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
求真务实打基础, 宁缺毋滥读好书。
数据挖掘青年(DMman) |
链接 |
|
Blog信息 |
blog名称:DMman(数据挖掘青年) 日志总数:102 评论数量:564 留言数量:57 访问次数:1684001 建立时间:2007年4月9日 |

| |
[程序人生]面试心得(摘) 文章收藏, 网上资源, 电脑与网络
数据挖掘青年 发表于 2008/9/25 8:43:05 |
再说说面试。我个人(曾做过外聘的第三方考官--对考试过程进行监督--第三方即不代表求职方也不代表用人方)的看法有几点:(1)题目不一定应有答案,更不要以为有标准答案(背书上的往往没有用)。面试过程看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分析能力、运用能力、规范性、交流能力等。求职者拿到题目后就沉淀于思索中,往往不会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可以与考官边谈边写边画(有时用白板或黑板),把你的分析过程展现出来,思维的严谨、陈述的全面会给考官好印象。(2)直观的认识往往有误,面试题可能有陷阱。题目的第一认识有了后就一直做下去往往要失败,一个策略是“广度优先”--将问题的各种可能排列出来,再一个个的深入讨论。比“深度优先”好--“深度优先”就是按一个思路一直做下去做到失败--面试题往往比学校的考试题多了一些特殊要求。(3)要注意考官的提示,面试中考官会参与讨论,提出新的问题或提示甚至是干扰,求职者应给予及时的响应,这往往是交流能力的一种表现,在软件行业中团队的作用形式就是交流,能否迅速抓住问题的某一个苗头,也是考核点。(4)语言(嘴)、文字、图都要准备一下,反应快思维快下手快和有条不紊对考官的印象来说,可以后一点更好。软件工程对软件危机的讨论可以说明这一点。(5)反应的快慢应在不同场合下表现不同:就是教材中的问题要反应快些,表现出的是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不是教材中的问题要反应慢些,快了会使考官认为你恰好做过这一题,你慢慢地分析、描述往往可以展示你的才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