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公告
暂无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首页(33)
超越爱因斯坦(22)


最新日志
超越爱因斯坦 ——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质子、电子生产流水线
引力场与反引力场
传统原子模型存在致命缺陷
化合引力场
宇宙大爆炸前后发生的事件
超大统一之路
超越爱因斯坦 ——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时间和空间是宇宙程序的必要编码
协调量子力学与牛顿、爱因斯坦自然哲学体系
宇宙公式

地球生命的形成

最新回复
回复:宇宙为什么存在
回复:宇宙大爆炸前后发生的事件
回复:宇宙大爆炸前后发生的事件
回复:宇宙大爆炸前后发生的事件
回复:引力场与反引力场
★第二代GCDN 网站加速宝,网络新技术

留言板
签写新留言

高深

统计
blog名称:超越爱因斯坦
日志总数:33
评论数量:16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113585
建立时间:2005年6月4日

链接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超越爱因斯坦]人类的未来
卢杲 发表于 2005/6/4 17:15:29

第四章    §4.1  从经济全球化到全球一体化 全球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未来人类社会大致顺着以下脉络发展: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 ②区域经济联盟→区域政治经济联盟→世界政治经济联盟 ③联合国→世界议会→地球邦联→地球联邦 现在及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势不可挡的,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交融,互为一体,必将逐渐出现世界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即出现世界政治、经济联盟,或者称“地球邦联”、“地球联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欧盟”是人类社会一体化进程中的典范和缩影。“欧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有力证明了“团结发展”的真理性,“欧盟”盟旗就采用“同心圆”来表达彼此的团结一心。半个世纪以来,欧共体不断深化与扩大,取得了举世瞩世的进展,展望未来,伴随着东扩的完成,一个至少囊括27国,近4.8亿人口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将在欧洲出现。数百年来以战争、强权和均势为主要特征的欧洲民族国家关系,将转变为以和平与深度一体化为特征的新型关系。 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的专著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学者、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对“联合国”进行适当改革,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联合国”是二战的产物,其结构已不能真实体现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例如,德国、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应当在“联合国”发挥与其实力相称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联合国的作用将不断提升,未来将升级为“世界议会”,世界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上议院由十几个强国、大国和有影响的国家联盟组成,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印度、瑞典、阿根廷、波兰、墨西哥、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可由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代表出席,阿拉伯国家联盟可由沙特代表出席,东南亚国家联盟可由印度尼西亚代表出席)。下议院包括世界所有国家。 上议院处理重大国际事务,有些类似于现在联合国的安理会,但涉及领域更广。经上议院通过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由世界各国共同监督强制执行。如果上议院通过的决议有失公正,并且有下议院半数以上成员国提请再议,有关决议需交由下议院再议,下议院经过商议后,可将上议院的决议否决,敦促上议院提出新的方案,或者同意执行。 这种组织结构是相当公正、合理的,它使强国、大国在世界上发挥了与其综合国力相称的作用,国家越强,其对别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就越强,在议会中会拥有更多朋友。同时小国、穷国、弱国也可以用结成“国家联盟”的形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公道自在人心”,如果上议院的决议有失公正、公平,它依然会被下议院否决,使正义得到伸张。 世界议会的另一个主要职能是立法,通过完善《国际法》,使国家行为更加规范,有利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同时加强国际的环保和反恐怖立法,使各国国内的《环保法》和《反恐怖法》顺应《世界环保法》和《世界反恐怖法》。 联邦和邦联都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具体形式。在历史上,联邦多是由邦联演变发展而来。在近现代,联邦是复合制国家的主要形式。联邦一般由若干成员(如州、邦、共和国等)组成,是一个联盟形式的主权国家。联邦有统一的宪法,其中规定联邦及其成员均分别享有一定的主权。联邦规定有统一的法律制度、统一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联邦宪法的规定之下,联邦的各个成员也有自己各自独立的法律制度、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国际事务中,联邦通常由其中央政府所代表。即是说,联邦的对外主权一般是归一的。但是,组成联邦的各个成员在其各自领域内,却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邦联虽然也是复合制国家的一种形式,但它不同于联邦:虽然它也是由各个成员国组成的,但它通常没有统一的宪法、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没有统一的独立法律制度。邦联虽然也可设立“议会”,但其决议必须经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批准才能生效。一般地,邦联不具备统一的国家主权;而无论在对内方面,还是在对外方面,组成邦联的各个成员国都仍是独立的主权者。简言之,邦联仅是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形式。 大约在1000年之后,“世界议会”会逐渐发展成“地球邦联”,地球邦联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实行集体领导,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或区域国家联盟领导人出任,委员会组成应该兼顾各方利益。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地球邦联将逐渐发展成地球联邦,地球联邦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实行集体领导,委员会成员由各国、邦、州领导人出任。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海事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二十几个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将逐渐发展成“地球联邦”部级机构。 地球联邦这种“地球人类共同体”的凝聚力在于: 1.顺应地球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体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共同开拓无尽宇宙疆土,开发宇宙无尽宝藏。 2.完成神赋予人类的使命,实现人类的终极价值,使人类的存在获得终极意义。 3.和平解决政治、经济、社会争端,使全人类生活在和睦的世界中。 4.使地球资源获得更合理流动,各地人民各得其所,强者带领并扶携弱者,共同奔向繁荣富足的未来。 5.地球人类是一种命运共同体,我们共同面临着众多重大威胁。同时面对浩翰的宇宙,人类的力量还显得太渺小,开拓宇宙疆土的工作必须由全人类合力才能完成。 等到地球人类的融合程度相当高,且广泛处理银河系星际事务,地球联邦可以改为“总统”制,这大概要等到一万年以后。   §4.2  世界新秩序 这里的“世界新秩序”是指在人类社会形成“地球邦联”之前这一时期的世界秩序。笔者构想的秩序框架如下:强国带领大国、小国、穷国、弱国,共同奔向和平、繁荣的未来。我们知道大国未必是强国,强国之所以“强”,自然有它必然的原因,它代表着当代最先进文明,其它国家必须向强国学习,才能使自己逐渐富强。这是一个倡导经济竞争(文争)的世界,“优胜劣汰”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公平法则”。“向强者学习”,“能者上”是宇宙的真理。在这种世界新秩序中,强国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大国、小国、穷国、弱国在与强国的合作中得到实惠,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为了防止强国以强凌弱,大国以大欺小,需要建立一种国际调停、仲裁机制,使弱国、穷国、小国有伸张正义的地方,改革后的联合国、世贸组织等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及未来的“世界议会”可当此任。这种世界秩序的规则是公正、合理的,不带有任何偏向性,通过不断学习,大国、穷国、弱国、小国也可以成为强国;如果不思进取,强国也可能沦为弱国,人类的历史在反复证明这一质朴的真理。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新旧代谢中不断发展,获得勃勃生机,不断向人类社会输送新鲜血液(新的思想、新的文明)。   §4.3 宇宙主义和全球主义 总体上讲,宇宙主义中的政治主张是“全球主义”的高度发展,笔者借鉴了全球主义中很多合理成分,同时兼顾“国家主义”的现实要求,未来的地球联邦实质上还是一个国家,而且在这个国家内部,生存资源更加合理流动,不同区域的人群各得其所,这是一个相对公正、公平,没有压迫、战争,充满祥和的国度。最关键的是,笔者找到了唯一能整合全人类的事物——宇宙之神,宇宙的主宰。由于人难免存在偏见、迷惑,因此一个人或一群人无法整合统一全人类,只有神及其显现出的真理、科学才能统一全人类。而且宇宙主义与全球主义的适用时间尺度有很大差异,全球主义的适用时间最多十万年,而宇宙主义却综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优秀成果,明确了宇宙及有机生命的发展脉络,使其适用时间长达几千亿年。 全球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众所周知,斯多葛派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人。在斯多葛派看来,自然法是源于世界性的、与生俱来的一些基本原则。人必须自觉地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因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国家就应当是一个世界国家,每个人也就是宇宙公民。斯多葛派的世界主义主张明确表达了贬低单个国家(城邦),推崇世界国家的观点。类似的见解还有古罗马对自然法、万民法的肯定,中世纪的但丁对“世界帝国”、世界和平的认同。在近代,卢梭的“邦联论”和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全球主义的直接思想渊源。卢梭的“邦联论”是基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考。他希望消灭战争,实现欧洲的永久和平,欲达此目的,他主张建立欧洲邦联。康德的“永久和平论”以道德法则为依据,在他看来,实现永久和平的关键是为理想中的道德本性和道德责任的展现创造条件,从而使国家在对外行为中自觉、理性地遵循国际法,在国内则切实推行共和制。 一些政治家们也对全球主义表示认同。前联邦德国总理、社会党国际主席勃兰特在其所主持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关系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国际社会已出现了一种新的认识的苗头,即认为人类正在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因此,“我们的应该是实现一个建立在契约、协商一致而不是强制基础上的全球社会。”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也于1992年撰文表示:“使用几个世纪的绝对的排他式的主权学说已不再成立”。 全球主义的思想还渗透在国际社会的一些重要文献里。在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是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是人类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这次会议的非正式报告鲜明地阐述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报告指出:“我们已进入了人类进化的全球性阶段,每个人显然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自己的祖国,另一个是地球这颗行星”。该报告认为,世界的相互依存空前加强,环境的统一性日趋突显,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必须学习并确立一些新的知识,即“关于分享主权经济和主权政治的伙伴关系的新意识;关于必须超出狭隘地忠顺于部族和国家的老传统,而忠于更广大的全人类。”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立足于世界的相互依存和全球性挑战,在其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同样认为:“人类需要的一致性,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多边系统。这一系统要尊重协商一致的民主原则,并承认,不仅地球只有一个,而且世界只有一个。”1992年人类第一次环发会议发表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这次历史性会议正是“怀着在各国、在各社会各个关键性阶层和在人民之间开辟新的合作层面,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目标,致力于达成既尊重所有各方面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议,认识到我们的家乡——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而召开的,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全球性伙伴关系,迎接环境与发展的挑战。 面对人类的困境与挑战,宗教界也从伦理角度做出了全球主义的响应。1893年第一次世界宗教议会大会后一百年,世界宗教人士于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了第二次世界宗教议会大会。大会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深刻反映了全球主义的影响。宣言概括了人类面临的困境,认为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一种全球秩序,而全球秩序的建立又有赖于全球伦理。“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宣言主张,人类应“献身于一种共同的全球伦理,更好地相互理解,以及有益于社会的、有助于和平的、对地球友好的生活方式。”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都提倡天下大一统。 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全球主义思想与相互依存论、新自由主义、生态政治论密切相关。按照相互依存论的观点,世界变小,地球村的出现,使得国家在取得人类福利和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国际组织的作用则与日俱增。新自由主义在相互依存论的基础上,强调了国家中心范式正在向世界政治范式转变。这种新的国际政治范式凸显了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和国际合作的意义。至于生态政治论,则更明确地指出:“生态的挑战迫使我们重新开启有关自然与国家主权局限性这一问题的探索之门”,一种新的“星球意识”随之产生,“它导致了不是基于领土之上的政治认同感,建立起了新的政治组织和行动的机制”。除此之外,从更大的背景上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为全球主义推波助澜。它对已有知识与权威合法性的反省,对多元主义方法论的青睐,使其在国际关系领域倡导“全球理论”、“世界政治”、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互动。 全球主义的兴起是当代的一个基本事实,其根源在于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而这种内在的高度相关性首先是市场经济向全球扩张的必然逻辑,其次是人类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特别是通信、交通的革命性变革的结果。   §4.4  人类社会的“趋同”和“统一”趋势 人类社会的“趋同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这种“趋同化”现象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潮流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希望追随好的有生命力的思想和发展方向。当今世界哪些思想,哪些社会最有生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其中经济活力是衡量的一个重要指针。这是任何保守势力无法阻挡的,如果保守派得势,就意味着落后、贫穷、僵化、愚昧。 美国研究“趋同化”的专家格奥利认为,“趋同论”是对20世纪以来许多理论诸如“福利国家论”,比较经济学、混合经济论等的综合吸收与发展。 笔者认为,近一万年来,人类社会一直进行着“趋同化”进程,是从趋近、趋似到趋同的演化过程。由于世界理性的预先目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人类社会存在着趋近之势,这一趋势发展到终点就是人类社会的“大同”,笔者所称的“大同”是指在人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世界观上的相同,而文化中其它因素则应该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趋近规律是指人类社会在纵向和横向时间轴上,在空间距离上日益接近的趋势。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未来的“全球社会”,历史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一直探索、追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和社会制度,这就是一种逐渐“趋同”的进程,“趋同”是一种“合”的过程,当然其中也会出现一些“分”的插曲,但这种“合”的总趋势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因为“趋同”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而真理只有一种,因此“合一”是必然的。这种“合”的阶段性终点即实现“全球社会”,全球一体化的人类社会。 地球人类社会的最终统一是必然的,从图86中可看出这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在140000—290000年前,由人类共同母亲繁演的后代逐渐向各洲扩散,分居各地,这是“分”的过程;到了公元前20000年,人类由散居逐渐走向群居,经过“氏族融合,部落融合,部族融合,民族融合”四个阶段,族群人数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社会、国家,“族群融合”就是不断走向统一的过程,民族融合的终点就是实现“地球人类共同体”,这是“合”的过程。 国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组织形式,由国家大小也可看出这种“族群融合”的趋势,从古代部落、部族组成的城邦小国,随着族群不断融合,国家的版图也越来越大,族群人数越来越多,种类却越来越少。   §4.5  和平发展  团结共荣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夺取生存资源的历史,其惨烈程度令人发指。当人类步入宇航时代,就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生存资源观、利益观和价值观。这就象一个有二百多人的大家庭,却彼此为争夺家族内非常有限的资源而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甚至骨肉相残,这是一幕何其悲惨的人间悲剧,但这种悲剧时至今日还在地球上频繁上演。这个大家庭没有看到在家庭之外还有无尽的资源,无穷的生存空间,那就是银河系、宇宙中无数适合人类发展繁演的类地行星。人类必须团结一心,形成合力,方能发掘银河系宝藏,未来人类不会再为夺取资源而争斗,因为宇宙宝藏是人类分享不完的,那时人类社会将不再有贫困,不再有战争,充满祥和幸福。 全人类团结起来!勇往直前!去消灭魔鬼、邪恶、地狱,去消除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去开拓宇宙无尽疆土,去发掘宇宙无穷宝藏,去统治宇宙行星群,使宇宙行星群文明化,使之成为充满“善与爱”的天堂。 人类团结共荣是最高利益,只有和平发展才能使全人类都分享利益,争斗只能走向毁灭。历史上,人类为了争夺“利益”,最终得到的只有死亡、废墟和仇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日,这种争斗最终必将走向相互摧毁,甚至是全人类的消亡(如果使用生物或核武器)。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就是人民能够世代繁荣富足,在今日及未来,这一切只能通过和平手段来获取。 和平是于全人类有重要意义的肯定性象征之一,和平是最普遍的起统一作用的象征,它也是全人类作正面响应的少数象征之一。 和平与战争是国际关系中两种最基本的状态,而爱好和平、追求和平、维护和平,从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原则之一和共同的美好愿望。所谓“和平”,是指整个世界的和平,即不打世界大战,不打核生化战争;同时也反对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和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它将给人类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所以,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目的,它既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形式,又是人类持续进步的必要前提。所谓“发展”,一方面指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指不同文化的国家、地区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所以,发展不仅是指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即整个人类的共同全面发展。在经济相互依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已不能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是当代的历史潮流,并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和平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各有特点,又密切相连,两者之间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维持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就人类目前的智能级别而言,希望他们为和平而和平,是很难的,因为他们需要从获取利益中得到快感,使存在充满激情,所以必须让他们为利益而和平,只有和平共荣、团结发展才能使他们获得最大、最持久的利益、激情和快感。

阅读全文(205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180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77852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