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uly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皮纹测试”不能决定孩子智商 |
“皮纹测试”不能决定孩子智商
侯 丽 王 芳
编者按:近日,山西太原一些幼儿园要求幼儿接受一种所谓的“皮纹测试”技术。该技术称,用油墨把指纹按在纸上,扫描进电脑进行分析,就能解读大脑密码,测出孩子的先天智能。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批评。那么,“皮纹测试”有无科学根据呢?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皮纹测试”为什么多是伪科学呢?
“皮纹测试”被指敛财
针对媒体报道,2月3日,太原涉事企业负责人原冰称,目前已把3万余元“皮纹测试”费全部返还幼儿家长,并决定于近日注销山西道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据原冰介绍,2011年8月,她通过多方途径了解到,北京道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营的“皮纹检测”项目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于是赴京考察,引进该项目。原冰称,关于“皮纹测试”的科学性她没有资格做出评价,因当时考虑得不够周全,也没有做细致的调查。
据了解,在北京道蒙网站公示的“招商政策”中写到,代理商的合作方法是:“缴纳6000元培训费,获得《皮纹检测咨询师证书》,并在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20件采样,或6个月内完成50件采样。”已公示的代理机构分为地区独家代理和个人代理。地区独家代理已有多家,包括湖北武汉、吉林长春、陕西西安、河南南阳、山西太原、四川成都等。个人代理数量非常多,仅北京就有18位“皮纹咨询师”,此外,上海、天津、重庆、新疆乌鲁木齐、广东广州等多地有个人代理,其中以山西太原的咨询师最多,共44位。
据了解,“皮纹测试”并非新鲜事物。这些年,全国不少地区的学校及相关机构对“皮纹测试”颇有兴趣。一些地方科研机构,比如辽宁省锦州市某科研所在该市教委的支持下,曾对全市8所学校成绩优秀和具有音乐、体育、美术等特长的850名学生进行了手部皮纹的采集,以做课题研究项目,并称,“拟通过研究对现代家庭的子女教育提供科学上的理论依据”。
那么,“皮纹测试”技术到底有哪些科学依据呢?
“皮纹测试”的遗传学基础
1902年,美国科学家根据人类形态学、遗传学的指掌纹研究奠定了皮纹学的理论基础;1926年,美国形态学会提出了“皮纹学”这一专有名词,使“皮纹学”正式成为专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同期,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染色体或脑部异常的病例,都有异于常人的皮纹。
目前,科学界认为,皮纹于胚胎期的13周至19周形成,具有遗传性、个体特异性和终生不变的稳定性等特征,它与人的体质强弱、机敏程度、运动能力及其某些遗传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专家认为,皮纹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外在表现。此后,更多医学家通过观察、记录、比对、归纳等,加上临床经验及与多元智能理论的整合后,在一定程度上证实,皮纹可一定程度上分析出孩子的多元智能及潜在个性。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皮纹学”的相关理论被从医学领域引入教育领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通过皮纹学观察,能无损伤、快速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类型,尤其是对青少年,可以因势利导,做必要的心理引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心理应变能力是有所裨益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另外,有些学者认为,高智商人群皮纹具有特异性,理论上,可把皮纹特征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辅助依据之一。
另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早前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在对140名儿童的手纹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不同的手纹是大脑智商的一种反映,智力残缺的人,其手纹往往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区别。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有缺陷的儿童,其手纹和指纹中的拱形和圈形纹路更多,另外,他们整个手掌中的反常纹路也较正常儿童更多。
然而,什么样的皮纹反应什么样的状况,目前,科学家还缺乏统一的定论。
“皮纹测试”只具有统计学 意义,不建议个人智能测试
即使皮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智力和情感发育情况,但人类的智商和情感除了跟皮纹有关,还受到其他遗传特征和后天环境的综合影响,而这些影响能否体现在皮肤纹络上,仍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
目前,在医学界,神经科及儿科并未采用皮纹检测作为诊断依据。唐氏症的指纹异常乃是由于染色体变异造成的广泛性身体变异,并不足以作为皮纹与大脑之间关联的佐证。另外,根据目前的研究,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手掌及手指皮纹与大脑的智能并无必然的联系;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智能只与一部分皮纹有关系,目前所揭示的手指皮纹与大脑智能的关系,尚未得到足够的认证。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遗传学研究专家马先生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皮纹测试”引入教育领域尚缺乏科学性。他认为,坊间有所谓的基因检测(预测你未来是否可能变胖、患糖尿病等),其检测结果并非100%正确,只是一个统计数据,供人们做健康方面的参考。在理论上,“皮纹测试”也是一种统计数据。但现代统计学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因此,皮纹的整个历史数据库,似乎还不够强大。再者,目前,部分医学领域的皮纹试验只有8成左右的准确度,还只局限于某些狭窄的领域,所以,在教育领域推广该技术,还为时尚早。“再者,一个人的皮纹测试即使代表了比较优越的遗传,但如果其他成长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智能和情感。简单来说,不同的环境能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行为模式可随人的成长逐渐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蒋先生认为,科学的验证讲求精度与效度,如果皮纹对应大脑具有极精确的解读,那么不同的“精通者”对同一受测者皆应有极高的一致性,但这一点似乎缺乏验证。另外,最引人怀疑的事实是,同卵双胞胎虽然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但双胞胎的皮纹仍然完全不同。所以,业内不建议用该技术进行个人的智能测试。“但是,皮纹科学是一门科学,同心理学一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否定其存在的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加谨慎。”
正如反对者提出的,看手掌就能测智能,这岂不是类似于看手相?手相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命运,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就更不是靠皮纹决定的。
社会流行的“皮纹测试” 多为伪科学
业内专家称,目前,流行于社会上的各种“皮纹测试”基本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多数属于伪科学。一方面,创办“皮纹检测”的多半为企管、教育相关领域的“外行”,鲜有科学研究学者参与,因而,不排除许多人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散布伪科学;另外,“皮纹测试”从业者主要把皮纹分析运用于“行为科学”方面,一般不涉及医学与犯罪心理学等更加特殊性的专业领域,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业者的不自信。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3年前就曾做过“皮纹测试”项目的研究。他认为,“皮纹测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医学遗传学,分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皮纹测试”成为一种测试行为后,是“用N多个科学,N多个合理,来包装这个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伪科学测试,极具欺骗性。”
人类的皮纹与智商之间有无必然联系,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教育专家因此认为,将任何一种所谓与智商有关的测试引入教学体系中,不但会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伤害,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健康发展也是没有益处的。
虽然社会有关部门已对此进行查处,然而,“皮纹测试”仍未完全杜绝。网络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仍然在做“最先进的皮纹测试”等广告,如“以科学化的方式做指纹、掌纹采样,经由计算机中心统整精算,以详细的报表、数据,彻底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大脑潜能运作的优劣势……”多家团购网站也大肆出售“皮纹测试”项目,一家教育行业团购网站给出原价1200元、特价680元的优惠价;而南京一家团购网站更是“爽快”,给了9.9元的低价,号称提供原价400元的“皮纹测试”……
对此,专家提醒,家长和学生且莫上当。
摘自:http://epaper.ccdy.cn/html/2012-02/07/content_65967.htm | |
|
|
|
统计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10 评论数量:0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59636 建立时间:2009年10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