:1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贯明     出生为人,不可避免的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没有心静如水的定力,就会经常心生浮燥,患得患失。笔者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因为得到了一些物质的财富就欢天喜地,高兴的手舞足蹈;而在失去一些东西时则会痛哭流涕,情绪一落千丈。面对人生的坎坷曲折、生活的艰难困苦,倘若心为物役,人生的大半就会在悲观的心情中窒息心智,难以感受到生命的乐趣。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节欲,穷其一生也就只能是一个私欲不断产生和满足的过程而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种境界,也是古人修身养性时的一个道德标准。古人云:"心为形所累",人的欲望越大,生活的压力也必定随之增大,人生中如果能少一点欲望,就会多一份轻松与洒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语出自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進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物质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要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阙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進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其涵义是指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细思之,人世间的许多不如意事都是由于太重名利或太看重个人的得失而产生的结果。例如:争位置,争荣誉,争排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者总是与这个人比高低和那个人比强弱,结果越比越不如意;欲望太强而力不从心时,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人生中"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于右任先生一生饱经沧桑沉浮,却能淡泊名利,荣辱自安,其原因就是得益于这幅对联的内涵。后来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这幅对联和一幅写意的莲花图,笑而不答。     历史上的许多忠臣义士,在遭受挫折时都没有知难而退。苏轼、岳飞、辛弃疾、林则徐等在受贬之后,没有因对现实不满而颓废沉郁、萎靡不振,而是仍能淡然镇定,铁肩担道义,始终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君子坦荡荡,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处之泰然。为人若能清心寡欲、宠辱不惊,自然就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心淡如水、虚怀若谷,那是道德高尚之士的处世之道。

阅读全文(2380)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回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烟雨朦胧发表评论于2009/2/21 15:41:19

这个境界很难达到.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1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94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801015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