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互联网产品数据化运营(一)氛围 |
但凡要开发一个产品,都想让目标用户来用,最好每天都来用,那不管如何产品经理开心,产品相关人员开心,老板更开心了。那决定这结果的因素那是很多,是否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产品在整个公司战略的地位和所能获取的资源,前期是否有充足的市场调研和用户研究,产品的定位和功能是否瞄准用户的需求或潜在需求,产品的设计是否能够切合或激发目标用户的喜好,性能是否足够稳定,产品产生过程以及开发后的运营是否跟上。一环扣一环,任何一环的盲目拍脑袋式的臆断,都可能使产品夭折。
然而,对产品的运营与推广,在整个产品过程中举足轻重,一个不好的产品经过精心运营可以变成好产品,一个好的产品没有得到体系的运营也不能成功。而产品运营中,是否能够及时监控数据以及深入分析以优化调整方案基本可以决定运营的成败,这种调整涉及到产品定位的调整、产品功能的优化、产品设计的调整、运营方案的调整、客户服务策略的调整,都以实际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向导来优化,这样方能客观,更高级的是直接以数据的分析来定位产品、开发产品,形成数据化的产品,一切以数据为基础,这就是数据化的运营。
但往往现实并不全是这样,很多时候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据指标来考核结果,而对过程的分析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迭代的优化和调整,并不能有效积累足够的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个最首先的就是有没有这样的氛围有没有这样的思维。
某老大说,咱们搞个活动吧,这样搞这样搞。Ok,搞吧,然后活动上线了,看数据没上去,为什么?应该是。。。可能吧,那我们应该怎么调整,脑袋一拍,我们再上个活动,如此重复这样的氛围永远都得不到真知灼见,并不能挖掘到闪光的金子。
这里说氛围包含很多因素,首先是决策者对数据化运营的认知对数据分析工作的支持,如果决策者不支持或者无知,那就很难做到数据化运营;其次是整个公司体制和流程上是否体现数据化运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数据化运营的命运;再者是公司对数据基础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不能有效获取和存储充足的数据,一切都是白搭;还有是具体运营人员对数据的敏感性,对数据分析工作的配合度;数据分析及其应用能力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真正的数据化运营贯穿于整个产品过程之中,涉及到各个人员,产品的调研、设计、开发、运营、维护、客服等等,是全员的参与,是一种贯穿的思维。
做到数据话运营很难,但是一旦走上轨道,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停留在几个结果数据指标的考核上、对数据分析的漠视上,永远都体会不到数据化运营、精细化运营所带来的惊喜。
接下来,还会对数据化运营的体制流程、技术、案例等多方面展开进一步的讨论,自己也有待学习和提高。 | |
|
回复:互联网产品数据化运营(一)氛围 |
以下引用hjx_221在2010-9-20 11:35:47的评论:
来学习学习!!
我也在学习探索中哈 |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