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公告
暂无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我的博客

Blog信息
blog名称:fermos_blog
日志总数:73
评论数量:261
留言数量:30
访问次数:396605
建立时间:2005年3月27日




windows网络编程经典入门
电脑与网络

fermos的博客 发表于 2005/9/8 8:21:19

新手必学:windows网络编程经典入门 http://www.pcdog.com 2004-12-4 太平洋电脑网 下一页 1 2 3    对于一个windows网络编程初学者,下面方法是经典入门。   初学者建议不要用MFC提供的类,而用windows API做一个简单服务器和客户端,这样有助于对socket编程机制的理解。     为了简单起见,应用程序是基于MFC的标准对话框。    Winsock用WINDOWS API实现:    500)this.width=500'>  (1)服务器端有两个线程:   主线程 — 你需要编写以下函数来实现     #define NETWORK_EVENT USER_MESSAGE+100 file://定义网络事件   sockaddr_in clientaddr; file://暂时存放客户端IP地址     file://自己定义消息映射函数,将上面定义的网络事件映射到处理函数   file://OnNetEvent为网络事件处理函数,它在下面定义   ON_MESSAGE(NETWORK_EVENT, OnNetEvent);     在你对话框中的初始化函数中调用下面的初始化网络的子函数   BOOL InitNetwork() file://初始化网络   {   file://初始化TCP协议   BOOL ret = WSAStartup(MAKEWORD(2,2), &wsaData);   if(ret != 0)   {   MessageBox("初始化套接字失败!");   return FALSE;   }     file://创建服务器端套接字   SOCKET server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if(serverSocket == INVALID_SOCKET)   {   MessageBox("创建套接字失败!");   closesocket(m_Socket);   WSACleanup();   return FALSE;   }     file://绑定到本地一个端口上   sockaddr_in localaddr;   localaddr.sin_family = AF_INET;   localaddr.sin_port = htons(1688);   localaddr.sin_addr.s_addr = 0;   if(bind(serverSocket ,(const struct sockaddr*)&localaddr,   sizeof(sockaddr)) == SOCKET_ERROR)   {   MessageBox("绑定地址失败!");   closesocket(m_Socket);   WSACleanup();   return FALSE;   }     file://注册网络异步事件,m_hWnd为应用程序的主对话框或主窗口的句柄   WSAAsyncSelect(serverSocket, m_hWnd, NETWORK_EVENT,   FD_ACCEPT | FD_CLOSE | FD_READ | FD_WRITE);     listen(serverSocket, 5); file://设置侦听模式     return TRUE;   }   file://定义网络事件的响应函数   void OnNetEvent(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file://调用API函数,得到网络事件类型   int iEvent = WSAGETSELECTEVENT(lParam);     file://得到发出此事件的客户端套接字   SOCKET pSock = (SOCKET)wParam;   switch(iEvent)   {   case FD_ACCEPT: file://客户端连接请求   {   OnAccept();     break;   }   case FD_CLOSE: file://客户端断开事件:   {    500)this.width=500'>OnClose(pSock);   break;   }   case FD_READ: file://网络数据包到达事件   {   OnReceive(pSock);   break;   }   case FD_WRITE: file://发送网络数据事件   {   OnSend(pSock);   break;   }   default: break;   }   }     void OnAccept(SOCET pSock) file://响应客户端连接请求函数   {   int len = sizeof(sockaddr);     file://调用API函数,接受连接,并返回一个新套接字   file://还可以获得客户端的IP地址   SOCKET clientSocket = accept(serverSocket,   (struct sockaddr*)&clientaddr, &len);     file://为新的socket注册异步事件,注意没有Accept事件   if(WSAAsyncSelect(clientSocket ,m_hWnd, IP_EVENT,   FD_CLOSE | FD_READ | FD_WRITE) == SOCKET_ERROR)   {   MessageBox("注册异步事件失败!");   return;     }     file://自编函数,将此客户端的相关信息保存下来:套接字、   // IP地址、登陆时间   saveClientSocket(clientSocket,clientAddr,currentTimer);   }     void OnClose(SOCET pSock)   {   file://自编函数,结束与相应的客户端的通信,释放相应资源并做相应处理   endClientSocket(pSock);   }     void OnSend(SOCET pSock)   {   file://自编函数,在给客户端发数据时做一些预处理   handleOnSend(pSock);   }     void OnReceive(SOCET pSock)   {   recv(...); file://调用API函数,读出网络缓冲区中的数据包     file://自编函数,将此数据包和发出此数据的客户端   file://clientSocket封装成一条网络消息   buildNetMsg(...);     file://自编函数,将此网络消息放入一个消息队列中,由工作线程去处理   saveNetMsg(...);   SetEvent(...); file://用事件对象触发工作线程  }     客户端登陆后,随即把自己的计算机名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接到后,把它保存下来。这样服务器就可以显示所有在线客户端的信息了,包括:客户端计算机名、IP地址、登陆时间等。     注意: 客户端没有OnAccept()函数,但有OnConnect()函数。     工作线程 —   在你的应用程序初 500)this.width=500'>始化时,创建并启动一个工作线程     AfxBeginThread(WorkThread,this,THREAD_PRIORITY_NORMAL);   file://this可能为应用程序的主对话框或主窗口的句柄     UINT WorkThread(LPVOID pParam)   {   while(1)   {   file://等待多重事件到来   int ret = WaitForMultipleObject(...);     switch(ret)   {   case OBJECT_0:   {   if(bNewNetMsg) file://查看网络消息队列是否有新的网络消息   {   readNetMsg(...); file://如有新的网络消息,则读出   handleNetMsg(...); file://处理此网络消息   }   break;   }   case OBJECT_0 + 1:   {   file://做退出处理   break;   }   default: break;   }     return 0;   }     客户端为单线程,登陆服务器时,用connect()函数给服务器发连接请求;   客户端没有OnAccept()函数,但有OnConnect()函数。   在OnConnect()函数里做发连接请求时的预处理;   在OnReceive()函数里响应并处理网络数据;   在OnClose()函数里响应服务器的关闭事件;   在OnSend()函数里做发数据时的预处理;     如果你还想实现各客户端之间的在线交流(即所谓的聊天室),你在客户端还可以基于UDP协议   再做一套多点对多点的局域网组播模型模型,以后在和你聊,你先把上面的程序实现。     以上的I/O异步模型基于Windows的消息机制,另外还可以用事件模型、重叠模型或完成端口模型,   建议你参考Windows网络编程指南之类的书。     如果你能对上面的机制很熟练,你肯定已经对Winsock编网络程序的机制有一定理解,接下来你可以进行更精彩的编程, 不仅可以在网上传输普通数据,而且还   以传输语音、视频数据,你还可以自己做一个聊天室,和你的同学在实验室的局域网里可以共同分享你的成果。


阅读全文(471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152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6287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