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November 2025»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公告

Work is not about right or wrong, it is about success or failure.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ilife8
日志总数:151
评论数量:182
留言数量:7
访问次数:892545
建立时间:2007年9月12日




[职场文摘]给领导讲什么
文章收藏,  职业生涯

Tintin 发表于 2009/3/4 8:27:31

1999年刚上班不久,碰到一个问题,大概是赛迪网新闻频道首页改版,没有什么想法,跑去问当时的COO王仪王总怎么改。 得到的答案是,你自己的建议呢?你拿出个方案来,我看看。 今天下午请了一位资深产品经理给10来位员工将"产品开发流程管理(PDP)"。有些感触。 经常在工作中碰到职场新人碰到事来问我,这个事情怎么办那个事情怎么办。我给的回答多半的是,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这是职场新人的通病。 你的上司不是你大学的老师,不是回答你问题的,只是帮你在各种解决方法或方案中做出他的判断,然后执行。 问题得自己找出来,自己进行分析,然后拿出你的解决方案,最后请领导根据提供的情况和方案做出决定。每个公司聘请员工都是来思考和做事的,而不是把什么问题都推给同事或者领导,这样的员工,企业还要你做什么? 讲出你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个人通常要求给出3个方案。有的人会提4、5个,只能说明对问题的分析根本没把握本质和要害,所以才会有多种选择方案,而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只有一种有效,如同看病,医生也不会同时开几个处方出来,拿你去抓不同配方的药。 为什么是3个,扩展自己的思路,给领导留下判断的余地。 动手记笔记 2008年上半年,曾经有很多机会跟雷军一起喝茶,请教一些事情。 他给我了很多建议和意见,不过,我自己收获最多的是他动手记笔记。 每次他大概都会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枝笔,我说的一些事情和想法,他觉得有意思的大概会记下来。那个不起眼的笔记本上我看密密麻麻已经记了很多东西。 我自认为记忆力过人,公司事情一多,实际上很容易忘掉一些。 现在碰头开会,一个是产品技术会,一个是销售经营会,下半年也开始记笔记。记下安排的开发任务和进度安排;记下客户进展程度和应收帐款具体事项。曾经因为不了解一个客户的应收帐款情况,而得罪了一个多年的好朋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职场新人现在大概都不怎么记笔记。 两个事例: 1、一次大度咨询客户的培训师特意从上海飞来北京在4S店,给大度职员讲解他们的产品,去了4、5个员工,但是没有一个人带笔带纸。把客户培训当成了参观。晕。 2、经常在TechWeb公司讲一些规定和事情,讲了3、4个,马上点人来复述,没有人能复述全的,能讲出2点已经算好的。 记笔记的好处太多,最直接一点:备忘。其他不细说了。 勿做不速之客 曾经有个互联网集团公司的老大要请新浪内容部的老大陈彤吃饭,谈一个重要合作。 这位老大安排我的一个好朋友先写一份报告,陈彤爱吃什么,什么口味,一般喝什么酒,有什么兴趣爱好,喜欢聊什么。 饭局前一天,定好了地方,好朋友说你来作陪吧,两人作陪,免得冷场。 饭局前2个小时,这位老大大概还是不放心,又给我打了个电话来询问。我说陈彤说话很随意,有时很雷人。不管他,不是要紧的正事,他说他的,您就一听。 后来某无线上市公司的新老大安排约我和顾晓斌吃饭,以前没接触过。提前咨询跟他关系不错、接触比较多的记者,他爱聊什么话题,什么话题千万别提,朋友给了不少建议。总归下来,气氛还不错。 后来,我一直说公司要建立一套完整、实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事情一多,耽误了下来。 职场新人也许不太注意这些,做记者编辑去采访,不做功课,往往问的问题不着调。有次,帮一位古姓总裁组织了一些知名博客的饭局,席间,某位问姓古的很少,你为什么姓古。当时我恨不得有个地洞,自己钻下去。 做销售的,不了解客户对方的需求、对方的层级以及能够决定事情的权限,总之办起来事情来,也是稀里糊涂。 另外,时空是隔绝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电话说事得简单了解对方当下的状态,如果是上班时间,大概得问问对方说话方便不方便,如果对方在开一个重要会议,或者对方正和重要人物谈事,对方即使接了电话,出于礼貌也会敷衍你,更别说让对方给你一个正面积极的回应,哪怕你自己觉得一个万分重要的事。你日程里头最重要的事,不是别人工作上最重要的事。 大家事情都比较多、比较忙,客户、合作伙伴不是你同学或者同伴,不预约,贸然登门拜访,尽管别人可能出于礼貌,安排了一次匆忙见面,效果可想而知。或者别人根本不在,或者根本不想见,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总之,一、提前预约。商业往来不是战争,突然袭击只会让事情更糟糕;二、做功课。充分了解对方情况。把你要做到的事情想清楚,清晰得告诉对方。交谈时,根据点滴消息,迅速摸清对方的意图和底细。这方面,几年前,吃过一次大亏。传到我耳朵里头的话是,祝志军怎么这么不靠谱。当时,我很想办成的一个事黄了。三、谁等谁。重要拜访对象,自己提前到场。哪怕自己等60分钟,也别让别人等1分钟。 我也有时做得很不好,算是给自己也一个提醒。 来源:zhijun.techweb.com.cn


阅读全文(283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63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802891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